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文学鉴赏与语言表达”研讨会22日--24日在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隆重举行,有幸随同合肥特级教师工作站核心成员参加盛会,虽值冬季,如沐春风,感谢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遇见。
上午,简短的开幕式后,上海交大文学院教授夏中义以精彩的报告《大师创作与学子写作》,为本次研讨会作了开场白。
从夏教授的言谈举止中,我感受到了何为真正的大师。2个多小时的报告,夏教授没有PPT,没有讲搞,就那样坐在主席台,用浑厚抑扬的嗓音娓娓道来,用真诚的眼神,自然表达的肢体语言与与会的满堂语文人交流:“文学是什么?”“大师是怎么创作的?”,“如何让中学语文教学有文学的味道与适应应试的挑战?”。
围绕论题,夏教授重点谈了“素材”和“主题”。他强调,回归中学语文课堂,要让孩子回归生活,感受鲜活的素材,培养孩子对生活虔诚的理解,重在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印象”,“培养孩子的多元心理”,涵养孩子的“意”。他说:一个无所谓随便玩玩的人与一个将正常生活作为一辈子虔诚膜拜的人,内心对生活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
夏教授信手拈来,列举了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雨果、屠格涅夫、司汤达、矛盾、余华等中外大家的著作,畅谈名著作者的创作经历,重点谈对作品素材的处理及如此处理的缘由。归结写作最好的原料是“印象”。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扩展生命中写作素材的“域”:童年的回忆(童心说,对外界无污染的第一感应);青春的伤痕(青春美好都是过来人说的,真正的青春面临太多的可能性,太多的选择,太多的际遇,所以青春是迷惘的,惆怅的,所以青春容易犯错);自我的体验(每天把自己的灵魂当一本书去读,去反思,去洗礼,运笔成文,就会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夏教授认为作品主题不等于中心思想,他援引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尼采,谈到文学与思考的关系,他认为文学创作不要揪着中心思想不放,要把重心放在作品的意韵上,意韵里的味道与意义远比中心思想强,创作需要理性的感情支撑,而不是泛滥的纯粹感情。
在互动环节,与会老师们向夏教授提出了很多现实教学中棘手的问题,比如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问题,比如写作的生活化遇到高考评分的教条化问题,比如孩子阅读素材的温情化和磨难残酷化选择问题……夏教授不假思索,用哲理与名著来诠释,以生活化的事例来类比,理论结合实际,通俗易懂,博得场下掌声一片。
学习是一种汲取,学习是一种更新,学习更是一中焕发。期待接下来的展示课,课课精彩,撞击心灵。
怀一颗虔诚之心
收集生活体验
每天每月每年
运气成声
幽怨成言
提起笔
在江城
让生活自成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