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内进进出出,人群川流不息。有人向往,有人远离。在对大学的认知上,在我看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憧憬期
朋友的弟弟今年上高二,偶然的机会和他聊天问到了他以后的目标。
他说以后想报考中文系,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关于大学,他有很多的看法。
“我想去北方上学,长这么大在福州就见过一次雪。”
“那有具体的城市和学校嘛,帮你参谋一下啊。”
“学校嘛,还没想好,但我想去上海。想想以后能够脱离高中这种繁琐的题海,就感觉到身心愉悦啊!”
我笑了笑,告诉他上海也是南方想要看大雪,还要往北走的。他当即就把学校改到了北京。
他还告诉我大学就应该是那种你会有自己喜欢的课程,喜欢的老师,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个性张扬,随心所欲,没事还能写写稿子。在他的想象里,大学就应该像一个小镇,有着各类店铺,医院,特别高大上的宿舍,温婉的学姐,霸气的师哥,哥们般的室友……
说到后来,我很羡慕他,他对大学有着美好的憧憬,没有被关于大学的负面新闻影响,虽然实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希望他以后的大学能够过成他所希望的那样。
迷茫期
好多人在大学会有一段不知所措的阶段,是那种你看着别人活的风生水起,自己一事无成,急于成功又无处下手的感觉。
在上大学之前,和父母夸下海口:大学以后要有经历上的独立,不依靠家里,要走遍全国……但现实总会给人当头一棒,看着自己靠兼职挣来的所谓劳务费都不够自己吃喝,感觉自己还是太天真。想想父母早起晚归,虽说没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挥汗如雨的场景更让人无比心酸,已经成年却不能有所作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够优秀,这时就更加的急于求成,也就出现了所谓的迷茫期。盲目的报各种社团,各类补习班,参加各种无所谓的考试……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意义在哪。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时候缺少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无论什么事情坚持总会有成效的,不管是你的专业课,或者说英语四六级,你不去尝试,不去坚持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一定不行呢?再说兼职,父母一定不会指望这你的兼职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他们希望你今天的学业能为你以后的路打下更好的基础。兼职这种事情只能是尽力而为,不要因为一粒芝麻,丢掉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充实期
A君是我的好友,说起大学他可以说是头头是道,用他的话说,混的还是蛮不错的。
只是在我看来就不是混这么简单了。
他所谓的混就是一个学期读了30本书,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拿到了国家级奖学金,顶着学生会主席的名头到处乱逛,暑期还去了甘肃支教,回来“土”到我都不敢认。要说你只是在读书这方面好我也就认了,偏偏德智体美还优秀到让人无法嫉妒。
他说大学不就是应该这样嘛,混好了也就这样,起早贪黑说不上,但至少不应该萎靡不振吧,只是窝在宿舍追剧打游戏离奖学金确实是远点。不过人各有志嘛,混的让自己以后不后悔就行。
大学时代对我们来说是青春的颜色,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多读两本书,多参加几次社会实践,早晨坚持早起,适当的放下手机,踏出宿舍,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如果这样不够好,至少也不会太差
怀念期
今年学校60周年校庆,有幸邀请到毕业十年的师哥师姐们,看他们再次走进校园,早已褪去了青涩,多了许多成熟,听他们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少不了各种热闹,缺不了各种温情。
师姐说大学时他们宿舍有一个回族的姑娘,只是小他们一级,因为饮食不同,宿舍内有个没有公开的协议,就是不在宿舍吃猪肉,她说即使吵到再厉害,也没人去打破这个协定。直到他们毕业,小姑娘说从来没有遇见这样的姐姐。不过当时的小姑娘如今也已在事业上扬帆起航了吧,大学留给她的不止是回忆更多的还有温暖吧。看他们“拉帮结派”彼此回忆着大学时哪位老师最可爱,班里哪个男生最帅气,谁偷吃过谁的午饭,谁拿错了阳台上的被子……从生活到事业畅所欲言,好像回到了那个青葱的年代,感慨要是再上一次大学,他们是否还会又走那条路。结束时,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会,各自踏上人生征程。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他们这样,真好。
只是现在的我还没有走完大学路,无法真正体会他们十年再会的心情,看着他们羡慕无比,不知道自己十年以后过的怎么样,有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是否也已经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