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7日,重庆晚报一篇《20岁女孩错上陌生人车失联 家属5万元寻线索》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随后该事件经热心网友在微博上传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拉开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事件舆情发酵的序幕。然而在重庆女孩高渝失联遇害事件还未平息之时,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的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关注,该消息微博10小时阅读量超33万。另一则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遭52岁男子囚禁性虐的报道让本来火爆的话题再次升级。相关微博的消息被网友大量转发,事件话题开始向高潮迅速发酵。半个月4起女生遇害事件直接把该话题舆情推向高潮。对于铺天盖地占领话题榜的大学女生失踪报道,笔者将从培养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的两面性。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这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主持。他通过分析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以及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来探讨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这一实验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而非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和“社会观”,并且热门基于这样的“现实”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作出判断。
对于女大学生失踪报道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无论电视报道还是微博转发等传播渠道中,失踪报道的频繁出现,容易对人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新闻现实”演变为“社会客观现实”,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同时,电视的反复性播报也易造成观看者的有意“模仿”行为,使犯罪率有所上升。久而久之,在生活中,人们会基于这样的“现实”进行判断,将此类事件当成常态。另一方面,相关报道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女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现今,不少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且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受到金钱等物质的诱惑,以致于身陷囹圄。一系列的报道不仅是促使女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也是提醒学校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当然,家长的教育引导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失踪报道的社会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此类报道,不应将其与社会客观现实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