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
——高尔基
西哲有言,“语言乃存在之家”,意即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用语言看护、观照着自己的成长、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善待善用语言,才能善待我们自身,才能更好地善待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
语言沟通最重要的一个目的——获得心灵的宁静。那么无论自己内心怎么想,组织出来的语言,说出来的话都必须是为了这个目的。否则,就宁可闭嘴、微笑、礼貌离开。
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说话,能把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不给自己找麻烦的人,那都是经过长期修炼和反思的。
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然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描述的并不是客观事物,而是自己的内心。内心愉悦,说出来的话就赏心悦目,内心纠结愤怒,说出来的话则常常面目可憎,招惹是非。
以前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话会带给别人快乐,有些话会带给别人伤害,有些话有利于跟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而另一些话则会给别人带来误解,将人际关系搞糟。而所有我说过的这些话,都是出于无意识的行为,是一种本能,而非理智的行为结果。
由于说话全凭个人喜怒、好恶,所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分成两个极端,有些人觉得我很好相处,相处很和谐,关系很好;而另一些人则觉得我说话尖酸刻薄、不识好歹,极难亲近。以前我感觉还不错,毕竟,我根本不想跟我不喜欢的人搞好关系。然而,如今的我,必须认清现实,我已不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已经过了可以随便说话的年龄,必须绽放自己成熟、稳重、圆融、得体、开放、包容、独立、自信的一面,如此,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减少麻烦。毕竟,成人的世界里还是有很多小肚鸡肠,甚至黑心黑肺的人,一不小心表现出自己的好恶,就容易带来无尽的麻烦和黑刀。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沟通和畅则亲密无间,交流受阻则猜忌横生。对个人而言,语言除了谈吐、倾诉的交际功能外,还是一扇心灵的窗户。语言的粗俗暴露了内心的龌龊和猥琐。
我常常觉得自己说出来的话被别人误解了,但是仔细想想,是自己心里确实有别人理解的那部分意思。因为我并不知道自己讲话的目的是什么,就随便开口,组织出来的语言自然就带有思想的痕迹,尽管极力掩饰,却依然不能逃过他人的直觉。所以,以后开口前,必须要在脑子里想三件事:
1. 我开口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2. 我准备怎么说?
3. 我这么说会不会引起误解?要如何调整才能达到目的?
我想,每次开口前训练自己把这三件事想清楚,说出来的话就会中听许多,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类似于一匹宝马,驾驭好了可以日行千里,帮你冲锋陷阵;驾驭不好,就可能让你摔跟头,甚至踢伤别人。说话有尺度,交往讲分寸,办事讲策略,行为有节制,别人就很容易接纳你,喜欢你,帮助你。举止失体,不识深浅,不知厚薄,就会人人讨厌,时时难过,事事难为,处处碰壁。好说大话,言辞太尖刻,让人听了不愉快,觉得你不识大体,不懂规矩,不知好歹,这样的人常常被人敬而远之,也同样无法与人正常交往。
另外,网络的开放和普及,让个人表达变得轻而易举又率性而为,这是思想的进步,也是社会的开明。但网络语言的粗鄙、暴戾,正在影响甚至销蚀着这种表达的神圣和纯洁。
理性的交谈,优雅的用语,带来的是协商、平等、宽容的公共氛围,催生的是契约、节制、包容的公共精神。相反,负能量的话语沟通,只会给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共同操守,带来猜忌、撕裂和冲突。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