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柚子9月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开始头疼了。有朋友说,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学会给老师送礼了,这是社会的潜规则,你不这么做,孩子就会被老师忽略。我很纳闷,送礼真的是一种好办法吗?
01一个送礼的故事
闺蜜的女儿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读小班,过年前,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家长们想集体送一块“状元金”表示祝贺,闺蜜不同意。
她从日常点滴中看到,这位老师是真心爱着每一个孩子,送这种“贵重礼物”是对老师的一种亵渎,而且她认为老师是绝对不会收的。
亲人都劝她:大家都送,你得随大流呀,不然孩子会因为你的“另类”被孤立的。在其他家长不停催促下,她答应了,后来召集人也把礼物“送”出去了。
送礼后,闺蜜感到郁闷和失望,因为她觉得教育失衡了。但在年前放假的最后一天,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张老师回赠的购书卡。而这张购书卡的面值也超过了大家的分子钱。
闺蜜很感动,体会到送礼并非社会主流。
02送礼要送到老师的心坎里。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所私立幼儿园从教7年。她说,老师确实喜欢收礼物,但对礼物的喜欢和礼物的价值无关。
一张小卡片,一朵鲜花,学生手工做的工艺品……这些都会让她们在内心产生很大的满足感,因为这些是家长对她工作的认可。
她所在的幼儿园对于家长送的贵重礼物,是明令拒收的。幼儿园对师德师风良好的老师,有表彰有奖励。
我觉得这才是送礼的正确打开方式。
想通过送礼让自己的孩子受到特殊照顾的家长,只会纵容那些低素质的人群投身幼儿园,“关照”你的孩子。
03为什么送礼一度成潮流?
翻看社会新闻,幼儿园虐童新闻时有发生。家长到幼儿园咨询报名,总会问:“各个角落都有监控吗?”
据说一些幼儿园为让家长放心,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像素,都赶上高速公路超速违章抓拍的高清探头了。然而即使有如此清晰的监控设备,还是架不住一些家长的“不信任”。
家长焦虑啊,原来天天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孩子,突然到了一个自己完全掌控不到的环境。而整个社会大环境,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安全”,于是不免产生了“被害妄想症”。
这样的焦虑一半是来自父母自身,一半是社会新闻的催生。但这种焦虑,能用送礼的方式释放给老师吗?如果虐童事件很普遍,还能称之为新闻吗?
家长们一方面在家长群里热议虐童事件,另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向老师示好,打听老师们的喜好或需要,希望通过“送礼”让孩子受关照。
更重要的是中国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日益增长。家长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三岁定终生,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就是个优秀人才,想通过送礼给孩子提供一条捷径。
身为父母,我们还担心,如果没给老师送礼,孩子的床会被安排在门后或空调下面,不是空气不好就是容易感冒着凉。
事实上,很多幼儿园的铺位已实行定期轮换,而且大多数的老师,都具有基本的师德。对待所有的孩子,也会保证基本的负责和公平。
送礼和老师对孩子好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04送礼不如靠自己。
在送礼这件事上,姐姐一直都是反对派。原因有两点:
第一,她不希望老师给孩子“额外”的优待。
她在老师家访填表格时写:除了生病,不要给我孩子优待和特殊关照。她的想法是:“将来孩子要面对的是公平竞争,没人会给特殊关照。”
第二,她相信老师,尊重老师。
有一阵,孩子上学经常生病感冒。同事劝她要去给保育老师送礼,劝她说再不送,孩子肯定完了,因为天热经常出汗不给换衣服,风吹了肯定感冒。
姐姐想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她告诉孩子自己要学会换衣服,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再举手请老师帮忙。
有一天她坦承地向老师咨询:“孩子有一回穿着湿湿的衣服回家,是不是幼儿园太热了,她自己不会换又没向老师求助呢?”
老师很紧张,问:“是哪一天?是在学校吗?会不会淋雨淋的,有没生病?”听得出来,老师很内疚,很紧张,对没多关注孩子表现出很深的歉意。
姐姐说:“老师也不是圣母,对孩子肯定会有所偏好的。平常跟老师情感交流多的孩子,也许会获得多一些关注,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件事是,地球不会总围绕我们的孩子转的,除非他(她)自己是能量强大的太阳。”
的确,如果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有健康的体魄,充满阳光的心情,并不需要老师特殊的关照。
幼儿园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借助家园共育,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带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崇尚公平竞争,处事自信独立,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素质,就是给孩子最形象直观的教育。
我们想要送礼,是想和老师的关系好一点,这样可以让老师多关注一下我们的孩子。
而保持好的关系,不应该是去用简单的送礼来讨好,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用平常心地去跟老师沟通,配合老师一起协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才是老师所乐见的,也是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有益的。
05比起送礼,老师更愿意家长“送理”。
在一些家长的内心深处,可能把幼师当成是带孩子的“高级保姆”。现实中有的幼师工资不仅没有保姆高,而且带孩子的数量还是保姆的十倍以上,他们更需要家长对她们工作的理解。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幼师网友对幼师行业心酸的剖白,看着很扎心。
多少老师给孩子洗尿湿的衣服,擦洗沾满大便的腿和屁股;多少老师抱着哭的孩子一抱就是两小时;每天定时组织孩子上厕所、洗手、喝水,但我们却只能看着孩子们,自己却没有时间去做这些。多少老师不顾自家孩子一心放在班级里……
我们老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家访,得到的是家长因为对孩子学习效果不满而泼给老师的一杯滚烫的开水!因为户外活动孩子不小心摔伤、碰伤,家长就非要这样那样的赔偿。
孩子不小心出了意外,家长不是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对幼儿园泼红漆,拉白横幅,聚集上百人打砸抢、强吃强喝,逼老师和园长下跪!
有人戏称现在的中国幼师是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职业风险高的“高危职业”。她们在一天的疲惫之后还要忍受家长的质疑与猜忌……
我们为这个行业的败类们感到羞愧,但是这样铺天盖地的报道真的有用吗?它只能让家长产生更多的误会与猜忌……只能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对这个职业敬而远之…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怎么办?
幼儿教育是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像中小学,可以用成绩来衡量,除了日常琐事之外,在其中最重要的,对孩子的爱,是无法看见的。
家长对老师们的指责和不理解,会影响老师的身心状态,最终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老师需要被理解、关心、照顾和爱,这样她才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力滋养孩子,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爱孩子上。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与其送礼,不如给老师送理,送的是理解,是信任,是尊重。
支持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
柚妈爱叨叨 :
关于送礼,其实身边朋友的争议挺多。赞不赞成送礼,其实代表的是对老师的一种看法。多数的家长送礼都是出于一种功利化的目的,透露出对老师这个群体的不信任。
我想,每个行业都有好有坏,教师队伍也一样,不能因为有收礼的老师,我们就认为老师都是要收礼的。也不能因为随大流的想法,去被动送礼。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我们不要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要坚持做一些对的事情”。
很多人说,你一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小柚子上幼儿园了,看你送不送!我想,如果要靠送礼才能换取小柚子正常的求学环境的话,那送礼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那应该跑路了。
听朋友说,她的孩子在当地一所最好的私立学校,给老师发红包都是微信直接转账的。老师会要求家长每天轮流带水果零食去学校,教孩子们分享。
更夸张的是,如果孩子带的东西太low,老师连谢谢都不会教其他孩子说。朋友的小孩收到糖果也没跟对方说谢谢,她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东西那么少,那么差!”
我想,如果靠送礼,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学会的是攀比,是耳濡目染的功利化,这样的最好真的是最好吗?
我们拼尽全力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起跑线吗?
如果我们内心真的是呼唤公平的、良性的教育环境,那么,我们就不要做和内心背道而驰的事。
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正直而又强大的人,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送礼,不过是缘木求鱼,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