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看《两京十五日》,马伯庸老师的新作。总体来看,是一部非常像电视剧的小说,阴谋足够大,主人公身世够离奇,节奏也很快。这样的小说让人欲罢不能,可惜最近眼睛不太舒服,不能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可惜的是书的文学性不强,当作消遣的读物是不错的。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有点经济学道理在里面,却是令我喜出望外的。
中国古代王朝的外患主要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成祖朱棣出于战争需要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也就是“天子守国门”。这个故事是广为人知的,我记得《明朝那些事儿》里也有提及。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天子守国门,需要军队驻扎,也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但那个时候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主要的粮食产区也在南方。也就是出现了供需的不匹配,南方粮食供过于求,而北方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贸易就诞生了,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漕运的方式将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两京十五日》里讲到,漕运对沿岸的城市来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漕运带来了沿岸城市的繁荣,漕运本身是一项很大的生意,沿岸的官商都可以从中获益;另一方面,由于漕运需要征发很多的劳动力,使得沿岸百姓民不聊生。
出于珍惜民力的考虑,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长子)想把都城再迁回南京,于是就派太子朱瞻基前去南京考察。考察的过程中遇到了炸船、炸桥等各种阴谋,朱瞻基在于谦等人的护送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回到北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阴谋呢?一个是皇位的争夺,另一个则是迁都。皇位争夺年年有,没啥意思。迁都则使得小说的很多细节和逻辑成立了。
小说中,运河沿途的官商基本都想杀了朱瞻基,因为他们不想把都城迁回南京。为什么他们不想把都城迁回南京呢?因为他们是漕运的既得利益者,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漕运,而漕运则是因为京城在北方,粮食需要南运。如果都城迁回南京,北方对粮食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漕运也就没有必要了,运河沿岸的城市很自然地就会没落。这样,朱瞻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就站得住脚了。
如果要提炼一下中心思想的话可以这么说:市场的扭曲或者说供需的不匹配,会催生出一些中介或者通道,弱化这种扭曲。而一旦这样的局面形成之后,再通过常规的手段去矫正扭曲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本来扮演正面角色的中介,会变成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反面角色阻碍变革的发生,阻碍市场的正常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