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诸葛亮床上高卧,47岁刘备叉手侍立,三顾茅庐的心理战谁赢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讲的是刘备三次上门邀请,诸葛亮受到感动,出山帮刘备三分天下取其一的故事。“三顾茅庐”的故事不是瞎编的,而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就是明证。

不过我们今天是“演义向”,也就是以《三国演义》小说文本为依据,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中一个有趣的问题:刘备和诸葛亮到底谁更着急建功立业?两人在“三顾茅庐”发生时各是什么样的心态?

三顾茅庐,千古佳话

47岁的刘备:求贤若渴,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刘备。从小说的描述看,刘备的心态用两个字来说,是“着急”,用三个字来说,是“急疯了”。

比如,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厉害,也不管是不是虚假营销,不管是真专家还是假博士,第二天就跑去南阳了。

再比如,为了能够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岂止是放下了架子,简直是低声下气了,管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儿叫“仙童”,见到诸葛均称人家“仙颜”,走路上见到有点像诸葛亮的人,都“滚鞍下马”,抢着上前施礼。

就连那个走道家路线的崔州平,满嘴陈词滥调地反对乱世争雄,刘备也不生气,还问人家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回县里,典型的“病急乱投医”的心态。

刘备不急不行啊!

“三顾茅庐”发生在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这段时间,这时刘备多大了?47岁!

47岁是个什么概念?放在现代,快到跳广场舞的年龄了;放在当时,那危机感就更强了,古人普遍寿命短,说不定哪天就死翘翘了。

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可以说是常败将军

而且,从28岁涿郡起兵,刘备已经在江湖上混了快20年,混得一塌糊涂,要兵没兵,要人没人,四处漂泊,寄人篱下。别说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了,想找个立锥之地都难。

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方向感啊!想成功,却不知道怎么做,毕竟光喝鸡汤没用,还得找到路径才行。

所以刘备能不急么?他求贤若渴的,可以说是“好贤如好色”。

27岁的诸葛亮:入世和遁世心态并存,当不当官并无所谓

刘备的心态这么急切,那诸葛亮啥心态呢?用两个字来说,是“淡定”;用三个字来说,是“无所谓”。因为这时诸葛亮的心态,既有入世的一面,也有遁世的一面,是两种心态并存的。

我们先说入世的心态。《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司马徽都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管仲和乐毅是谁呢?管仲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任职期间富国强兵,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帮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名将,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这两人都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功者,诸葛亮以这两人自比,足以说明诸葛亮有建功立业的想法。

管仲,齐国名相,著名成功人士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说诸葛亮与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后面四个人,读书都务求精熟,踏踏实实做学问,而诸葛亮只观大略,估计只看中心思想,搞搞主题阅读之类。然后诸葛亮还经常很嚣张地指着前面四个人说,“汝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意思是你们当官,大概能当个省部级干部。那四个人反问,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答。小说原文说,“可见其人之志也”。这也从侧面说明,诸葛亮不仅是想入世,而且还相信能干一票大的,比如当个上市公司CEO什么的。

还有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隆中对”了。当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发生了著名的“隆中对”,草庐之中三分天下。

当时,诸葛亮直接拿出了商业策划书,曹操什么优势,孙权什么优势,而刘备有什么潜在的优势,未来该主打什么产品,如何做才能上市,分析得鞭辟入里,甚至连PPT(西蜀地图)都准备好了。

隆中对,人在草庐,三分天下

所以,诸葛亮人在农村,心怀天下,对当时群雄割据的局势,都有过深入的思考,他是有一颗入世之心的。

诸葛亮有入世的心态,但同时也有遁世的心态,这也能从《三国演义》中看出来。

诸葛亮隐居时,没事儿会搞点娱乐活动,给周围农民写歌,也给自己写歌。

比如给周围农民写歌: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上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者,高眠啸不足。”

给自己写歌,也就是著名的《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这两首诗从立意上看,都能看出诸葛亮不屑争名夺利的心态。

后来诸葛亮决定出山,对弟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意思是我去给人家打工了,你把家里地伺候得好好的,别撂荒,等我成功了以后还回来种地。

再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些都说明,诸葛亮是有遁世的心态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露心态

可能有人会说,诸葛亮写这些,难道不是装腔作势么?还真不是。

诸葛亮出山时,已经27岁了(27岁也不算很年轻了,孙策、马超都是17岁就上阵杀敌了)。这时诸葛亮还是白身一个,如果他想当官,早就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并不是啥偏远地区,其实离大城市襄阳只有20里,步行几个小时就到。如果他要当官,找刘表很方便。就算不喜欢刘表,还有刘备(你看人徐庶,到刘备那就当上了军师);就算嫌刘备实力不够,还有曹操、孙策这样礼贤下士的君主。

而且,以诸葛亮的才能,到哪都是智力扶贫,所以根本不愁当不上大官。

但诸葛亮一直在南阳隐居,这足以证明,诸葛亮确是有遁世心态、想当个隐士的。

那问题就来了,为何入世和遁世的心态,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难道这不矛盾吗?难道诸葛亮是精分么?

这就要提到当时士大夫所秉持的“出处之道”(也叫“进退之道”)。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 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这两句意思是说,如果士大夫信奉的“道”和天下大势吻合,入世,当官;如果信奉的“道”和天下大势不能吻合,那就回去读书,遁世,当隐士。

孔孟这两句话,是很多士大夫行事的基本原则之一。

所以,入世和遁世,这两种心态同时出现在诸葛亮身上,不但不矛盾,而且恰好相反,是真正的士大夫应有的心态。

而且,诸葛亮所处的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隐士文化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兴盛期。由于时代大动乱,很多人选择遁世当隐士,不向外追求功名,而是向内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范晔才会在《后汉书》首开 “逸民传”。诸葛亮的几个朋友,崔州平,司马徽,都走的遁世路线,这不会不影响到诸葛亮。

另外,我们还真别以为功成名就比遁世归隐更值得追求,恰好相反,当时“当隐士”的人才更有优越感。

淝水之战,曾经的隐士谢安创下万世功业

比如《世说新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谢安——就是那个淝水之战中8万破80万的谢安,够牛的了吧——有隐居之志,但耐不住朝廷频繁征召,终于出山在恒温军中做了司马。后来有人给恒温进献药材,这个药材叫“远志”,又叫“小草”。恒温很奇怪,就问谢安,为何一个药材有俩名。还没等谢安回答,旁边一个叫郝隆的人就说:“这很好解释,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这个回答,暗合“出处之道”,意思是遁世才是真正的志向,“远志”让人尊重,而出世就像小草一样让人轻蔑。谢安听了,那真是满脸愧色。

所以,三顾茅庐时,刘备急,诸葛亮不急;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却很无所谓。

心态决定行动,三顾茅庐是一场心理战

军师不急主公急,让“三顾茅庐”成为了一个大型面试现场。当然,不是刘备面试诸葛亮,是诸葛亮面试刘备。军师面试主公,CEO面试董事长。

从《三国演义》(嘉靖壬午本)文本看,诸葛亮一开始,应该是没有辅佐刘备的想法的。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后,兴冲冲地来南阳送信,说,“哥们,我把你推荐给刘备啦!”当时诸葛亮很不高兴,说了这样一句话:“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然后拂袖而去,给徐庶一个难堪。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要把我当成祭祀用的祭品吗?用现代的话说,你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吗?

这时候,诸葛亮对刘备是不感冒的。所以第一次刘备来的时候,诸葛亮不再庄上,说不定是故意躲避(当然也可能是躲在篱笆后面偷偷观察)。

徐庶走马荐诸葛,反而遭到诸葛亮冷脸

但刘备连续两次展示了诚意后,诸葛亮确实被打动了,准备好的“隆中对”和西川地图可以为证。所以,第三次,诸葛亮在草庐面试了刘备,进行最后一次试探。

小说是这样描写这段的:诸葛亮在床上睡觉,刘备叉手而立,一副小学生见老师的既视感。刘备站了多久呢?整整两个时辰,就是现在的四个小时。

这就像我们去面试,面试官故意晚来几分钟,或者问你刁钻的问题,考察你的耐心和涵养,你敢吱声吗?只能老老实实吃瘪。

后来,诸葛亮见刘备确实诚意十足,这才起床。然后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了,至此,刘备对诸葛亮心悦诚服。

不获得绝对的支持,如何能指挥得了关羽张飞这两个大股东

关于这一段,很多人认为这是诸葛亮借势向刘备索要权力。说索要权力也对,毕竟一个新来的,没资历没背景,突然进一个公司当CEO,指挥各种元老级的人物,没有权力怎么成?

但这并不是说诸葛亮有权力欲望,而是其势必然。我们上面引了孟子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注意,“泽加于民”这四个字。这句话意思是说,真正的士大夫出来做官,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要“泽加于民”;不是为了高官显爵,而是为了改造社会,让世界更美好的。

那如何让世界更美好呢?得有权力,得有资源啊。所以,古代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要等国君请好几次才出山,不是为了面子,也不是妄自尊大,而是要求国君必须给予绝对的支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施展“泽加于民,兼济天下”的抱负。

所以,诸葛亮对刘备也是如此。而刘备呢,以师礼侍之,而且后来把剑、印都给了诸葛亮,让他便宜从事。

如果诸葛亮不这样呢?那说不定就弄得跟庞统似的,本来要去打C位,结果人家只给个耒阳县令,连辅助都算不上。

操作不当的庞统,一开始只能去当个县令

参考资料:

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寿:《三国志》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王猛:《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刘义庆:《世说新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830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9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875评论 0 33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37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3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91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5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1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6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5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7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2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0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49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3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