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对我说:“我蛮喜欢您的课,您的课是我唯一没有缺席过的,而且是可以让我在上课的时候偶尔放下手机看看您,听听您讲课的。”
我自问还算是一个反应比较敏捷的老师,但今天这话一下子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后来我跟她说:“没事,希望你以后不要带手机来上课,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地听我讲课了。”
在一个七成手机都由中国制造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这个4寸或者5寸或者6寸的屏幕了。每每在校园里,在街道上,边走边埋头看手机的人比比皆是:刷微博、刷朋友圈、刷各种新闻App,秒回各类信息,忙着给各种照片段子点赞,在各种各样的群里斗图聊天,为了一毛几分的红包死盯着屏幕恨不得马上把手机屏幕戳穿……移动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技术似乎把我们联系得更紧,现实中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变成手机中的狂风暴雨。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信息吗?我们真的需要如此紧密的联系吗?我们真的喜欢不停地在隐晦的段子和各种斗图中耗费自己的生命吗?我们真的可以在碎片化的公众号阅读中获得想要的知识吗?
我想,至少在我看来,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当一项技术开始大肆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于借助这种技术手段以商业化的操作模式重新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我们又开始习以为常的时候,这种模式对我们的影响,也许就到了应该重新审视的时候。
黄子华曾经在栋笃笑里说:“当师奶愿意把她最心爱的东西拿出来和你分享,比如她买的那个股票的number,那你就要小心了,这是一个‘凶兆’。”
当我们把手机融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于连我们的父母长辈都乐于在微信、在朋友圈中抢红包吐槽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许也是一种“凶兆”。这种沉溺在虚拟世界中过分亲密关系的假象,并不能折射成为现实生活里的真实关系的写照。毋宁说,现实中越发的疏离,才有可能引发在虚拟世界中更加的紧密联系,借助于不能见面的远距离,反而容易放下了隔阂而进行沟通,但越是如此,现实中可能就越容易出现南辕北辙的危险。
没有手机,我们能不能好好过?不看朋友圈不看群聊不去收藏那些层出不穷的表情,会不会让自己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我想,问题不会那么地严重。放下手机,去看看难得的蓝天,去欣赏这个社会中的各色人群,去拿一本流传至今的经典,先不要忙着翻开,闭上眼睛用手仔细摩挲文字油墨的凹凸不平,去感受在想象的世界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不要担心,在你离开手机的那几个小时,世界的风云变幻,并不至于让你跟不上它的快节奏。或者说,有了距离,你才能更好地认清互联网本身的利弊。我们要过的是生活,而不是那虚幻的亲密。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毕竟,我们还是要记得一句至理名言:“水群聊得爽,期末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