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最敬佩的老校长(其实不老)在朋友圈发出了一句话: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很难实现?(对,就是以问号结束)
独立、自由,似乎是每个人始终追求却也难以企及的一件事,它到底难在哪?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生活被束缚;我被迫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长了这么大一直没机会追随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机会做真正想做的事……种种难处例举出来后,我只想对这些人说:你们认为的自由、独立都太简单了!它真正的难,并不在于对抗和摆脱……
(一)自由的难并不在于脱离不同的束缚,而是能够在各种声音中游刃有余的做自己。
现在信息传播的背景下,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类的公众号或网络的信息。为了抢夺眼球,每名公众号或网站的写手都拼命的思考你到底爱看什么文章,而并不是你需要获得什么“真知”。任何一个需要辩证思考的事,都会被简单的冠以一定、只有、不要、绝不的概念……
《我讨厌别人夸我的孩子聪明》《聪明会毁掉你的孩子》等类似的文章在育儿的公众号里此起彼伏,但其背后,只是一个“希望你能够肯定并点出孩子的努力而非仅仅关注结果”的概念。在这样的概念下,“聪明”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字眼……“聪明”这个字眼到孩子耳朵里真的就只有咱们认为的那层意思和后果么?孩子就不能将“我不停寻找方法,最后终于赢了”这件事理解为自己的聪明么?
上面这个图确实是当下公众号现状的一个缩影。现在公众号上的文章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养生节目:今天告诉你吃西瓜对肾脏好,因为含有XXX元素,而明天一个专家就说西瓜水分太多,肾脏有负担……其实都对。但是如果作为文章作者,我各种因素都写,最后告诉你答案是因人而异,你肯定骂街……
我们都很累,所以都希望得到一份说明书来让生活更简单一些,“降低维度”(脱离复杂因素交互而得出唯一答案)——是这类文章所做的事,但事事如此,我们对事物的思考也会陷入非黑即白的简单思考。我强烈怀疑这种思考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思维的独立与自由?
当然,各类“知识信息”中,除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有时候充斥着很多非理性非科学性的论调。
1.某平台推出了关于新生儿起名的统计,梓萱成了最多的名字,当所有人都感慨将来一个班会有几个梓萱的时候,却忽略了这个统计中并没有给出“比例”这个关键的信息。虽然今年叫梓萱的最多,但即使有几千人叫这个名字,放在中国十几亿人口里,重名的概率有多少?
2.某平台用血液、肢体肌肉、神经的各种影响告诉家长们,千万别让孩子跪着玩……可我一直想知道跪着多久才会导致它那么夸张的系统描述……一秒,一分钟也会对孩子造成终身损害么?如果半个小时……谁一个姿势保持半个小时,肌肉都得有点反应……
3.一个统计,70%的犯罪青少年曾经都网络成瘾,然后劝说青少年远离网络。可它们也没调查过没犯罪的那些人里到底多少已经沉迷网络了……虽然调查后可能结果还是“网瘾带来犯罪”,但起码这个数据才是在分析因果,而非相关。
在这个文字的力量远远大于思考力的今天,想要独立,自由,首先得能够分辨和思考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散发着自己的影响力,能在接收信息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才是真正自由的前提。
这么一想,真的挺难。(注:以上例子并非在独立思考,而是矫情……)
PS:今天刚看到我尊敬的老师也在朋友圈感慨,慎读10万+的爆文……“一个寻求共鸣,一个刻意取悦……慎读”。
(二)自由的难并不在于战胜各种阻挠,而是能够在阻挠中找到更好的路径。
我教的学生里、或者身边年轻人里常常都流传着一种向往——为了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阻挠的信念。可能因为对于这种信念的向往,他们会把任何跟他们不在同一条路上的召唤和要求都当成阻挠。老师建议先搞好文化课,再发展艺术爱好——这被看成一种阻力;家长热切期待你能努力考上一个高中而非去职高过早放弃文化课——这也是坎坷……“为什么得不到我重要他人的支持?!”在这样的想法下,结果分成两类,一类奋起反抗,一类憋屈的顺从,做到前者的太少,而且也免不了有“头破血流”的案例。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而长大之后,他们又开始抱怨那个没有被支持的童年环境……文章开始的那些抱怨,也常常来自于他们……
这些“耿直”的孩子忽略了一个背景问题:人类如此脆弱的个体,之所以能够在地球生存下去,恰恰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想要脱离他人而单独去完成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命题。解一道无解的方程式,不难才怪呢。
上面这个图,是古典在描述我们如何制定目标时候时用到的模型。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事情,并没不是在一个方向上的正负,更多是向上面这个图一样,需要类似于向量的叠加。所以独立的难度并不是对抗所有不同的意见,而是从重要他人的不同意见中,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个学生特别喜欢音乐,想要从事音乐的事业,但是他的家长极力的反对,希望他能够找一份更加稳定的工作。其实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看看两方的需求,学生希望能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而家长以过来人的角度担心她的生计。因此,完全可以给家长看到自己靠从事音乐挣到的MONEY。当然,如果真挣不到钱,那完全也可以找一份普通但不占据那么多精力的工作,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音乐,直到可以靠音乐谋生为止……这样的方案,自然也会少了很多阻力,但它的困难在于找到一条满足双方需求的路,并沿着这条路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以前还听过一个故事:你非常想买一个新的电动剃须刀,但妻子觉得太破费,而且还担心电动剃须刀会有很多问题。那在这样的困境下,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答:忍着,直到生日,或者升职之类的重要日子,自己买下那个剃须刀,并且告诉自己的妻子:“这个是同事送的”。生活中总需要一些妥协和套路,或者换句话说:自由意志的背后反而需要一些“灰度”,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方式。
做一个自由的人,不是看你有多大力量去对抗阻力,而是你有多少能量,能在重重阻力的夹缝中游刃有余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自由的难在于时刻思考共赢的状态,而关键在于更广阔的认知和视野。
在夹缝中生存,更多是一种“灰度”,如果有人就想耿直的生存,那也依旧要以共赢为出发点去思考实现的途径。生活中存在很多互不相融的观点,但如果我们有能力把它放到更宽广维度去审视,也许两者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可调和。
举个栗子:想让一杯水足够的甜,但我们放糖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溶解了,再加水水会不甜,再加糖糖也融不进去……但是如果我们学过溶解度的知识(认知更为广阔),我们便很容易想到协调的办法——加热。
回想之前的描述:
1.非黑即白的单纯思想下所造成的“对自由的阻碍”实际上来自于那个人对于生活只有“一维”的认识——不是左,就是右。因此,只要不同,那就一定是阻碍
2.能够思考自己和他人契合方向的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已经是“二维”了——你想往东,他想往南,大不了就先奔东南方向。但在二维的空间里,总也有不可调和的事情出现(方向绝对相反)。
3.如果我们能够从更长远的角度,三维的视角去审视这些事情,也许两件事的方向虽然绝对相反,但也许终点却是一致的——人在地球上。我往南,你往北,最后总会在地球的另一边相遇。
马后炮一下滴滴和uber竞争的那个甜美时代:作为乘客的我们,十几块钱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作为司机的他们,随便几公里就能挣上几十块钱……两家公司(当时)在不停的争抢“地盘”,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因此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但现在回头再看这件事:他们更多达到的效果,并不是从对方那里获得多少的乘客和司机,而是把更多的人拉入“不等出租打快车”的生活模式里——比起争更多的蛋糕,他们实际是在把蛋糕做的更大。从这样的角度看,他们的竞争也并没有那么“惨烈”,反而还有少许的“甜美”,甚至甜美到最后合并了……甜美的时代,谁也没吃亏。
一个挺朴实的孩子高二突然说不想念了,因为父亲生病,家里经济来源少了很多,他想回报自己的父亲的爱:“我去开黑车,挣钱来养父亲”……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他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视野)——虽然苦几年,但也许将来报答的能更多。
有时候我们的矛盾、被迫、无奈,更多来自于我们看到了多远。学生只看到高考,高考的失利甚至会演化成是否继续生命的抉择。我们只看到工作的得失,一个项目的溃败也许会让我们一蹶不振……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也许我们才会以更加自由的状态,面对现在的种种困难和坎坷。
“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尼采
在夹缝里生存,是我个人已经习惯甚至有些沉迷的状态:
心理和教育的夹缝——用价值中立态度的达到价值引导。
赏识和批判的夹缝——用积极的评判达到指出和改善不足的结果。
善意和恶俗的夹缝——看到、听到那么多“厚黑”,却依觉得善意一定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不轻易的否定,也不擅自去对抗,可能才是最自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