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是,“在交媾之后,所有动物都会忧郁”。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真的说过,但近来有两个颇受争议的词和这句话很相似。分别是“圣人模式”和“贤者模式”,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即在性交或自慰之后,会突然像圣人或者贤者那样思考,不再对性之类的感兴趣甚至是反感厌恶。
也许这个开场白有些令人不舒服,但接下来谈的正是和这种圣人模式有关,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一种心理反应。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在如你所愿的痛玩一场或者毫无控制的尽情享乐之后,有那么一瞬间,却有隐隐的失落感,随即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至少我每次尽情的看完电影之后都有这种感觉。
以前没怎么在意,以为是对时间过太快的失落,慢慢发现并不这么简单,直到看到所说的圣人模式。
吃喝玩乐乃人之本性欲求,但享乐之外还有潜在的危机,而我们从狩猎时代保留的危机感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当我们完全享乐放松之后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潜意识里的危机感就会跳出来泼你一头冷水,说“混蛋,醒一醒,看看你周围”,然后你就会突然停下来,失去了对眼前享乐的兴趣,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身家性命,当然在现在就是人生方向。
真的是这样吗?不好意思,这只是我的推理,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享乐之前大脑产生的期望与事后的感觉形成落差,进而产生失落感。这个也说的过去,我通常就是在吃饭前期待满满,吃后感觉也就这样,反而没那么有幸福感。这样的有太多的例子,想必你也有相似的经历感受。
我还有一种想法是,过度享乐之后,人会产生罪恶感,继而进入圣人模式。比如在没有完成功课就去看电视,就算电视再好看过后都会感觉有深深的负罪感。坐在桌前后会忽然感觉整个人的思想都明析了,不再受世俗干扰,不再会去看什么电视,暗下决心从今往后要如何如何。然而睡一觉起来仍然是原来那个样子。
永远不要在圣人模式下计划自己凡人模式的生活,那样除了徒增烦恼还有满满的内疚感。但也并不代表什么都做不了,可以利用这两个模式的互换。如果你元认知能力强应该会对自己比较了解,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会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比如我知道自己放假的白天是绝对不会安安静静坐在桌前看书写字,我知道自己在畅玩多半天后会突然进入贤者模式,思考人生,有深深的罪恶感,随即会主动的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所以在安排自己做事的时候,应该接受自己的贪玩、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整天高效学习,妥当合理的安排,完全可以劳逸结合。人总归是人,自控能力是有限而宝贵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利用自己的本性,引导自己走向理想的状态。
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