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带领各院校教师代表一行40余人来宛开展抗战流亡纪念活动。今天上午,在镇平安国小学举行“抗战办学旧址“揭碑仪式。市领导张富治,教育界、史学界专家学者,镇平县领导和镇平各学校师生代表一起参加仪式。
河南大学抗战流亡办学八年,随着战局变化而辗转播迁,先后迁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嵩县(潭头当时属于嵩县)、南阳荆紫关、陕西宝鸡等地,始终坚持教育报国,弦歌不辍,播撒火种,造福桑梓,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烽火育才记。
(碑上“河南大学办学旧址”这几个字是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刘纯所题。)
明德新民,血沃中原。镇平县是河南大学抗战流亡的重要一站,1938年8月至1939年5月,河南大学师生们就在这里坚持求索,追寻智慧的光芒,寻求救亡之路。1939年5月,因战事吃紧离开镇平,不足一年时间,但河大为南阳培养2000师范生和百余大学生,为南阳教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城东北安国城是河南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城东泰山庙是理学院办学旧址,城东门内一带是文学院的办学地,医学院办学地点在县城内的乔氏祠堂。河南大学师生与南阳人民手挽手共赴国殇,与南阳人民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情谊。
河大师生一行瞻仰遗迹,采访群众,缅怀历史,传承爱国精神,深深的感恩和浓浓的情谊弥漫整个校园。师生们在抗战中迸发出的不畏强暴、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安国城遗址是位于河南省镇平县城东北方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邦定天下之后,封王陵为安国侯,于南北朝时期建安国城。安国城遗址是安国城墙的一部分。1975年出土的玉铲将镇平玉文化历史锁定在5000年前。这也是镇平成为中国玉雕之乡的重要支撑。
安国城遗址安国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西汉初期,有2200年的历史,明朝时期重建。
河南大学在镇平期间,播撒文明,启发民智,为镇平科技文明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改善,做出来重大贡献,影响了很多学生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抗战期间河南大学镇平办学碑记。具体记载了当时的办学过程。这些碑文在镇平县志和镇平文史资料上都有记载。
其他:
一、
安国寺位于镇平县城东北约2公里安国村王庄西南,寺院座落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国城遗址东南部岛状体之上(原安国小学院内),始建元代,现存碑刻为明代,建筑为清代。有拜殿、大殿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灰色筒瓦屋面。
因年久失修,梁架糟朽,屋面坍塌。
二、
抗战时期河南大学镇平办学碑记
七七事变,倭寇入侵;天下板荡,神州陆沉。存中华之文脉,育国家之栋梁,河南大学身荷重任,辗转豫之鸡公山、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秦之汉中、宝鸡等地,播撒文明,弦歌长存。行程数千里,历时计八载,此河大之壮举,实亘古所罕闻。
1937年12月,河南大学自开封迁徙,校长刘季洪决议农、医两院迁至南阳镇平。斯时,乡亲淳朴,民生安定,倾尽全力,支援师生。1938年8月,新任校长王广庆与农、医两院,迎校本部及文、理两院于此会合。学校秩序井然,师生信心高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抗战救国思想。1939年5月,因战事吃紧,师生拜别镇平,迁往嵩县。
今逢盛世,国泰民康。为传承河大精神,永续百年荣光,爰辞刊石,勒为碑铭,激励后世,不忘国殇。其铭曰:
劫波渡尽,恩泽难忘。校地情谊,地久天长。
百年河大,校运恒昌。勿忘忧患,再创辉煌。
河南大学
2018年8月
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铁蹄随即践踏黄河流域。河南大学决定将文、理、法三学院迁往豫南鸡公山,将农、医二学院迁至镇平。1937年12月,全校师生离开校园。1938年1月,文、理学院来到了鸡公山,因豫南战事吃紧,学校决定再次搬迁,前往豫西镇平。但到了1939年5月初,日寇发动了新野战争,逼近镇平,师生的安全再次受到严重威胁。
在活动中,记者们从当地民众口中得知,流亡期间,无论是在镇平还是在嵩县,无论是在潭头镇还是在荆紫关,河南大学都在所到之处播撒文明,启发民智,为当地的科技文明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改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河南大学的到来,让镇平人开了眼界。师生们衣着新潮,给闭塞的镇平增添不少文明的气息。看到当地群众用河水作生活用水,师生们就帮助他们用轧井取地下水;师生们还用带来的发电机解决照明问题。镇平县档案馆主任胡会云说:“河大在镇平虽然只有一年,但是影响了很多学生走上了**救国的道路,后来这里走出了很多老师、干部,这都应该归功于河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