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W靠在床上看着日本代购,挑了两只口红,这时候男友进来了,看着慵懒的W,口气生硬的说:你是不是不打算学习了?
我中午已经看了一小时书了。
一小时就够了吗?
W无言以对,生气,羞愧,欲言又止,等着男友走出房间才觉得自己竟然像个犯了错的学生,觉得又可笑又可气。
一位朋友对我讲,每天最心虚的时刻,就是男友晚上下班后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朋友总是弱弱的说,“今天在写论文”“看了会书”“做了翻译”,实际上论文写了两句,书翻开就没动过,翻译了一段话而已。只是不说出点什么,总觉得自己有愧于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自己的期待。
有一类人,他们不是不知人间疾苦,不是不知辉煌腾达的风光,只是他们骨子就里透着一种慵懒,生活不求富贵,安稳就好,衣食不求名贵,喜欢就好。实际上,他们没有很强烈的想要证明自己的欲望,甚至有可能,他们觉得根本不需要证明。
先秦诸子时期有一个有趣的人叫做庄子,当大家在官场厮杀的时候,他一个人淡定的在郊外玩泥巴。楚威王派人重金聘他为官,庄子却握着鱼竿头也不回地讲起了段子:“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人家却上了他的套:“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相位和吃鱼,谁更重要,明显是吃鱼呀,这两人真不懂事。
我曾经非常好奇身边那些总是上进努力的朋友,源源不绝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对于我实在是迷惑呀。为此请教了一位“只想当个母校的辅导员”的学长,为了“当辅导员”,他考上了本专业国内最好的研。对于一个真·学霸,当然不止于此,读研了就开始考虑后面的事,于是一不小心保了博,读了博比原来最初的目标高出了很多了吧,可人家现在又一不小心马上要出国了。原本推动着他前进的目标,本科毕业、最多只需要硕士学历就能实现,却迄今没有满足的意思。实验室成了他的家,带着厚重的眼镜,忍受着过劳落发,用低得可怕的血压支撑着梦想。他说,之所以这么拼,是为了未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年有一段时间的假期,可以游玩,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睡懒觉”。
可是……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啊。并且根本不需要什么成本。
我总是相信,他是永远无法满足于安稳的。
每个人都在填补着自己内心的空缺,有的人向内寻找,有的人向外寻找,于是就有个内向和外向之分。拼搏上进的人,不过是用实际的努力创造看得见的东西,来弥补内心空缺的那部分,他们向外扩张领土,让自己的自体铺张延伸,这不免很符合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但,也可以不按照它来活。
我一直很相信一句话:
只要努力下去,没有什么事情搞不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