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个同龄人聊天,说到各自的童年趣事都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我说了句,小时候虽然穷,但是过的特别快乐。如今自己有了些钱能够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但总觉得很难快乐。他们立马连连点头,有一个女孩回答,对,是这样的,而且也就买到的刹那或很短的时间内可以高兴一下,之后那种感觉又没有了。
为什么?
因为小时候犹如井底之蛙,看得少,懂得少,要求也低,随便一件二手衣服,一袋梅肉,一盒牛肉干,一个布娃娃都足以让自己高兴半天。那时的我们满足于这些事物带来的直观感受,只需要真真切切去享受其背后的快乐。而且因为穷苦,所以更容易得到满足,觉得每一样新鲜的事物都是上天给我的极大恩赐,从来没有想过不公平之类的话语,也从来不去想别人的生活有多么富足,只管好自己就足矣。
相反,长大后,有了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却越发觉得没意义。工作之后的累瘫,永远只有“葛优躺”才是最令我满意的姿势。对各种大牌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感受到了我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对,事实上是金钱的差距。除此之后,上升级别了,有了下一代需要照料,从前的那份自我为中心的保护和疼惜转移了对象,而自己也从那个备受宠爱的对象成了要去宠爱别人的长辈。
就犹如我曾看到的一段话:小时候,幸福是件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却是一种幸福。
就像我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生了急性脑膜炎,一开始查不出病情,每每夜晚,爸爸都会用大手按住我发疼的脑袋,一宿宿彻夜难眠。直到病情确诊,爸爸才安枕无忧。而我在医院的住院的日子里每天背儿歌,吃水果,有爸妈的陪伴反而让我愈加幸福。殊不知爸爸在手术室门口眼泪直流,母亲由于工厂事故导致手臂骨折在阿姨家疗养,听闻我动手术急的抱头痛哭。
当年的他们,三十来岁。那一年他们幸福吗?一定觉得祸不单行,太不幸了。他们也一定感受到成年以后的不幸福,焦躁不安。
高一那年我成绩非常不稳定,特别是理科,说出来都惭愧到死,有一次物理考了28分(100分制),爸爸来参加家长会。站在教室外的楼梯口,只一声咳嗽我就听出来他的声音,害怕极了。反常的是,爸爸没有责备我,只是让我多找找原因,分析错误的地方并多向老师讨教。当时并看不出父亲有什么不高兴。所以,很快,我就将考试失利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
放假回家,妈妈偷偷告诉我,爸爸因为此事已经连续剧多日辗转反侧,声声叹息。他担心我的学业,担心我将来的就业,担心有一天我脱离了他的臂弯能不能够生存得了。那一刻,我惊醒了。
年少的我们总是以直白的态度与不谙世事来看待周遭的一切,活得简单,所以幸福。但是却会一次次地在长大后惊醒曾经幼稚的言行。长大的我们学会了透过表面的事物直击本质,会更多元化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未来的,所以我们有了更多忧虑与烦恼,我们生活得越来越不够快乐。
不禁想到一段话,小时候摔倒了,先看看周围有没有大人,如果有就哇哇大哭起来,如果没有就拍拍屁股站起来。长大了摔跤了也是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就立马站起来,故作镇定,如果没人就自顾自放声大哭。
有些心酸。长大后我们是需要多少勇气去应对周围一切豺狼虎豹啊?所以有泪含着,要哭也只能回家哭。怕嘲笑,怕安慰,更怕讥讽和挖苦。
说到底我还是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对幸福的真正定义和理解,而催生幸福感的缘由是对待生活和对待世事的心态。
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是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富人的孙子不解,爷爷给他答惑:年轻时我围着房子跑是想自己房子那么小,衣服那么少,哪有时间去和别人计较?年纪大了我是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别人都比不过我了,我还去跟别人斤斤计较什么呢?
仔细想想其实就算是成年之后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幸福,计较得少一点,自然幸福感也会增强。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富翁,学会不去生气,抵制生气的想法,自然就收获了一份份美好,幸福的浮萍也就浮在河面。
同事中有一个家庭条件优渥,才24岁未婚,简单一件T恤2000多,手表是几万块的卡地亚,一双鞋子就因为有Gucci的贴牌4000多,其他就不描述了。每每她走过我身旁总觉得我两眼放光,因为对面走来的不是个“人”,是浑身贴满了红色毛爷爷的bingbing。
我承认,每个女人都有一些些小虚荣心,只要不为过,总还是好姑娘吧。虚荣过后,我依然偏爱我前段时间买的50块钱的双肩包,方便实际,背着很舒服。我的几百块的小白鞋穿了无数次了,都快成黑白鞋了。(懒女人,哈哈)一只手表用了6年,已经产生了感情,舍不得换新的。
请记得,就算是成年了,也不要把幸福感变成我们生活的奢侈品,而我们每天都可以在享受幸福而产生的多巴胺,时刻为生活的欣喜与已有的幸福而快乐。
八个字而已:活在当下,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