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自己的读写进展、突破,总感觉不在理想之中,有时看书乏困(跟书的内容也有关系)、上下文打架时有发生,又着急想加快读书速度(想看的书已排了十万八千里)、又不想错过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矛盾。有时也只能“恨”自己,脑袋大概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想写的东西,在脑海中,漂过一篇又一篇,但落地成文的,却少得可怜。
想进入主题读写,但是好书又实在太多,时间又有限,怎么办?所以就找了个折中的办法,找一些有拆解经典书籍共读的公众号,将拆解文(基本是书的精华)看一遍,收获也会很大。
二
1
《学会提问:实践篇》是日本 “提问力”专家、大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写的一本教你轻松掌握优质提问技巧的书。
优质的提问能够引发思考,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启迪;思考之后人才有可能去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可以说,学会提问是改变人生的开端。
作者谈到十多年前,自己跳槽到COACH公司的一件事。那天董事长找到他。
董事长(下称“董”):“你在咱们公司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粟津恭一郎(下称“粟”):“我想成为高管教练。”
董:“那你成为高管教练之后,想做什么?”
粟被吓了一跳,因为刚开始接触高管教练这项工作。
“啊?那个,那个我还真没想过。”
董:“那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能成为高管教练?”
粟:“嗯......,嗯,大概三年以后吧。”
董:“再见!”。
这个简短的对话包含了很多提问和回答,在作者看来,董事长一系列的提问敲击了他的心灵,让他知道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2
还有一种优质提问,发生在“总经理”身上。同批进单位的员工,为什么会有一两个人最终变成“总经理”?
作者研究、总结发现,成为“总经理”的人,会把“如果我是总经理会怎么做”、“如果我是总经理会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等提问更多地抛给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所以,善于对自己提出优质的问题,完全可能把自己引到一个理想的方向,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看来我也要不断向自己追问:早上做什么?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本周目标?本月目标?本年目标?人生目标?......)
三
1
提问分四种类型:
“轻松提问”:简单来说,就是“改善与对方关系的提问”。要使对方容易回答、乐于回答、惯于回答。
“劣质提问”:导致提问者与被提问者的关系恶化,或无法改善,并且不能促成对方启迪、行动、进步的提问。
“沉重提问”:被提问者“不愿意回答”但“关系到发现或行动”的提问。
“优质提问”:就是能让被提问者乐于主动思考回答,并伴有发现和行动的提问。优质提点,能够让问题内化,深入人心,对我们个人、团队以及公司来说,能产生非常不错的效果。这是本书的重点。
2
《学会提问》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总结了8种优质提问。
第一,询问“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的提问。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想获得“进步”“成功”“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但这路并不那样明晰,因此,能让一个人发现自己“渴望什么”的提问,就很可能是优质提问。
第二,询问工作大义的提问。
所谓“大义”,是指自己从事这份工作对于世人有着怎样的意义,在高于企业“利润”的层面上,能为社会带来怎样的价值。
“你的工作能给社会提供怎样的价值?”这句话无论是自问,还是向别人提问,都可能会是一个优质提问。
第三,询问词语定义的提问。
询问词语定义,实际上就是提问“本质性”。如果你的同事或者下级有常用的词语,你试着问“能不能告诉我这个词的具体定义?”有时候就能促成对方获得重大发现。
比如你的下级业绩不好,但是一直在反复强调自己这是在“满足顾客”,那么,作为总经理的你可以问:“你所考虑的‘满足顾客’具体指的是什么?”
假如你的朋友经常向你抱怨:“我的孩子真是一个坏孩子!”那么,你可以反问她:“你对‘坏孩子’这个词是怎样理解的?”
第四,询问相反概念的提问。
我们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直接思考想做的事、喜欢的事,往往会因选择项过多而想不出来;而不想做的事、讨厌的事,则很容易就能想出来,并且会很具体。
第五,质疑“理所当然”的提问。
与“询问词语的定义”类似,询问“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是否名副其实,也容易成为优质提问。对于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那样对传统思维做出挑战的人来说,都有过质疑“理所当然”的提问的经历。“为什么我们的财务报销流程一定要是这个样子的呢?”
第六,尝试改变立场的提问。
站在顾客、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如果自己是顾客、新员工、单位领导,对这件事会怎么想?
如果能像这样尝试改变立场,就会接连生出前所未有的疑问,由此往往可以产生出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创意,或者察觉被忽略的问题。
第七,询问现在和未来的提问。
如果明天就要举办一场大型学术会议,而作为主办方,你对自己的同事提出这些问题:
“会有多少学者和学生出席?”
“这些人大多有着怎样的经历?”
“明天的演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会议结束的时候,参会者能收获到什么?”
这时候,你的同事就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同样的问题,第二天再问,就会成为“劣质问题”。因为即使有所启发,也无法改变会议的结果了。
第八,“优质提问”是开放式提问。
一般来说,开放式提问答案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封闭式”提问的答案“不是A就是B”,容易产生言外之意“我怀疑你”。比如母亲向孩子提问“作业做了吗”;上司问你“工作计划制定好了吗”.....。但如果换成:“今晚做作业有哪些收获?”、“制定工作计划给你带来了哪些帮助?”......,就是一种开放式提问,效果就不一样了。
四
优质提问的技巧:
第一,交换言外的信息。
优质提问的最重要态度,就是“积极地倾听对方”的话。
第二,提问应顺势而行,现想现问。
第三,当场思考各种提问的方法。
其实我们可以依循“5W1H法则”(who、what、why、when、where how),比如问对方:
“你是什么时候产生这个创意的?”(when)
“在什么地方工作能让你的效率翻倍?”(where)
“你认为谁在你的晋升道路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who)
“为了提升业绩,你打算怎么做?”(how)等等。
第四,提问不提建议。
第五,提问应排除杂音,专注于“我”想做的事。
比如:夹杂方言、一大段开场白等。
第六,对“你”提问。
“你觉得怎样才能达成工作目标”“你自己想怎么做?”
第七,以“我”为主语的反馈。
提问之后,一定要向对方“反馈”,不能听完回答就了事。即使对方的回答很简单,最好也能说声“谢谢”。当问答量较大时,只有认真反馈“我听了回答有这样的感想”,才算完整地结束交流。
第八,意外回答的应对方法。
你可以根据偏差,适时将问题再问一遍。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原来如此。可以说得详细一点吗?具体有哪些?”
“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九,不做消极提问。
第十,将“沉重提问”变为“优质提问”的方法。
如果你的下属在和客户谈判的时候,惹怒了对方,你正打算询问其中缘由。如果你问下属:“你为什么会惹怒对方?”下属难免会带有自责或他责的消极心态:都是因为客户无理取闹!而且我的运气也一直不好!
但是,这样的回答对你来说有意义吗?毫无意义。
如果你将沉重提问改成优质提问,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你问:“你觉得下次拜访客户的时候,怎样做才能确保自己顺利一些呢?”
第十一,不说没必要的“开场白”。
第十二,认清适合提问的语境和场合。
五
1
如何找到与对方的心灵的最短距离与切合点,作者在最后提出一个“3v法则”,或者说可以作为一个框架,一个“形而上”的东西来统应一下全书。
Vision:理想(渴望对得到的东西);
Value:价值(价值观);
Vocabulary:语汇(常用语)。
所谓“理想”,指的是一个人希望达到的状态、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由衷想去尝试的事。
理想为什么重要?因为人生或工作中的明确的“目的”,会催生出适合自己的“提问”,从而引起“行动”,最终收获成果。
说得通俗点:越是把牢骚挂在嘴边的人,越会成为“爱发牢骚的自己”;越是把理想挂在嘴边的人,越会成为“奔向理想的自己”。
“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在判断事物时所重视的价值观。
如果一个员工的价值观是“老板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直接执行就行了”。那么,如果有一天他走上了领导岗位,将会发生什么?
他可能会一直以蛮横的态度对待下属,最后导致下属萎靡不振,无法发挥应有的能力。所以说,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语汇”指的是一个人在平时的对话、回答中常用的词语。
日本关西大学的社会学家安田雪教授在《去追究“关联吧”》一书中写道: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企业里业绩高的人(上位的百分之十五)与其他人,在邮件中所使用的措辞是不同的。
业绩高的人在邮件中多使用“坦率”“顺利”“向前看”“有意义”“很特别”等积极的词汇,而业绩不怎么样的人则多用“严峻”“麻烦”“辛苦”“琐碎”“不好”“一样”等消极词汇。
由此可见,词汇对人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尽管我们平时可能忽略掉了这一点。
2
“优质提问”的3V法则,就是把问题的关注点放在Vision(理想)、Value(价值观)、Vocabulary(语汇)上,再通过用关键词串联疑问词的方式,提出优质的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具体问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环境才能提出来,否则再好的问题,也会变成“沉重提问”,甚至是“劣质”提问。
201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