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用超然的全局来看问题,就无所谓人生高下、是非善恶。
如果严格遵守《庄子》的养生纲领也保不住性命,那又该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一死生、齐彭殇,生如寄,死如归。
先看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意思?就是生死是一回事,长寿夭折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这么说?请看《齐物论》的论证。
齐物论的意思,就是万事万物无所谓谁对谁错,无所谓孰高孰低,孰优孰劣的区别。财富多寡,权力有无,名誉多少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心胸豁达,什么就都能想通了。
【这种观点虽常听说,但是,完全接受还是有相当的难度。毕竟这些道理不仅有违常识,区别与主流的价值观,且,违背了人之贪婪的本性。这就需要超越自我,超越人性。查理芒格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逆向思考问题。就拿上面的问题来说明吧,你想逍遥、幸福、豁达一些吗?一般人的思考模式都是从正面入手,什么才能让我们幸福。但是,查理芒格却逆向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痛苦?比如贪婪、懒惰等然我们更纠结更痛苦,那就从根治人的劣根性着手。他的思考模式收到英国农谚:如果我知道自己死在那里,我就不会到那里去的启发。】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无须解释,尽在词中。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诗无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虽晓神仙好,但是功名、财富、亲情忘不了,所以为这些外物所牵累,这些都是我们看不开、先不明白的体现。所以逍遥不应该向外寻求,而应该向内寻求。】
世事无所谓对错,只有立场和角度的不同。
【我们站在老板的立场和角度,觉得员工工作不够尽心尽力,格局境界不够高,想着多拿钱不想多做事;站在员工角度和立场,认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就给我这区区几千块钱,老板太小气抠门。到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这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和观点不同,无论你说的道理多么的有理,都是以一个价值观为基础,那这个价值观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呢?所以,凡是切不可过于计较,否则,琐事烦事纠缠不休,岂不累死?因此,我现在的观点:致虚极,守静笃。以静待动。此处的静是修养身心,强身健体,充实自我,不为物欲所牵累。】
《庄子》中提到的“朝三”这个概念,非常有趣。有这么一则故事:用栗子给猴子喂食,早三晚四,猴子不高兴,喂食的人说:那就早四晚三,猴子们都开心起来了。这就是“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猴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其实,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首先不要过于计较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其次,当别人没有接受我们的观点的时候,是否是我们表达存在问题呢?有这么个的幽默故事:一个烟鬼在教堂里做祷告,他问牧师:我祷告的时候可以抽烟吗?牧师说:不可以。他换了说法:我抽烟的时候可以祷告吗?牧师愉快地答道:当然可以。同样的内容,变换一下表达方式,最终的交过却截然不同。】
我们在认识上抛弃是非彼此之见,这就会合于道的枢纽,就像处在圆环的中心一样,悠然顺应那是非彼此的无穷变换。从整体来看,就没有什么成与毁,整体始终是哪个整体。
是非对错是否存在一种普世性的标准呢?儒家认为是有的,那就是孔子提出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谈所谓的对错标准,与庄周谈的还不完全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庄周讲的是无所谓对错的问题,而孔子认为有对错,接下来才涉及到对错标准是什么。】
今日思考:如果你看到一个正要自杀的人,那么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你该不该去救他呢?
【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们不应该去救人。理由是:如果我们自己想自杀的话,一定是因为我们生活中发生了让我们觉得必死更痛苦的事情,否则,谁愿意去自杀啊,你救了我们,实际上让我们生不如死,那还不如不去救我们,除非你救了我们,同时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令人无比麻烦的事情。所以从这个原则来看,不应该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