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您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就是听到某些人说话就跟吃了个苍蝇似的,总有种说不出的恶心和憋闷。而且如果您是个有心人,还会发现持此种表达习惯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当事人本身却往往浑然不觉。经与若干朋友、同事交流,笔者梳理出来七个公认地最令人厌恶的沟通习惯(含当面、电话、微信等方式),希望与大家共勉,也欢迎补充。
1.喜欢在别人说完话之后、自己表达观点之前说“没有”或“不是”。但当你仔细听TA的说话内容时,却发现TA并没有真正地否认别人或提出什么不同寻常的高见,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即将表达的观点予以关注罢了。归结原因是存在感太弱、极度缺乏关注。
2.习惯于在自己表达完意见之后,来一句“你听明白了吗?”“你懂我意思吗?”拜托,敢情您老说的不是中国话?敢情您老在讲量子物理学的最新发现?敢情您老在向我传达灵界讯息?如果都不是的话,就请将以上两句问话变成“不知我表达清楚了没有?”,好吗。
3.第三种属于能量吸血鬼,习惯于非等价交换信息。常见于自恃甚高又懒得要命、官僚气息浓重的领导,比如其使用微信发问时,往往只发过来几个字(不能再少的那种),而且通常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经笔者大量观测,往往所提问题连其自己都没想清楚,也自然对对方的回答边界没有明确要求,一切全靠对方理解,看着答去,自己坐享其成。而且往往在对方用大段微信文字很详细地回答了之后,提问者连句回复都不见。
情景示例。领导问:这个文件我没太看懂,你明白吗?然后配合文字发来一文件图片。如果下属是一个谨慎型人的话,通常不会直接回答“明白”,因为这文件又不是自己拟定的,谁敢保证自己方方面面犄角旮旯的问题全明白呢,但是对于文件主旨的理解自认为也没什么问题,而且揣测到对方就是懒得自己去研究、想让你学习消化完了之后“吐”给他,出于工作配合关系,又不好不接招。于是就问:您哪个地方不明白呢?(其实这就是要求对方能整理自己思路,也是希望能够明确自己的回答边界)。过了一俩小时后,还以为对方不知道自己问啥就不问了呢,结果又抛过来一个无边界问题“和我们项目的关系?”而当你敲了小200字发过去之后,对方却不置可否,就此问题再无音信。
当然,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于平辈、平级之间,但通常因为彼此认知能力、表达水平和沟通态度的level相距甚远,所以显然不会保持长久且平等的沟通关系。
4.球踢给对方型、后果与我无关型。“中午我们去哪吃呀?”“都行。”“几点走啊?”“都行。”到了吃饭的地儿,别人点餐,TA看手机,“你想吃什么啊?”“都行。”完全没有建设性意见,也没有参与的热情。MD,我自己一个人吃好不好呀?
5.附和别人的自嘲或谦虚。当然,这属于情、智商皆低的范畴,尽管令人同情,但也同样给别人带来了心理不适。
情景示例。在一次聚会中,一个刚入行做券商研究员的朋友说,“如果谁有做公募基金的朋友,麻烦帮忙介绍一下啊”,环视一圈,除了这位券商研究员朋友外,在座的就只有我一人混迹于金融圈了。于是我说我们集团旗下倒是有一个公募基金,但排名挺靠后的、市场地位也并不高,怕是帮不上什么大忙。这时候还没等对方说话呢,一姐们立刻插来一句“没事儿,苍蝇腿再小也是肉啊”。此时,我只能尴尬地无语以待。
6.按自己的理解,给对方假设出发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情景示例。下属:“领导,您今天布置给我的任务是A、B和C吗?”领导:“这也不多啊,我给其他谁谁谁布置的工作可比你多多了!”下属内心独白:“我只是想跟你确认一下,我哪个字、哪个语气嫌多了?你这么说,让其他人听到了,好像是我在跟你抱怨工作多、拈轻怕重似的。”
7.把求人帮忙当成了给对方的恩赐。
情景示例。有一天,A的前同事B求A帮忙,对A说:“我这有一个项目,想融资,您能帮我跟相熟的资金机构推介一下吗?”A谦虚地说:“好的,但我毕竟不是专业做项目融资这块的,只能尽力而为。”本应说“太感谢了,给您添麻烦了”的B却来了句:“没事儿,你就权当学习了,正好可以拿我这项目实践一下。”此时A的内心独白是:“你求我帮忙到头来却成了给我创造学习机会了?!你要是不认为我也许能帮得上你的的忙,你会来找我吗?而我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前同事的份上,我犯得上去搭时间帮你推介项目吗?真是不会说话!”
以上七种是令人讨厌的沟通方式中比较经典的,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若收听方修养好、不表现出不适的话,说话人往往很难自察,而是会将这些错误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习惯,最终为其社交带来困扰。笔者在此梳理出来,意在与大家共勉,也欢迎讨论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