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局长的模板,建立了笔记本系统。但是常用的就是两个文件夹【日常收集箱】和【归档资料】,不管什么内容都在【每日收集箱】里面呆一会儿,有的差不多了就移到了【归档资料】,还有的一直呆着就没有动过。其他的文件夹比如【下一步行动】,【等待事项】,【执行项目】和【将来可能】文件夹都有了,但是没怎么用上,听了第二课之后,发现还是没有将信息管理的根本弄清楚,也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GTD。
如果你还不能清楚地理解一个概念,试着将它分类,这样会更容易些。比如说上面说到的信息,乍一看很宽泛,不着边际。如果试着把它分成提醒类信息和参考类信息就更容易把握了。
提醒类的信息是指的是,待办事项,想法,灵感,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或者完成后就删除的信息。这类信息就可以用我不常用的三个文件夹来管理。
【下一步行动】这个文件夹是专门用来放待办事项,提醒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将要办理的事项具体记录下来,一句话两句话就行,比如:今晚要在支付宝里充值天然气,明天去物业圈存,或者下午要去天猫超市,需要买护手霜。提醒完了之后,价值不大了,可以直接删除。
【等待事项】这个文件夹是专门用来放已经安排给别人,等待别人完成,自己没有主动权的事情。比如:名片初稿已经完成,等待xx确认之后,提交印刷。有了回音也可以删除,继续你需要处理的事情。如果有别人的工作成果,也可归档。
【将来可能】主要用来记录灵感、初步想法,还未成型的内容。比如想到一句金句,立即写到这里,等待发酵。或者我想到了年底总结中的某一部分内容,先记到这里,等到正式总结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以后可以移动到【执行项目】里面开始写总结,也可以一口气搞定之后移到【归档资料】。
如果用好这三个文件夹,可以将脑袋琢磨这部分内容的负荷降下来,用来更深的思考。
以上是对提醒类的信息的处理。那对于参考类的信息就要用到剩余的两个文件夹【执行项目】和【归档资料了】。
将参考类的信息又分个类,一类是经常使用需要高频使用的参考信息,另一类是长期保存使用频率较低的参考信息。自然地,前一类适合【执行项目】,高频使用,随手打开,快速访问;后一类适合【归档资料】,归档备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使用。
【执行项目】又分为很多小类,常用的可以长期保留,比如【晨晚间日记】这类写了之后,进行周回顾之后就放到【归档资料】去了,这个文件夹基本保持1~2周的文件数量。如果你在某一个时期,做专题研究时可以专门建一个文件夹,完成之后文件移到【归档资料】后,把临时文件夹清空。
今天,我将【日常收集箱】中的几个钉子户给拔走了,感觉很轻松。正如局长所说,要每天清空【日常收集箱】,让信息管理流动起来。开始行动吧,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