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一年以前,我固执的认为,哪怕是读书笔记,也是我读完,合上书之后,记录下内心的感受。当我真正开始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读书笔记变成了第一遍读完之后,第二遍的反刍。 最近听完笑来老师的分享,他说所谓的分享不是拿着别人的东西去共享,而是分享属于你的东西,那是你的生产力。
这大概是我对读书笔记理解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经历过被他人观点的洗礼,只知道忠于自己当下的感觉,而且骄傲的认为哪怕是读书笔记,我所写下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人感受。到了第二个阶段,了解并熟知我所仰望的一些人的观点,便不自觉的靠近,开始摘录式的论述。所谓的第三个阶段,是合上书本,它融入你原有的认知体系,成为扩展的一部分。
其实第二个阶段,以及从二到三的过程中,我没有完整的认知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无法判断对错,无法判断好坏,所有的决定或者选择标准有两个:当单独一人做决定时,我依靠直觉,有时靠谱,有时事后发现太冲动;当有同伴时,同伴代替我决定,看起来不可思议,实则如此。被提醒选择也是一种个人能力时,我才逐步认识到如果选择是一种能力的话,那么我很欠缺。所以如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我也在摸索当中。
渺小与伟大
我第一次对渺小这个词建立认知是在小学六年级的《自然》课本中,事实上小时候对于未来和世界的认知,都是通过课本借由想象完成的。炎热的夏天,坐在教室外面的大树下背诵,看到太阳系,银河系这样的字眼,我就在想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在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小行星,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在银河系之上还有宇宙,而我只是地球上茫茫众生之一。想到这里,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马化腾,算得上我的父辈,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他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用望远镜观察宇宙,不知道那时候的他有无感受到作为人类的渺小。后来提及这一爱好时,他说:
“互联网是不是很像一个不确定的、正在爆炸的星系?”
看到宇宙的人可能会多出一条思考的路径。今天的腾讯毋庸置疑的,已经成为商业帝国之一,从QQ,到微信,再到生态环境的形成,腾讯的未来脱离了人的渺小,而是写就着伟大。
创业时期的艰难
成功者的头上总会聚焦着太多光环,以至于让人忘记其实一开始大家都一样。创业时期的现金流断裂,名气太小没人在意,多少次公司活不下去的时刻,那种窘迫,困境,危机的突破里,是一次次的凤凰涅槃。
在最初的一年多里,腾讯并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OICQ的通信协议是不加密的,协议脆弱,明码传输,如果有黑客要捣乱,可以任意地调取用户的资料。后来,马化腾发现这是个问题,便命程序员黄业均开发加密软件。两个多星期过去了,马化腾想看看程序写到哪个阶段了,于是跑去找黄业均。黄业均正好去打球了,不在座位上,桌子上倒扣着一本名叫《加密原理》的书籍。马化腾拿起书,翻过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黄业均正在读第一章第一页,标题是“什么是加密”。
坐在旁边位子上的吴宵光目睹了这一场景,在后来接受我的访谈时,他笑着讲述这件往事,然后说:“创业前几年,我们所有人都是边学边干,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后怕,不过在那时,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然还能哪样?”
不知道为什么,在吴晓波的那么多记录里,我唯独对这一段印象深刻,这也许是腾讯发展中微小的细节,可我总觉得这大概就是创业能够给予一个人最大的财富,逼着你往前走,去成长,学习。如果懒惰是人的天性的话,选择创业之后,可能会不自觉地脱离人的天性,成为一个新的物种。所以逆向思考的话,如果我们想要做成某件事情,就要尽可能让自己浸泡在那个环境当中,这样成事的难度会降低。
小步快跑 试错迭代
马化腾把腾讯的渐进式创新解释为“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在他看来,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的感觉了。
“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几乎成为了现在很多产品所采取的策略,甚至成为信条,哪怕一开始不完美,甚至问题很多,但是保证基本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就可以上线运行,后期不断更新迭代。与其说这是产品经理打造产品的思路,不如说也是我们每个人打造自己这一款产品的思路。不怕一开始做不好,而是持续的去改进,然后给自己一个较长期限,半年或者一年,甚至更长,然后就能看到当初所设想的样子。
吴晓波写商业,笔触如此细腻,总在不经意间透漏着一个知识分子渊博的学识,读起来毫不费力。腾讯选择他,也不失为一种正确。《腾讯传》记录的是腾讯18年的成长,可畏是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的时候,你总能从其中寻找到一些启示,因为本质上人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并无二至。我们都在寻找未来的趋势,并渴望参与其中。
上次出差购于机场书店,下周又要接着出差,很希望再次到达潮汕时,有机会能够读懂马化腾所在的潮汕之地,海洋文明的独特之处,带着对人本身的好奇。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