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即刻
版本:2.2.2
平台:iOS
最早知道即刻这个产品,是在微博上看到他们的一则招聘信息,颇有一种技术理想主义色彩,并声称给新员工人手配备苹果5件套,很土豪,很粗暴。于是二话不说安装了APP来玩,一口气研究了30分钟,越看越有意思,它对信息的处理和呈现方式,让我产生很强烈的共鸣。
好在哪里
1.表面上看,即刻就是一个内容订阅和消息通知的应用(或者说服务),但是要准确描述它的核心原理和优秀之处,三言两语还真说不完,干脆先直接搬一段媒体报道:
“即刻”定位为“基于兴趣的极简信息推送”。团队通过大量机器抓取+人工编辑,把互联网上的优质内容筛选出来,汇集在“消息盒子”里,并且会通过推送通知作为主要的内容展现形式。每一条信息打开后会跳转到信息源网站。
(原文)
2.实际上即刻可以是一个很轻的工具,根据官方的说法,他们甚至希望用户订阅了内容之后,不需要经常打开APP,只需要看一下系统推送的消息即可知道他希望知道的最新“情报”。
3.深度使用之后,我发现它也可以是一个很强大的内容订阅工具(或者更准确的说,一个消息跟踪工具),对,我更希望强调的是它的工具定位。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都是非常简洁的,完全没有阅读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在上面随便关注各种主题,有空就浏览一下,没时间完全忘掉它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通过随便地、不断地尝试,即不断关注新主题并取消关注不对胃口的主题,慢慢地,我们就可以“调教”出一份非常符合个人口味的内容菜谱,而且在内容精准度和阅读效率方面,是我用过的体验最好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
4.如图所示,即刻提供的信息,其简洁程度几乎已经做到极致,没有标题,没有作者,核心要素只有4个:时间、文字、图片、链接,其中图片和链接甚至也是非必须的,所以最极端的情况下,一条消息就是一个日期+一句话(而且往往就是一句很简短的话)。“物以稀为贵”用在信息上也是正确的,就好似为什么文学的最高形态是诗歌,因为它是对人类语言文字最极致的提炼。所以,我认为即刻模式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提炼”二字。
5.关于订阅基本单位的设计,也是即刻的一大“妙处”,它提供给用户订阅的是一个个十分具体和细化的“主题”,而不是一些笼统的所谓“兴趣”,这里表面上是主题和兴趣的区别,实际上是“点”跟“面”的区别。
这款产品区别于新闻分发类应用的核心是,内容不仅限于新闻、资讯,而是包括整个互联网上所有形态的内容,只要是公开信息、能用技术手段抓取的,产品都有覆盖。
“即刻”相较于其他信息订阅应用的另一个核心差异是,用户订阅的是维度为“点”的信息,而不是领域、兴趣这样的“面”的信息。
(原文)
点评几句
自从谷歌在2013年关闭了Google Reader(参考阅读),我曾经一度很焦虑,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产品,坚持了4年的阅读习惯就这样被“残酷”地扼杀了。在度过了一段无所适从的日子之后,我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阅读工具,包括微博,包括ZAKER。但后来随着微信的崛起,微信公众号的爆发性增长,竟然活生生地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手机阅读方式。再后来,我微信订阅的内容实在太多,终于“爆炸”(信息过载)了,然后我终于“大彻大悟”,直接戒掉了多年的信息强迫症——不再强迫自己每天阅读各种各样的订阅内容,变被动为主动,只在我想看且有空看的时候再去看,不想看就一眼都不会看。就这样任性了大半年,现在回想刚过去的2015年,我好似也没有错过什么特别重要的信息。因为移动互动网时代是一个信息会自动找你的时代,再也不用担心错过什么,再也不必苦苦“追”着信息跑,Let it go 吧。
即刻这种创新模式的出现,对我来说,感觉就是终于找到了一款适合新时代的信息订阅工具,我终于不会因为订阅了太多内容而感到焦虑和无尽的压力。实际上,我平时使用即刻的时间并不多,甚至说很少,也就是每周想起来的时候才打开1-2次,每次短则只瞄一眼,长则看个十来分钟,足矣。目前我基本把它看作是一个工具类的APP,并已列入我的必备APP清单。
最后还是说个不满意的地方。我希望即刻首页是“我的主题”,而不是又是“万恶”的“发现”,关于这个话题,可以参考我的第一篇APP研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