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决定二刷《缝纫机乐队》的时候,已是深夜11点。
打开微票儿,搜寻周边来得及的影院场次,订票、打车、取票、落座,龙标响起,时间正好。
路上,我跟坤哥说,对于你来说,这事儿本身也很摇滚。
坤哥对电影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更别说摇滚。
对于一个专注于“学术性研究”的法学生来说,看《缝纫机乐队》这种电影,是有“价值风险”的。
电影品质低了,那自己也跟着成了一俗人,电影品质高了,那也只能是因为摇滚情怀。
所以无论电影“高低”,似乎跟他的“价值观”都不沾边。
但没办法,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能绕开“交友不慎”这四个字。
从影院出来已经1点多了,北方的夜开始有点寒冷,天空中飘着朦胧的雨丝。
我问他,电影如何?
他说,还好,还好。
我心想,完了,又拉着人看了一场“不满意”的电影。
直到回到住的地方,我躺在床上酝酿好睡意后,
他突然来了一句:
当看到“希希”妈妈、“丁建国”爸爸冲向人群的时候,鼻子竟然酸了。
“你一直苦苦坚持的东西,家人总会在最后一刻选择支持。”
当然这并不是《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主要价值观。
但这却是电影的一部分。
“胡亮”作为整个乐队的“灵魂”,对于“大吉他”有着自始至终的“依恋”,而“程宫”作为整个乐队“真正的灵魂”则在生活的波澜中,寻觅着做音乐的那份初心。
其他诸如“老杨”、“炸药”、“丁建国”等角色同样因为音乐,在坚守着某些情感。
于是一如当年《煎饼侠》里那个挣扎的小人物,电影真正的内核,依然是关于对梦想的“坚守”。
电影一直在“造梦”的路上,我们能从中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而这个梦,并不一定是关于摇滚。
他可能是学生眼里的清华北大,小青年的爱情,也可能是孩子明天的奶粉,父母的健康。
而不管哪一种梦,却都裹着爱的糖纸。
很多人喜欢大鹏是因为他的喜剧,而我欣赏大鹏是因为他的用心。
收敛起《煎饼侠》里的浮夸演技,剔除掉胡乱堆砌无关剧情的段子,沉下心来不紧不慢的讲一个故事,然后看他在剧中腼腆谦虚的笑容,宛然动情的泪滴。
一帧一幕,都写着他的成长与成熟。
国庆档硝烟已散,欣慰的是每部影片都获得许多赞誉。
而《缝纫机乐队》却是我唯一想写点什么的,或许是因为坤哥的一句话,或许是因为电影被观众“错估”太严重,也或许只是为了大鹏的用心。
这不起眼的几段文字,权当为《缝纫机乐队》擂鼓助威。
肯用心的电影人,值得爱电影的人去为之喝彩。
如果你问我影片哪里最精彩,那无疑还是喜剧。
虽然剧中赵英俊打造的几首音乐,真心不错,特别是《都选C》。
虽然关于摇滚的情怀的确让很多人热血澎湃,感慨不已。
虽然很多人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
比如你问我:一篇影评写了整整一个星期?
我却回你说:快了还是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