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里曾经指出学校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系,教育系的学生实在没人看不起了,于是就看不起他们的老师···
虽然说的是大学里的现象,却也是半个中国教育圈的缩影。
不可否认,从高中选择文理科,到大学就读什么专业,再到后来毕业找工作,文科生都很难占据任何优势。而即便有无数人用马云(英语专业毕业)、俞敏洪(西语专业毕业)等成功人士来多番例证“文科生”不比“理科生”差,但是“文科无用论”的声音,依旧在就业现状的无奈中甚嚣尘上。
“读文科,不就是背背就行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文科生的功课似乎每天都是在“背背背”。确实,相比较物理化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和运算,文科需要记住很多东西,在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在新高考实施之前,文科生要背的,最基本的教科书细数就有10本:4本政治、3本历史、3本地理,书本上的每一个句话,每一个字,在“一分压倒一批人”的高考中,都不容有丝毫地马虎。
甚至在很多人读文科之前,可能也会以为文科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真的只是背背就可以,那一定仅仅触及到文科的皮毛。即使是在高考中,真正学得好的文科生,都不可能是只会“背背背”的书呆子。理解是基石,记忆是砖瓦,如果对知识没有透彻深入的理解,砖瓦堆砌地再多也如同空中楼阁,在越来越注重灵活性和运用性的考试中,很难有一席之地。而文科的魅力,在高考这场应试性的教育中,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你一定是学习不好,才来读文科的吧”
或许这也是在“读文科,不就是背背就行么?”的偏见下,衍生出的另一种偏见。
曾经微博上有一段关于对文科生的话引发了热议,大致是一个通讯专业的教授发微博表示说:高中生阶段很多人选择文科,并非因为兴趣,而是因为理科整不明白,所以高中文理分科也就完成了一次智力的筛选·····
不可否认,文科的门槛要比理科低一些,比如文科中很多科目都可以无师自通,而理科的入门可能要略微难一些,也确实有部分同学这个原因选择就读文科。可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相反,一个会说出如此有优越感和傲娇话语的老师,更体现出即使在理科领域饶有建树,缺乏了人文教育的熏陶,依旧只能处于在“文科”“理科”划三八线的认知中,遭到大家的耻笑而已。
“选了文科,你就没有退路了”
之前大热的电视剧《你好,旧时光》中有一个镜头,成绩还不错的凌翔茜刚选了文科,她妈妈就说: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转到文科班了?你没有别的退路,你只能当第一,不能当第二。”
在父母老师的眼里,要读文科,就得做到拔尖,否则就是没有“退路”。而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从高考的录取比例上,就可以略间一二。以2017年北京高考录取情况,理科录取率达32.4%,而文科录取率仅有15.6%,在较低的录取率下,如果想考取还不错的学校,只能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文科式微,是时代背景和社会机制发展自然而生的产物,也是社会错综复杂环境下的恶性循环。
在我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更多奉行的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这里所谓的书,主要也指“四书五经”,大部分也是属于文科的范畴。但随着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时代来临,自然科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速发展,理科生开始全面逆袭。中国在被西方列强的入侵强迫打开国门,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来自苏联的专家阿尔辛杰夫认为新中国的大学就是教育工人、农民和劳动者的地方,要为国家培养工程师、医师和农业专家,而不是文科生这种大而无用的人。之后国家进行全面的院系调整,很多文科的专业被直接砍掉,文科系的各个教授也四处分散,文科专业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尽管80年代后文科开始恢复,但是重建的道路之艰辛,远远非数十年光景可以恢复。
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文科式微的趋势也非简单的政策可以缓解。
一方面,在大学里,文科专业很难像理科做项目一样,很容易得到足够的基金支持,在大学普遍默认的“钱是第一生产力”的法则下,文科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面临着“穷”的窘迫,文科专业设置得少,在高考招生时候自然也就少;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的就业统计排行榜中,就业率高、工资高的岗位理科生多是榜上有名,而在就业“红牌”榜里,文科专业似乎从不落榜。这样的社会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过早的认清了现实,孩子们在“文科无用论”价值观的灌输下成长,纷纷一股脑儿导向理科。
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就业,完美地形成了一个文科生式微的闭环。
自然,人文学科的精神内涵和终极关怀,对整个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也有人开始高喊“未来即将是文科生的时代”,李开复曾在演讲中就表示:未来十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正因如此,人类才有空间发挥我们的人文、文化、艺术、美;人工智能是非常理智的,记忆力非常好,但他们真的不懂什么是美,什么是幽默。
但是今天,并非想说这个时代到底是属于文科生的,还是属于理科生的,也不想说文理本是一体并无高低优劣之分等等,而是想聊聊一个偏于理想化的社会。
“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在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洛枳学姐讲的一句话,在功利主义蔓延的今天,还是有些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好好读书,未来找一份好工作,而带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知道何去何从,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到底喜欢做什么,而这样的迷茫,可能未来会伴随自己的一生。
在电影《无问西东》中,刚出入清华大学时的吴岭澜,文科考试满分而实科不及格,但是受到当时“好的学生都在实科”的影响下,也硬着头皮读实科,他表示“大家都学实科(理科),都说实科才是有用的。学什么不重要,好好学就可以了。”后来梅贻琦校长找他谈话,聊到“什么才是真实”,以及听泰戈尔演讲的影响,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也希望未来的大家,都有能力,有勇气去做真实的自己。就像电影名字说的那样,无问东西。
你喜欢文科还是理科?最后选择了什么呢?
1)会计学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丁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
2)国际经济与贸易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
3)新闻学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4)法学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
5)国际政治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
6)英语及小语种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
7)物流管理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
8)工商管理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清华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
9)广告学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
10)中医学
青睐指数: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