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1
薛宝钗原本是要做皇妃的。
她在《红楼梦》中出场时,身份是待选之女,极有可能入宫伴驾,成为王的女人。
对此,曹雪芹交代得很清楚,薛蟠进京,“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让人诧异的是,待选之事在第四回一笔带过,便再无后文。我们只能通过“金玉良缘”及后来的情节发展,来判断薛宝钗的落选已成事实。
此时,薛家才把贾府视作最佳联姻对象。
那便不妨做个假设,如果薛宝钗当时被皇帝一眼相中,她能否在步步惊心的后宫中,一路打怪升级笑到最后?
事实上,荣国府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皇宫也不过是放大到极致的贾史王薛。
一个人的性情修养,正藏在最日常的一举一动里。所以即使换了地点场景,宝钗的待人接物与处世法则,也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2
深宫高墙,初来乍到。
最先迎接宝钗的,想必只是普通的太监宫女,还有几个教规矩的嬷嬷。品阶不算高,入选贵女们多少会有些不屑,从语气举止里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
宝钗却待人和善,从不清高自傲,故而深得下人之心。小宫女们都乐意和她亲近,嬷嬷们也交口称赞,好名声不久便传了出去。
一同进宫的姑娘,也都薛姐姐长薛姐姐短地叫着。闲来无事时,众人聚在一起品茶玩耍,倒也不觉得深宫寂寞。
有家境略寒酸的,她便不动声色地帮衬开解,既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又解了燃眉之急。但也有自视甚高的,话里话外地拿话揶揄,宝钗却只一笑而过,从不与人争高下论短长。
只是薛宝钗的亲厚一视同仁,让人察觉不出半分亲疏远近。于是这份好便千篇一律,完美得有些不真实。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好在侍寝来得不算太晚。
是薛宝钗的嫡亲表姐,也就是贾府的大小姐元妃娘娘,一手安排策划的。
那天春色正好,下了朝的皇帝无意中瞥见御花园内扑蝴蝶的妙龄少女。
只见那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手执团扇的女孩蹑手蹑脚地跟着,忽然飞身一扑,蝴蝶却翩翩而飞。女孩一路奔跑着追逐,不多时便香汗淋漓,娇喘微微。
人面桃花相映红,皇帝的春心也被轻轻撩拨了一下。他微微一笑,身边那个已经收下元妃赏赐的公公,便不失时机地介绍起来:“这是新进宫的薛才人。”
那一夜,薛宝钗乘上轿撵奔赴未知的命运,在一夕之间成为女人。
3
皇帝自然是喜欢宝钗的。
首先,她容貌美丽。
脸若银盆,眼同水杏,且身若凝脂丰腴动人,别有一番风流妩媚之态。
其次,她举止娴雅。
温和有礼待人宽厚,对上不谄媚;对下亦不骄矜。
再次,她恪守本分。
宝钗饱读诗书,却从不妄议政事,闲来只刺绣画画,丝毫不越雷池一步。
最后,她大度得体。
拈酸吃醋这种事与宝钗绝缘,皇帝来得勤了,甚至会被劝解国事为重,儿女私情大可先置之不理。
太后听闻,不由生出许多爱怜和欣赏来,也常常召她听戏喝茶。
而她每次出现,穿的都是家常旧衣,颜色款式大都淡雅无华,也不见多余装饰。旁人问起,她安然一笑:“我从不爱那些花儿粉儿的。”
偶尔点一出戏,挑的也都是老年人喜爱的热闹戏文,吃食也只拣着软烂的来。
太后见她聪慧贤良,愈发疼爱起她来,也有意无意地让她学着治理六宫,管些衣裳鞋袜一类的小事。
赏赐和册封一个接一个地来,她的宫室却始终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元妃劝过:“妹妹好歹要打扮一番,留住圣心才是最要紧之事。”
宝钗却道:“这些都只是富丽闲妆,身为女子,还是从实守份才好。”
元春无奈,只得把那些自以为是的提点全部束之高阁。可事实上,宝钗才是最懂得与皇宫相处的女人。
温婉贤淑不过是顺从世道的手段与工具,她刻意而努力地,把自己打造为克己、自律、俭省、贤惠的形象。
毕竟,这才是儒家文化塑造出的最完美人格。
她对游戏规则冷眼旁观,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怎样做才是所谓的对,如何表现才能对自己有利、对家族有利。
4
可王的女人不易做。
宫斗的激烈与残酷都远远超出宝钗的想象,一起进宫的姐妹已经走了好几个,死的死疯的疯。
她平静地协助着料理一切,内心只溅起淡淡一丝波澜,反而会拿熨帖的话来宽皇帝的心,“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如宽待妹妹家人,也就尽了这一世夫妻情谊了。”
女人一多,是非也就多了。
拉帮结派和挑拨闹事都接踵而来,薛宝钗便称病不出,只躲在宫内做些针线。遇到避不开的宴饮聚会,她只微笑示人,真真“不干几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也曾有人殷切地像成为她的好闺蜜,在偌大的皇城中互相照料相依为命。可她始终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就连自己的亲表姐元妃,也带着些若有若无的疏离客套。
新人一拨接一拨地进宫,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如蝴蝶般满宫飞舞,皇帝免不了要去追逐一番,也就慢慢淡忘了昔日的扑蝶人。
一个不懂撒娇不会作妖也不屑打扮的女人,失宠几乎是先天注定的。
也可能,是皇帝根本就不曾唤起薛宝钗作为女人的贪嗔痴恨。他是她的君主与天地,却唯独不是心心相印的枕边人。
太懂事的女人,是不懂爱的。
这个道理,薛宝钗不是不懂。可她所有的骄傲,都来自于自身与主流价值的贴合,自然不屑于思索男女之事的奥妙技巧。但事实上,那并不比孔孟之道容易多少。
无数个漫漫长夜里,黯然神伤的薛宝钗将自己比作班婕妤,用秋扇见捐来自怜自艾: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因为在薛宝钗内心深处,依然藏着一个无法宣之于口的机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进宫于她而言,也从不是可有可无随遇而安的命运,而是提升家族权势的宝贵契机。
人啊,一旦起了入世的心思,行为举止便都暗藏了心机目的。
再完美,也都只像一幅毫无生机的画。
5
再后来,元妃离奇死亡。
身在大内的宝钗也百思不得其解,只隐约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凝重气息。
人们对她的态度似乎也明显不同了,昔日吹捧着奉承着的妃嫔几乎都做鸟兽散,皇帝也不再踏足她的宫室。她独坐在冷清的雪洞里,只觉得寒气扑面而来。
没过多久,贾府获罪查抄的消息就沸沸扬扬地传了起来。宝钗内心忧虑,表面却依然不动声色,只悄悄派了丫鬟四处打探消息。
果然,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亲哥哥薛蟠犯下的一干案子都被悉数翻了出来,墙倒众人推的末世光景,忽然全都涌到了面前来。
长久以来,薛宝钗谨言慎行兢兢业业,她曾以为把自己的棱角磨平,修来一颗精明世故的七窍玲珑心,便能安安稳稳地走进繁花似锦的余生里去。
可世道终究负了她,千般算计的人生经不起翻云覆雨的权势转换。
她恨自己不是个男子,无法拯救家族于水火之中,到头来只能空坐庭院,等待着一道又一道圣旨雷霆而下,将她背后的四个家族连根拔起。
抵抗已是徒劳。
宝钗看得清世道,自然也猜得透人心,故而早早放弃挣扎,从此深居简出,默默藏进雪洞了此残生。只是偶尔想起母亲和哥哥,还是涕泪连连难以自持。
那是她所有的软肋与盔甲。
幸运的是,很少有人再想起她了。自生自灭对一个委曲求全者来说,本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幸运。
皇宫最不缺的就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晃而过,看着漫长,过起来似乎也是一瞬间的事情。
宝钗活到了最后一集,寿终正寝,以一个无名配角的身份,在深宫高墙的寂寞中平静谢幕。
但她的人生,在四大家族倒台那一刻,就已经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