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悟:
要写好一篇听书稿,其实并不那么容易,一篇听书稿写下来,考验了写作者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高度概括的能力。根据思维导图的品控要求,要做到精简、明确、有逻辑性,整个思维导图一般就100来字,却要包含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而且还不能完全照搬原书的内容,这就要求写作者有高度概括的能力。
其次:要有极强的理解能力。思维导图要求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写作者必须做到善于发现和理解书中的重点和核心,否则写出来的内容会有偏差。
再次: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要读透一本书,并把整本书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也要有阅读技巧,按传统的读书法,效率太慢了。
最后,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阅读书籍时,针对书中内容还要带上自己的理解,找到联结点,然后诉诸笔端,也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收获:
1. 明白了思维导图是怎么一回事。思维导图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解读一本书,归纳总结的听书稿知识点结构,而不是全书的所以知识点结构。它要求明确、清晰地知道它表达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而且思维导图的核心是要忠于原书,但应脱胎于原书,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总结书中的知识结构。
2. 明白了思维导图的整个框架。我的理解书名应该属于一级主题,接下来是提炼二级子主题(要求一般3点),然后这3个子主题又分别提炼3个知识点,总共9个知识点。
3. 了解了写思维导图常犯的几个错误。
①忽略了“3”这个要求。“3”个子主题,每个主题“3”个知识点。为什么是“3”而不是“2”或“4”?因为一般人只会留意和记住前3点内容,“2”太少不全,“4”有点多会忽略。
②归纳过于简单,归纳点言之无物,读者不知所云。
③爱用作者原书的“自造词”,仅凭思维导图,读者往往无法理解这个“自造词”是指什么。
总之,思维导图也是个技术活,但如果学会了对自己非常有价值,对于从未做过思维导图的零基础写作者来说,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看这个问题,即使我现在不会,但我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来达到这个技能,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