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要使知识“活起来”》中介绍,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细想实际教学中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真实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番景象。生字的读音,词语的释义,句子的赏析,文段的品味,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皆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对于学生的自主理解及灵活运用,大多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记得十多年前,调入母校的我由《关雎》开启了中学语文的教学之旅。
那个时候,并不懂得教学艺术,更无从体悟教育真谛。凭着满腔热血和赤诚热爱,自认为,讲得好便是教得好。
于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讲,讲得眉飞色舞,讲得激情昂扬。从“诗三百”讲到“思无邪”,从“风、雅、颂”讲到“赋、比、兴”。
讲到兴尽之时,带着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先是男生读,接着女生读,最后师生读。
就在这样的诵读过程中,孩子们果真达到了当堂记忆的绝佳效果。而且,教室里始终洋溢着饱满而澎湃的课堂气氛。至于知识的获取,似乎隐没在了喧嚣而闹腾的师生互动之中。片面地讲和空洞地读,乃至热闹地背,到底产生了怎样的课堂效益,如今想来,竟是苍白而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