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施政方针,对巩固和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张九龄曾在玄宗朝任宰相,后来受到李林甫的排挤,被贬外任,他的《感遇》诗十二首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任荆州长史时,远绍阮籍的《咏怀》诗,抒写忧愤,寄托遥深。此诗为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的开篇选取了兰和桂这两种清隽芬芳的植物,以洁净的香草来象征自己高洁的情怀,这种手法来源于屈原。《九歌•礼魂》曾写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张九龄则言“兰”、“桂”,这两种植物虽然一生于春,一荣于秋,但都有清幽的韵味,而只要能有绿叶黄花传递着生意,就是“佳节”,又何必问是春还是秋呢!
既是香草,自有高士爱赏,故而林中隐居之人也因它们风调高逸而倍加欣赏,但是一个大有意外之意的“谁知”,表明在作者看来,被人所赏并不是草木所期待的,因为草木“有本心”,能自竖立,不须假借高人逸士的欣赏而增价,它们本来也不是为取悦“美人”而葳蕤皎洁的。
诗歌至此不仅一转而再转,其意蕴也因为作者的立意而更加深厚。香草美人,相知相悦,本已是一件美事,但诗人更进一步:香草亦如人有心,自有怀抱,已经不假外求了。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移以评此诗,也十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