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想过——登上珠峰,站在世界之巅?
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珠峰是唯一能被记住的“第一”,世界之巅的高度,始终代表着一种极致挑战和勇气。
然而,当这种荣耀沉降到现实之中的时候,背后掩藏的更有残酷。
首先,攀登珠峰的死亡率截至2010年数据,高达4.3%,近年因为装备以及其他方面的升级,死亡率逐渐降低,却仍每年有伤亡。
△ 登山者正在跨越昆布冰川的梯子,下面就是几十米的冰裂缝
其次珠峰恶劣的条件,令即使是专业攀登者也不容小觑。
当海拔跨过8000米时,空气中的含氧量大约为海平面的33%,我们可以粗暴地模拟下:
“一直爬楼梯喘得要死的时候,硬憋住气,应该喘三口的时候只喘一口” 的感觉。
另外补充一个小知识,在专业领域,有着这样一个词汇,名为“死亡地带”——意为高于“某个特定点的海拔高度(大约8,000 m),或大气压低于356毫巴(5.16 psi)的地区”。
在“死亡地带”,人体无法适应环境,因为消耗氧气的速度超过了补充氧气的速度。在没有补充氧气的情况下长时间停留在该区域会导致身体功能恶化,意识丧失,直至死亡。
△ 1996年一次严重的珠峰山难后,死里逃生的Beck Weathers。关于这场山难,曾被写成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后改编为电影《绝命海拔》
除了极寒气温、风雪肆虐、雪崩、高原病等外界及生理性状况,每人一次几十万的高额费用,也很大程度劝退了部分普通人。更别说,为了登顶珠峰,自己还需在体能、经验等方面,准备3-5年,甚至长达10年的时间。
所以,普通人也有可能登顶,但并不意味着简单和可轻视。
---
但相对的,“徒步运动”从各个角度来说,会比攀登珠峰要容易的多。
花费上,从1000+到小一万的价格区间,可以把它看做一次稍稍奢侈的旅游线路,是咬咬牙也能够负担的起的范围。
第二,沙漠的天气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日晒紫外线毒辣,且经常风沙相伴;到了夜间气温下降迅速,很容易引起不适。区别于高原、极寒天气需要诸多保暖服装和氧气设备的加持;在穿着上会更加轻薄。比如长袖速干衣裤、帽子头巾、高帮户外靴等,再加一件外套,以抵御沙漠夜晚的寒凉。
第三,在体能素质上,徒步也需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不过对比攀登动辄几年的时间跨度,短短几个月的训练过程,已经犹如拉快进度条一般。
沙漠徒步除了要有良好的耐力,上下肢与核心的稳定性,以及平衡协调的能力更为重要。所以,除了正式徒步前的热身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的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每天做相应的核心训练,做好体能储备。
当下正是筹备九月沙漠徒步的适宜时机,如果小伙伴们有计划,可以参考这份一周训练动作与方案(点开大图看得更清楚),尽早练习,提早做好准备哦。
这些运动请根据自己本身的体质状况进行调节,并且运动前请充分热身。
攀登与徒步,无论你在不久的将来,想做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从现在开始准备起来吧!长久而辛苦地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能感受更开阔的山景、波光粼粼的湖面、雄伟的雪山之巅......以及种种不期而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