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写的是《梁祝》作曲家陈其钢的故事。他中年时双亲已去世,儿子也不在了,活了半辈子,奋斗的动力却没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了,因为雨黎,我反而超脱了。从小受教育,工作努力,建立家庭,生儿育女,然后孩子先你而去,家里也没有老人了,这时候感觉突然完成了人生使命。如果今天就离开这个世界,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执着,有那么多牵挂,坐飞机时也不会再担心掉下去了”。
生活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悲哀。
【活着】
“因为它是文学作品,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因为作者这样富有同情心地叙述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的历史,能够给人以安慰,因为我们从农民福贵身上获得的安慰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柏林日报》
富贵的故事有电影版,也有电视剧版,但是在死亡的处理上 略有分别。不得不说,电影版还算温情的,又或许是它还没有把故事讲完,人生也还没有熟透,所以富贵还不是孑然一身。
余华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这个故事将给了我们听。第一人称在文学叙事手法里面是最直接表达的方式,作者将故事主人公与自己的情感宣泄到了一处,就像余华本人说的那样,很多说不出来的话如今也说得出来了。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在初中的生物课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活着的意义。
那个时候的我还很幼稚,自以为比旁人多看了几本书,多了那么一点坎坷,便觉得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更惨的人了,直到老师教授生物起源的那一天。
青绿色的草履虫像一颗刚刚被剥出来的青豆,海里游着的鲸鱼靠超声波定位彼此,第一个猿人为什么要从树上跳下来选择双腿站立,北京猿人长得好像学校的体育老师。那节课吵吵杂杂的,周围同学们举着照片互相比对谁向猿人,我的心里面也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情感,现在想想,应该是庆幸。
庆幸自己以一个人类的形态存活于世,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崇山围绕难见天日的地方,庆幸自己全须全尾也没失明失语,更庆幸自己早了那么一点认清楚活着的意义。
那么活着,又是什么呢?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史铁生说: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歌德说: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奋斗。
萧红说: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
陶渊明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雪莱说: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鲁迅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李敖说:人是活着的鬼,鬼是死了的人。
所以你看,活着,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理想。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姿势活着,活在现有的世界里;心里面又惦念着想要的活法,于是又活在了想象的世界里。我们在这云泥之别的两个世界里辗转着,忽上忽下,忽喜忽悲。忽然感到了命运的捉弄,忽然又仿佛凭借到了一股好风直上青云。
那么,再换一个角度来想。
人类的活着,与牛的活着,与羊的活着,与窗台上那株刚种下的绿萝的活着,与每日东升西落的太阳的活着,有区别吗?
所谓的家庭,不过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簇居而成的产物;所谓的国家,不过是一个种族为了壮大自保聚拢而成的团体;所谓的艺术,不过是解决了温饱之后打发时间自娱自乐的玩具。
那么抛去这些,人类的活着又高明在了哪里?
余华说,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可见,他认为人是一边活着,一边变化的。
无独有偶,很多诗人都喜欢写自己这一生的变化,最有名的便是蒋捷的《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还有那一首《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活着的第一个阶段是依附于家庭的,呈现一种被保护的状态。就像一开头的富贵,在赌场里游荡着,嘲笑着父亲败掉了祖宗的一半家产。
第二个阶段则是依附于自己,生存的艰辛困苦一下子全都压在了肩上,这期间人往往也是最勇敢的,仿佛努力了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活法。于是富贵开始务农、唱皮影戏、被拉去做了壮丁也千难万险的逃回来。
第三个阶段便是回归本身,仿佛把自己掷向了云端,无牵无挂,只顺着风的方向随意的浮动就好。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当一个人失去了所有,他便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