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事缘由 无奈无助无悔

李继堂家在杏花坪村最东头,他和大哥家也就是李向伟家紧隔着果园,他大哥家再过去就是张有财家。

李继堂兄弟两人,他大哥也就是李向伟的父亲,比李继堂大八岁,前几年已经去世。然而,他大哥在世时,和弟弟李继堂闹了大半辈子矛盾,即便到了大哥临过世时,兄弟两仍是老死不相往来,这还得从很早的时候说起。

解放前,李继堂父亲和元元太爷是杏花坪的两大富农。元元太爷因为染上大烟瘾,加上那几年闹饥荒,家道逐渐没落,后来更是一穷二白。而李继堂父亲则不同,因他提前藏了几窖粮食,即便再闹饥荒,他也安然度过了。当然他多年集藏的“白元”也没有“出世”,直到解放后。

李继堂负伤复员后,就回乡务农并担任杏花坪村主任、支书多年。虽然他因识字不多,但他秉承了军人的品质,包括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慷慨大方的处世方式,常为人称道。然而,这和他父亲的为人处事恰恰相反,因而深受他父亲的忌惮。

典型的例子是张有财母亲因病早逝,父亲又得了偏瘫,无钱治疗。当时张有财姐弟还小,李继堂就多次偷偷看望张有财父亲,将自己的复员费几乎全给了张有财父亲看病,还时常将自家的洋芋等偷偷拿给了张有财家。

后来,张有财父亲没过几年也就去世了。张有财父亲去世后,李继堂招呼全村村民,料理了张有财父亲的丧事。这是因为张有财家是外来户,很早的时候,张有财爷爷从渭河上游的首阳县来到了杏花坪,起初给元元太爷做长工,后来就定居在了杏花坪。张有财父亲去世后,张有财姐姐也就出嫁了。多少年来,正是张有财姐夫和李继堂的资助下,张有财才长大成人并念了小学。当然,受到李继堂资助帮忙的,远不止张有财家......

然而,这些事情都被李继堂父亲所知晓,他勃然大怒,说李继堂“不记仇,败家子”,因而父子二人关系很僵,也闹了很长时间的矛盾。他父亲说李继堂“不记仇”的原因是张李两家是世仇,他和张有财爷爷因为庄院占地的问题,闹了一辈子矛盾,因而李继堂救助张有财家,被老爷子认为是“不记仇”。

李继堂担任村支书以来,受到父亲更大的反对。他父亲认为:“自己的二儿子是党员,应该属于公家的人,根本不懂得‘节约’,二儿子这样下去极有可能会将他祖上几辈人积攒的‘白元’会‘挥霍一空’或随时交公,这样李家几辈人将功亏一篑!”因而老人家一直忧心忡忡。

恰好此时,李继堂大哥见缝插针,他跑到二老面前大献谄媚,不仅对父亲以前的“担心”非常“赞同”,还说弟弟李继堂只生了两个女娃,属于“无后”之人,迟早是靠不住的;说弟弟天天操心公家的事情,从不管老人的死活等等......这些话更增加了老人极大的“担心”。因此,李继堂大哥还是非常希望二老搬到自己家里,跟自己一起过。经过李继堂大哥长时间、多次的“提醒”和“游说”,两位老人终于开始动摇了。

后来,李继堂因琐事和父亲吵了几次架,每次,父亲都威胁李继堂说:“实在不行我们就去老大家”。尤其最后一次因为琐事吵得很凶,他父亲大发雷霆,指着李继堂大骂道:“把你入了个党,当了几年兵就能得!你可知道,文革那时,为了保住家产,我被那些人打的死去活来,最后还是没有交代。咱的‘家产’,就是我用命换来的!可你呢?把自己能的不行,我看你就是个‘败家子’、‘不孝之子’,世上就你把公家的事情看得太真!”

李继堂无奈的说道:“看你们吧,如果二老实在嫌我不孝,那就随你们的便!反正你们开口闭口都是我哥好!”李继堂大哥听到响动后赶紧过来“劝架”,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议,二老终于搬到了老大家去了。

李继堂家在杏花坪最东头,他和哥哥家隔着大约两亩左右的一个小果园,原来这个小果园属于李继堂,果园里面除了几颗大果树外,还有李继堂家的洋芋窖、猪圈等。二老搬到老大家后,一并将这块果园划给了老大,并要求李继堂尽快将猪圈等搬离。

李继堂大哥将二老接到自家后,对二老也还算孝敬,但他逢人就说是因为弟弟李继堂对老人如何如何的不好,他才将二老接到自家孝敬的。李继堂听到大哥的这些言论后,他怒火中烧,多次找老大理论。然而,老人终究是在老大家,至少目前他大哥家人对二老还算可以,所以他有口难辩,只能背负“不孝之子”之罪名。至此,兄弟二人结下了仇怨,后来,两人连言语也不搭了。

包产到户开始后,和其他地方一样,杏花坪人在李继堂的带领下,开始热火朝天、兴致勃勃的划分土地。李继堂大哥本以为李继堂会看在父母的面子上,给自己划些离村近的、平整的好地,结果李继堂一视同仁,更招致了他大哥的极度不满。

几年后,父亲终于给李继堂大哥“交待”了几辈人积攒的“白元”所在地,原来白元正是在兄弟两家中间的果园里,其中一部分在果园猪圈里两米多深的地下面,一部分在洋芋窖里一米深的地下面。从此,李继堂大哥富得一发不可收拾。

而此时,李继堂老伴得了心脏病,李继堂带着老伴四处求医,生活很是拮据。而他大哥在人前人后对弟弟李继堂冷嘲热讽,说这是报应,但凡对父母不好的人活该受穷,活该得病等等……

即便如此,李继堂只要带着老伴去城里看病或者有事去渭河镇上,他就会给老人买些油饼、凉粉等吃的,有时也会称些茶叶,尽管他拿给老人的时候总要受到他大哥和侄儿的冷眼,但他总是理直气壮,“为了老人,受一点委屈也没啥!”后来,他只要得知自己的大哥不在家的时候就去看望老人。

几年下来,因李继堂无怨无悔、问心无愧的孝敬,加上李继堂嫂子和老人的关系非常不好,后来,两位老人开始后悔了,但此时为时已晚,老人想着李继堂“无后”,也就只能这样了。

二老活着的时候,因为李继堂的无条件忍让,虽然他和大哥没有了言语,但矛盾至少还没有白热化。可是,两位老人去世后,兄弟二人的矛盾已经水火不容了,因为此时李继堂已经无“后顾之忧”了,从而因为其他事情尤其是果园旁边道路问题导致兄弟两常常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最严重的一次是,兄弟两因为改水路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手,而被闻讯赶来的李向伟帮其父亲将二达李继堂打成重伤,若不是张有财发现后及时和大家将李继堂拉到医院抢救,估计后果会更加严重。

因这次打架,李继堂对李向伟父子彻底心凉了,两家都视对方为天下最大的仇人;也因这次打架,人们对李向伟父子避之不及。

李向伟身材高大,留着长发,国字脸,大眼睛,看着十分机灵,他常将很多人不屑的叫“老实人”。

李向伟从小非常调皮,属于能软能硬的那种,他到初二就不念书了。不念书后,他父亲给他买了辆客货两用车,这也是杏花坪的第一辆汽车。起初,李向伟开始给人拉货,顺便也少量的贩卖药材。后来,他在渭河镇药材市场租了铺面和库房,和许多镇上做生意的老板一样,待药材价格偏低时他就大量收购存到库房,待药价涨起后,他就联系外地客商发货。为了赚个好价,将药材存在库房存上三年五年都是常事。

同时,李向伟重金笼络了镇上以陈龙斌为代表的几个有名的“人物”,他和这些“人物”称兄道弟、“呼风唤雨”,只要李向伟买卖药材有“争议”,陈龙斌他们就会闻讯赶来,帮李向伟站场,形成“强大”的“威慑”,对方十有八九会抱着“出钱消灾”的心里乖乖就范。事后李向伟会向陈龙斌这些人给予“感谢”。有了这些人做后台,李向伟“如虎添翼”,“如日中天”,因而他的生意基本上只赚不赔。

九十年代的头几年,渭州年年大旱,药价大涨,李向伟看准时机,他将以前包括各村、集市上收购的几十吨药材全部清仓出货,因而赚了将近五六倍多的利润。随后,他直接买下了铺面和库房,又在街面附近购买了几块地皮,并修了药材加工间和库房,进行药材初加工。从此,李向伟风生水起,成了渭河镇上名副其实的大老板了。

在渭河镇上,人们知道杏花坪大多是因为贫穷缺水,基本是负面印象。这几年,因为李向伟,杏花坪的“知名度”明显提高了不少。

父母去世后,李向伟就很少来杏花坪了。经过商议,他妹妹李向红携带全家搬到了李向伟家。他的妹夫胡正军同样继承了岳父和妻哥李向伟的“仇恨”,而且为了显示自己对妻哥的更加“忠诚”,他和李继堂的发生矛盾的次数比以前更多更严重了,有几次甚至“剑拔弩张”。

胡正军满脸横肉,身材敦实,虎背熊腰,是原来他们村一带的一霸,小小年纪就打架无数,人送外号“胡司令”。因李继堂上了年纪,面对胡正军每次的咄咄逼人,李继堂总是以退让和转身离去,事情才得以暂时平息。

当然,自从胡正军来到杏花坪,他非常忌讳杏花坪人说他“外来户”,于是他处处显示出了原来“村霸”和“不好惹”的本性,动不动因小事就大打出手。后来杏花坪人对胡正军表面上表现出起码的“和气”,但背后则唯恐避之不及,对胡正军像躲避瘟疫一样……

李继堂有两个女儿,他的小女儿香梅和张有财年龄相仿,他拟将小女儿香梅嫁给张有财,但无奈香梅死活看不上张有财,他才善罢甘休。即便如此,张有财只要有时间,就会帮李继堂干这干那。

李继堂大女婿名叫岁宝,在元元舅舅所在的梁家坪村务农,幸运的是大女婿岁宝对李继堂非常尊重体贴,常常骑着摩托过来帮他干活,带他和老伴去城里看病,所以深得李继堂喜欢。二女婿锁银在三十里村做药材生意,却对李继堂非常一般,原因是当初,李继堂二女儿香梅和二女婿锁银谈对象的时候,李继堂老两口非常反对,香梅是顶着极大的压力之下才和锁银硬成了的。结婚后,自然的,二女婿锁银就对李继堂老两口表现得非常冷淡,也很少来杏花坪。

八十年代末,李继堂能领到复员工资了,虽然少,但也几乎够用了。因此,李继堂虽然生活确有困难,尤其是老伴身体很不好,需要天天吃药,但靠他微薄的工资和两个女婿的“救助”,生活也算能过得去。

在杏花坪,和李继堂关系最好的,要数村西坡头上的谢老师了。谢老师在杏花坪小学任教,以前一直是民办教师,前两年才转正。他中等个子,长相俊伟,五十岁刚过,梳着标准的三七分,穿着干净的中山装,看起来神采奕奕。谢老师多才多艺,二胡、三弦和笛子都信手拈来,他的毛笔字在杏花坪也是仅次于猴爷的。谢老师知识渊博,三国、水浒等名著能倒背如流,就是打起学生来毫不手软,因而很多学生对他既爱又怕。

  平时,只要星期天,李继堂都会去谢老师家串门,谢老师也是同样,两人彼此都视对方为知己。除了志趣相投外,李继堂和谢老师的家庭境遇也有些相似。谢老师的堂弟谢旦娃,和谢老师家比邻而居,不过和谢老师相反,谢旦娃以“搅事”而著称,因而两家因为路边树林的所属权曾大打出手,不过,吃亏的也总是谢老师。最终,谢老师听从了李继堂的建议,将路边树林的所属权交给了谢旦娃,因而,这两年还算“太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3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61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89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42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4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44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8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6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6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