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谈话,我恰好在旁边坐着。
两个人应该是谈业务。介绍者吧啦吧啦介绍自己的情况,倾听者说了一句“非常专业”,介绍者说“也不是专业,吧啦吧啦后面内容省略”,倾听者这时候轻咳但是没有异物。
倾听者其实做出了回应,说了他的感受,这时候介绍者如果认同他的感受,“谢谢您的肯定”代替“也不是专业”,这时候倾听者的感受会更舒适,接下来谈话会更流畅。
这样的失误我也常犯。例如我同事说“贾龙你好厉害”,我常回应“不,不是。”甚至再加上“如果你做也可以做到的。”我话语的本意也是好意,提醒同事你也可以做到、你可以做到、加油,但说话的技巧不对,我先说了“不”,这个字本身就带有否定意义,后面再接其他话会带有一点疙瘩的感觉。如果我回应同事“谢谢你”,这时候同事也会感到舒适。
再一个例子:
“贾龙你这是去吃饭啊?”“不,不是,我吃过了。”(这是我常犯的失误)
“贾龙你这是去吃饭啊?”“我刚吃过了。现在去隔壁取东西。你这是干嘛去啊?”(这是我期望达到的状态)
感觉一下说不说“不”有没有差异。
我记不太清了,有文章专门点评蔡康永先生说话的技巧,说了好多蔡先生的好,即使我忘记文章内容了,但我清晰知道是认同文章的。我不搜索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好吧。
1,少用“不”开头,即使后面接的话是积极的、鼓励的、正向的话,这个“不”已经抑制后面话语的意义了。
2,少用“但是”。需要转折的话,换一个方式。“嗯,是的。你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怎样怎样,你觉得怎样?”但是这个词在句子中是很重要的点,它表示了“你前面的话白说了,我不认同”,常给人的感受是否定前面所有的话语;如果不用“但是”,给人的感受是“即使我后面说的话有和你不同的,也不否定你的想法。”
3,少用绝对化的词,例如所有的、都、每一个。尽量选择“大部分、大多数、很多”这样的词。绝对化的词,容易伤害他人的感受。例如一个人说“每一个男人都应该有一部车”,对不起,我工作不努力、没钱买车,那么这个人后面说的话我也开始不喜欢听了。“每一个男人都期望有一部好车”,这句话也有绝对化的词,它带给人的感受比上一句要好。
4,如果有数据,请记住它们,数据会让人们更相信你说的话。一千字的发言去说明人们都喜欢华为手机,不如直接说华为手机出货量是多少部、市场占有率多大,两个数据比一千字都有说服力。
我们家宝宝,有时候我会给她一点说话的建议,她说“你累不累啊,说一个话都要想那么多。”她的做法没有对错,这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比较直率天真也更潇洒。主要是我觉得一些事情有意思,稍微琢磨一下有好玩的东西出来,没有特别针对性地去琢磨。更多是直觉、感觉吧,或许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我没有想法,或许一件平常的事情也会迸发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