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场演唱会,演唱者是我的学生,一个弹琴一个唱歌,让我也有幸体验了一把VIP待遇。她们唱的是最近爆火的《孤勇者》。一曲结束后我说你们表演的这么好,只用掌声代替不了我的心意,要不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学生说可以讲格林童话吗?我说成熟点儿,咱们已经不是小朋友啦,不要老是沉浸在童话世界里。你们的表演很精彩,我也想讲一个跟孤勇者有关的故事。学生说老师你是现编的吗?我说谢谢你啊,这么看得起我。别说话了,听我讲故事。
陈子昂是个富家子弟,虽然聪明但不喜欢读书,好剑术,喜欢仗剑走天涯。话说他还是李白的偶像呢。我合理怀疑当时李白仗剑走天涯是不是也受了他的影响。不过在他十七八岁那会儿,有次打架误伤了人,随后幡然醒悟,从此洗心革面,弃武从文,好好学习,于是把家里的经书子集都研究了一遍,没几年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公元前684年,25岁的他经过刻苦努力考上进士,终于走上了仕途。可这对于直言不讳,敢于直谏的他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陈子昂距离我们一千三百多年,这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汩汩而过,
1300多年的岁月汩汩而过,悠悠天地间,一个孤独者的身影被时光晕染的愈加分明。我们回头看看,这个孤勇者在他所处的时代做了什么。
公元前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人反叛朝廷,攻陷营州。建安王武攸宜奉命出征,陈子昂担任参谋,随军出行。这年他37岁。
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这个人为人轻率,少谋略,又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结果可想而知,大败,士兵的士气愈发低落。眼看战争形势更加严重,陈子昂立即以书面形式指出了武攸宜带兵不严,军法不立,如同儿戏的错误做法,并且提出了治军的合理方案。可是他哪里知道,他一次又一次的进言换来的是打压和降职。英雄不用的痛苦达到极致,他在这种极度绝望痛苦下写了这篇惊天地 泣鬼神的哀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自古便是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乐毅一般,有幸遇到燕昭王这样的知己。古人也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子昂便如同遗落深山的千里马,想去追求正确的道路,无奈道阻且长。
他孤独吗?当然。他孤身走暗巷,在大家明哲保身的情况下,他勇于直谏,哪怕被权贵排挤降职,也初心不改。
他勇敢吗?当然。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是说唐朝诗文兴盛是由陈子昂率先举起了诗文革新的大旗。他主张诗歌要有风骨,他是唐诗的革新者,让唐诗从封闭走向开放,李白的写作风格就是最好的例子呀。他一生不借谁的光,却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点亮了大唐诗歌。如果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那么照亮黑暗的这束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