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网友的提问,其实说到孩子的社交问题,大部分家长讨论最多的就是孩子怕生怎么办?很多孩子都是在家很能说,恨不得做个小话痨,可是一到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人,就开始害怕。陌生叔叔阿姨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就缩在爸爸妈妈身后不理睬他们,让小朋友加入陌生的小朋友圈也挺难。
看到孩子的这种情况,有些人就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社交恐惧症?是不是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社交恐惧症典型症状》来自我判断一下:
儿童社交恐惧症典型症状
1,在公众场合,如幼儿园、游乐场、公园、商场、亲戚家,孩子感到极度的恐慌紧张;
2.在一多人的场合,孩子怕与同伴、大人面对面地交流,或者即便交流了是在极度的惊恐中度过的;
3不敢直面陌生人,更不敢与他们交谈,或者见到陌生人就心慌耳热
从网友的表达来看,孩子并不太像是社交恐惧症,他只是不懂得社交技能,不善交往而已。今天张老师就跟大家如何让怕生的孩子,变成社交小达人。
孩子社交恐惧的三元凶:
1、强迫社交
我带女儿出去玩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逼孩子说话:“你也去打招呼啊!”“你也去玩啊!”“你自己去抢啊!”
这一类家长比较强势,他们不管孩子有没有做好进入陌生圈子的准备,就一个劲的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实行“强迫社交”。这样赶鸭子上架似的强迫,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面对陌生人的窘迫时刻。
2、包办社交
有一次我去一个旧友家,看到了她家孩子,我跟孩子打招呼,孩子还没有吭声,我朋友先说话了,“这孩子比较内向,遇到陌生人特别害羞。”孩子顺势躲到妈妈身后不吭声了。
有种孩子当他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父母要不然全程包办,替孩子把该说的话都说了,或者用一句“他很害羞”给孩子贴标签,把所有的社交机会都挡在门外。
我称为“包办社交”。当我们为孩子做了一切之后,他自然就什么都不做了。
3、内向性格
这一类孩子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他就容易害羞,所以见人不打招呼,躲避是常见情况。
孩子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成为社交小达人。
培养孩子社交的三策略
1、理解孩子的感受,先给孩子做示范
很多家长担心,我家娃怎么这么害羞,胆小怕事,他是不是不够勇敢,是不是社交恐惧?其实低龄宝宝表现得害羞,不那么大方,都是正常的。
一岁半以前的宝宝,最重要的任务是跟爸爸妈妈等照料者建立依恋关系。一遇到陌生人、陌生的环境等可能跟父母分离的情况,就会特别焦虑,这就是宝宝的“陌生人焦虑”时期。所以,宝宝见到生人比较害羞,我们也不要着急,更不要直接逼孩子上去打招呼。
这个时期的宝宝,跟外界社会互动的时候,会拿爸爸妈妈做自己的社会参照。也就是说,遇到陌生的情况,他会观察父母的神情、态度来反应。如果他遇到陌生的场景或人感到焦虑了,我们可以牵着他的手,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比如当朋友亲戚来家里拜访的时候,有的人直接就想要去抱孩子,有的会想逗逗孩子。可是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这种行为反而容易把孩子吓哭。比较好的做法是不要让他们直接抱孩子,先跟陌生的亲戚朋友说:“宝宝现在对你还不太熟悉,他需要一点时间熟悉你,我们先聊聊天。”利用聊天的时间,让孩子熟悉一下情况,观察一下对方。之后,我们再拿出一些玩具来,让孩子跟我们一起玩一玩,这样再慢慢接触,孩子的反应就会好很多。
平时我们也需要多带孩子去陌生小孩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小区的草坪、游乐园等等。我们自己跟人打打招呼,找人聊聊天,制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聊天氛围。这样的经历多了以后,孩子对陌生环境就不那么焦虑了。
2、明确问题,并且把问题具体化
孩子的社交问题,有些是我们造成的。就像我朋友那样,孩子还没有说话,他就先说孩子害羞了。
“孩子害羞”这个描述范围太广了,不利于我们分析问题。想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我们需要把问题具体化。只有把这个问题具体化,我们才会会发现,孩子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很害羞。孩子可能对第一次见到的人比较谨慎,但是熟悉几次之后,他放开了,就喜欢跟人玩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帮孩子分析他的问题,比如孩子又怕生了,我们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跟别人解释:“我家娃比较慢热,第一次见面不怎么说话。多熟悉一下之后,他很喜欢跟别人一起玩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的害羞是一个不好的事情,而是更加积极的面对社交了。
3、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一般来说,等宝宝两三岁之后,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其他孩子漠不关心,开始对同龄人有了一些好奇,也愿意跟他们互动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了。我家二宝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刚开始去公园的时候,她明明想跟别的小朋友玩,但又不好意思。她都是看了一会别人,又自己找个地方玩了起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
后路我再带她去的时候,我会试着描述她的想法:“宝宝,你看,那边有好多小朋友,你要不要跟他们一起玩一下?”然后看她的反应,如果她只是看,不过去,我会继续说:“你是不是有一些害怕啊?”这个时候她会点头,我会接着说:“妈妈小时候认识新朋友时,也会害怕。要不我陪你一起无问问他们,能不能一起玩吧。”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就愿意过去了。
这其实是心理学中的“情绪教练法。”在整个过程中,我属于孩子的情绪教练,我帮她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和想做的事情,同时鼓励他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他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然后带着他一起参与到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去,等孩子们相互熟悉了,我也就可以退出了。
除了这三种方法,我们还需要教会孩子一些人际关系的交往技巧,咱们下一篇中再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