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个话题,好像显然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发展和纠正,大部分人已经有意识且显然的觉察到,金融属性更重要。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只是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金融模式。
没错,认可互联网金融属性中金融的本质属性。但传统金融是什么,金融的本质又是什么(我们可以先思考)?
在没有互联网金融前。借钱是怎么操作的?大部分的普通人,向隔壁王大爷借,向二舅借,有则好,没有的时候奔向银行。有抵押吗,有资产证明吗?有担保人吗?就借1000,这个不好办!往往是这个模式。
而现今,互联网金融,这个新金融模式已经产生并在更加完善的发展。对于当前这个模式下,哪个属性重要呢。层层解析下来是互联网属性更重要的。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金融服务的时效限制。互联网没有了边界,同样,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也没有了边界。有更多的无限可能。地域限制,时间限制都不是问题,甚至金融服务种类也更加丰富,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比如小额借贷,满足了大量可能急需钱周转的个人,中小企业需求。
其次,互联网以大量,完善的数据反向推动着金融的安全,提升风控能力。互联网的大数库和网络技术,可以让黑名单,风险账户快速共享,避免了更多的资金风险。互联网的信息透明,产品对比等,则可刺激产品方输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进步。
对于互联网金融表示更多担心,大部分来自于监管者。怕民营经济肆意发展,不受控制,毕竟金融乃国之重器。但通过互联网金融下的新生产物,网联平台控制操作,央行已经有了最大的话语权及监控。此方面不再是问题。
目前我们的监管则是停留在各机构自扫门前雪的状态,不在其范围则不管,导致一些自生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较大风险,P2P暴雷等,但这显然是监管空白导致。不是互联网的问题。
金融及金融业职能部门同监狱,军队等性质一样,同属于政府机器,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所有的相关机器,工具本质都是为平等而自由的合法公民所服务。
结合这些,国家在揣摩或者观察思考究竟是否应该相信市场。同时监管也应该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至于新带我,新东西,我们是应该先弄明白是什么,怎么更好的用。而不是先放弃,通过问题驱动去修正。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金融业态的变化,针对原有的金融业态的监管法律等形成挑战,对于这些挑战,我们是积极的拥抱他,响应市场,民众的呼声更好的为大家服务。还是加强监管,监守传统金融的安全红线。显然,人民的终极目标是更美好,自由的生活,之前的老派低效高傲的纯银行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