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乐舞有着唐代社会独有的开放姿态。上至雅乐及燕乐,下至民间俗乐,无论健舞或是软舞,乐舞风格的多样与融合,乐器的丰富,舞衣的发展,都散发出独特的唐文化之美。唐的开放似乎早已在初识历史的时候已经在记忆里打上了烙印,唐的乐舞又怎会没有中外交流的影子,而前代中原特色的乐舞怎么会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呢?
(这次想要从乐器开始,乐曲、舞蹈等一一简单涉及,不当之处还请指出,感谢。)
唐代的乐器种类众多,无论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还是“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许许多多的唐代诗文给我们传递着唐代乐器的精妙:古琴、琵琶、横笛、箫、排箫、箜篌、鼓等等。按照一般的分类办法将其分成三大类: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今日先谈谈吹奏乐器。
洞箫
洞箫(即通常所指的箫)作为一种乐器在唐代已经发展的甚为完备。竖吹的单管乐器,别于多管的排箫。今日听箫曲能使人有幽静典雅之感,与唐时的艺术感染力相差并不大。在唐墓出土的乐俑和乐舞壁画中,箫并不是很好分辨的一类。唐时的表演形态多是一人双手前举握箫置于口边吹奏,乐俑中的形象完整保留有乐器形态的不多,所以常常在一组乐俑中,吹箫俑是根据组合乐器和人俑姿态进行推测。(图被我吃掉了)
排箫
排箫从字面意义也能理解八分。它是一种多管乐器,在唐代的贵族家庭乐舞表演、唐代卤薄(卤薄为一种贵族仪仗)鼓吹乐中十分常见,形象也有较高辨识度。在乐俑和乐舞壁画中常有发现。排箫有下部齐长的,也有下部依次增长或减短的。
笛
唐代的笛有竖笛和横笛之分(我纠结了很久也没搞明白那些人是怎么把失掉乐器的吹竖笛和吹箫的俑分开的)。唐代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和异域的音乐,使得演奏中既有横笛也有竖笛。在唐“十部乐”中使用横笛的记载会用“横笛”描述,而竖笛多简略为“笛”。
筚篥(音碧丽)
筚篥也叫觱篥,来源于中亚地区。《通典》记载:“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至于这具体的悲感,还实在是不可描述。这种乐器在骑马乐俑中多有见到,前文提到的卤薄就包括有骑马仪仗乐队,所以一般认为骑马乐俑多属卤薄。另外,在贵族家乐中也较为流行,壁画中同样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笳、贝
提到笳很自然的想到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一般认为在汉从西域传入。唐代的笳进一步改造,在骑马乐俑(卤薄)中有所反映,但多是学者通过姿态推测得知,鲜有保存完好的乐器形象出现。艺术风格应该是比较悲戚的,王维曾写道“悲笳嘹泪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贝,即螺贝。吹螺贝想必不难理解,小时候好像学过一首歌”小螺号,嘀嘀的吹......"。根据新唐书的部分记载,可能是南方骠国献乐传入中原的乐器。(高中的时候貌似有一个在中央八套播出的以骠国献乐为背景的电视剧,没怎么看过,暂不吐槽了)当时所谓“南蛮”之地的乐舞还是很有成就,来到唐朝献乐的记载不止一次。(没有找到图图...)
吹奏乐器就先介绍到这里,可能有疏漏,因为参考的是一些唐墓乐俑和壁画的资料,毕竟有图的文章才能多几分趣味嘛!下周弹奏乐器见!(简书账号诈尸的感觉真好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