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意义——本科四年的总结

序言

我须事先阐释,真正的文题是大学“于我而言”的意义,否则题目太大了,我hold不住的。所以,文中讨论的所有话题也都隐形地冠有“我的”经历色彩,如有偏颇,望多海涵。

在上一篇《绵羊的自觉》中,我这样总结大学的意义:

我觉得大学意味着一个场所、一个平台、一个环境、一个氛围;一段学业、一段教育、一段经历、一段时间;一种体验、一种训练、一种塑造、一种改变。

这个答案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不过这篇文章的边际贡献是为上述想法提供了一些论证的素材。

我的写作目的有三个,一是一个学期写一篇总结已经是我本科以来的定期仪式,回顾自己的生活并将其文字化已成为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二是我想写给帮助过我的人,给予我支持的人,我想告诉你们我现在过得挺好的,谢谢你们对我的好;三是希望有幸能给我认识或不认识的小一些的朋友们一点启发和帮助,尤其是和我一样来自不大的城市、有意或正在学习商科的学弟学妹。

我想在讨论以下这些个话题,并结合亲身经历论证我目前的想法:

一、大学的生活是怎样的

二、怎样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职业规划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四、如何开启和经营好一段大学的恋爱

图名:暖暖的绿光浴;图源:清晨在东门小花园的妙手偶得

一、大学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回顾大学之前,请允许我简要铺垫一下我的中学经历:

我在县城最好的初高中完成了中学学业。在这里我度过了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学习之外并无他事需操心,高中阶段更是“封闭式管理”;在社会意识里,学业成绩的优秀是对小孩评价体系中最大权重的指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是几乎唯一的指标;师生关系在我所有的求学阶段里最为紧密,老师在每个求学家庭中的心理地位很高,我也遇到了一些极好的老师,我对待他们常以对待“父母”一样的心理去尊敬与喜爱。(我并不介意读者朋友把我定义为“小镇做题家”)

进入大学之前,我对大学的生活缺乏想象力,也没有去想象与规划的主动意识。

读大学无非意味着去一个更远的城市,去一个更大的校园,遇见一群新的同学,过一种更开放的生活。尽管那时的我努力努力再努力地追求【我一定要考进XX大学】,但是【XX大学】究竟是怎样的,我似乎并不关心,我只知道【靠进XX大学】是一个优秀的代名词,所以与其说我立下的志愿是【我一定要考进XX大学】,不如说我的志愿是【我一定成为更优秀的人】。单一的目标让我的思想和努力更为聚焦,但也使我的思维与视野无比局限。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简单地推导大学生活。

我在大学里结识了很多不同的同学,知道了很多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或冲击,我希望展示它们并和自己的经历做对比,以此说明视野的重要性。

J师兄(后面都会以字母的形式作化名)在选择大学之前,去实地考察了所有他能上的大学,并且认真地对比不同大学的风格氛围、比较优势学科与地理位置等等,发现在北京读大学有比较优越的地缘优势,能与很多高校的同学有更多联络的机会,并且做好了决定来到人大。X师兄音乐天赋很高,但没有去专门的音乐学院,而是来到了人大,因为他认为比起“专业型”大学,“综合型”大学能带给他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欸,怎么读起来有点像给人大打广告?)

在听取这些慎重的决策经历时,我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竟然早在那时就意识到大学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与他们的决定是一样的,但决策过程却迥异,反映着我们在视野上的差异。

对于一个十几岁初次离开家门,行将踏上通才教育征程的青少年来说,今天一所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将给他以什么样的印象呢?

他将有四年的时间去自由地发现自己——他步入到一个空间中,以往贫乏的知识荒漠被他逐渐抛在身后,而获得学士学位后那种乏味的专业训练尚未来临。在短短的四年中,他必须了解,在以往他所知晓的那个小小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领略它的乐趣,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荒漠。只要他想要获取任何高水准的生活,他就必须这样去做。

如果他的选择不仅仅限于那些当时流行的或者是职业发展所提供的内容,而是关注那些能够使他自身全面发展的选择,那么大学生活是令人神往迷醉的,他可以成为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一切,去关照和思索自己的种种选择。

……面对这样一个行将接受教育的人,我们必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能够被称为受过大学教育,他应当学习什么?

——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

进入大学以后,按照时间顺序,我的心境大抵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局者

进入大学以后,一切事物对我来说都崭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我早早就被做过思想铺垫:像我这样能从小小县城中跑出线的学生,在大学也将体验“鸡立鹤群”是什么感受。所以我的自尊收纳好,把自己的心态摆在极低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次机会,谨慎地主动展示自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在有意地或无意地观察大学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周围的同学都在关心什么,并乐于尝试所有的机会。学习上,我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上课,并保持着高中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我乐此不疲地奔走于全校课程表上我感兴趣的精彩课程、或者讲座沙龙,刻意地把自己的时间表填满(旁听)。生活上,我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且从中发现同学们能力背景、性格爱好上的不同。我一一感受了学校的各色学生活动,并且加入了不少学生组织和社团。我逐渐摸透了学校各个方位的建筑群及各大食堂的拿手菜系。

既可以说这个阶段的“自由时间”多到没处花,也可以说我每天都被丰富的活动所填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会发一条活动感想(此时也是我分享欲最强的阶段)。在第一次体验丰富的活动之后,我极少会去想做它值不值得,或者会不会耽误我的学习时间等问题,因为这些新鲜的体验带给我的冲击力和乐趣很大。

在这个阶段我的学业推进得相对顺利,这里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是以往的教育经历让我形成了很强的学习惯性,我一直将学业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上投入了足量的时间。二是我文科的出身让我在前段学业的课程设置上占据一定的优势,高中训练的记忆方法和铺垫下的知识背景让我足以应对一部分课程。三是大学的课程很开眼界,比较高中知识的平铺直叙,大学的课程里多了许多新奇的话题,本源性的讨论以及与常识相悖的情形,我很喜欢思考这些“为什么”和“竟然如此”。四是一定程度上,我也享受到了苟且红利。

苟且红利是指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

你只要稍微比他们往前一点点,就能享受到的红利,也就是在别人觉得没必要的地方,自己坚决不苟且,并且在别人不那么认真的地方,自己多较劲一点,自己深想一步,多认真一点,你就能享受到别人的苟且,给自己带来的红利。

——《时间的朋友》

在这一阶段,认识的新朋友数量快速增加,但是交往程度不算深切,偶然之间会让人怀念起中学时代的友谊。因为此阶段正是大学集体活动最多的时候,只要不经常请假,几乎全班全系的同学都能打上照面,或加上微信。偶有几位尤其突出的同学能让人印象深刻,但同学之间更密切的联络还要靠自发主动。我并非社牛,也不甚主动,更重要的是,我的课余生活相对单调,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不常参与欢乐活动,轻松状态下的社交场景不多,因此也很难与新朋友更深地交心。在此我也想和师弟师妹建议,若有可能,请多多维护好兴趣爱好,也留意以兴趣爱好为目的集结而成的人际圈,在这里会有更大可能与里面的同学成为好朋友。

极其幸运的是,我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很多贵人,很多问题在他们的指点之下变得清晰,很多规则变得易于认识。这些贵人有很多,既有前辈,也有师长,我谨列出3方面的例子以简化行文

学业方面,YJ学长是极其有缘的贵人,我们在入学的火车上相遇,他两次主动帮助令我十分感激。他教会我最重要的认识是【大学的学习在追求什么】。由于来自同一个高中,他的现身说法让我很有启发,“高中是老师把知识咀嚼好了理顺了喂给你吃,而大学的学习是老师告诉你这是什么肉,然后由你去啃下生肉。”在职业方面,我加入的职业发展社团P&G的buddy CS学长则是一位十分耐心的启蒙者。在处事方面,HX阿姨则教给了我四字箴言——“不卑不亢”。

他们都在我对某个方面的问题极为困惑的时候,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他们的感悟和所得,帮我简化许多在困顿中摸索的过程,谢谢你们的指点,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

图名:中学与大学教育的对比;图源:张杰教授(新生研讨课笔记);注:较适用于社科

第二阶段:角逐者

我就这样不紧不慢地以“观察者”的视角体验着感受着大学生活,直到我意识到升学目标的准备期限将至,从终于给这些“漫无目的”的尝试画上了句号。随着年级的升高,接收到的信息增多,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开始本科毕业的去向提前做好准备了。在升学(研究生)与就业的大方向上,我选择了升学。在升学的“考研”“保研本校”“保研外校”“出国留学”4条路径中,我选择了“保研外校”。

我并不擅长信息的收集,通过较长一段的时间梳理,我大致理解了整一套保研的规则和要求,并且为这些要求做准备。外保对于大学前两年半的学业与课外成绩要求比较高,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我由于有时听取的消息过于片面,加之自己缺乏战略上的决断能力,对自身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常常为了获取“可能的竞争优势”,走了一些弯路,吃了一些苦。在此,我也想提醒师弟师妹,做大事不必太急,在收集整理信息上请多花一点时间和耐心,在全面地了解完信息以后再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并坚定地执行,可以避免一些手忙脚乱和目标游移。

在确定好“保研外校”这个目标之后,我的大学生活重心逐渐地发生了重大且不可逆转的偏移

在学业上,同学们的竞争意识逐渐觉醒,苟且红利逐渐消逝,想要挤进“天赋型”或“先觉型”大佬的竞争领地里需要更加用力地付出,有时甚至是“内卷”(过度地投入)。我学习的目的性愈发强烈,也逐渐积累了一点课业学习的“技巧”,以前我会在选课时关注课题的感兴趣程度,仔细查看课程大纲的细节以挖掘其中的知识浓度,关注老师授课的积淀与风评。而后来我直接关注的因素是课程拿高绩点的难易程度。以前我会认真地听好每一堂课,用好奇心驱动每次作业的完成。而后来,我会了解老师考试的形式和重点以节省精力的投入,以便安排其他的事项。我时常一边憎恶如此敷衍课程的自己,一边又无可奈何地开解自己;我一边被无法拿到高绩点的恐惧所支配,一边为无法成为“六边形战士”而在保研PK中落选而感到焦虑。

六边形战士——原指具备六种维度实力的乒乓球选手,在大学生语境中是“学业、实习、科研、学生工作、兴趣爱好、综合能力”等各方面都很强的同学,简历样样开花。

在生活方面,我放弃了许多课外活动,也学会了如何从强制性的活动中压缩出时间。与身边朋友的来往愈发少了,在考试周时连室友都可能几天见不上面,因为我有时会在学校各处通宵自习室过夜(在此,真的很感谢室友宝贝们对我当时作息时间的包容,谢谢你们)。在身体上,透支自己是我在高中就常用的手段,我在熬夜的路上越走越远,也更加有理由偷懒不去锻炼,所以经常出现肝火重、睡眠浅、情绪起伏大、免疫力弱而常患重感冒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一桩偶然事件,使我的精神状态在一段时间十分不安,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要哭泣。由于很难让家人理解我正在经受的压力,我更多的时间里只能独自消化这些情绪。在此,我真的很希望告诉师弟师妹,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以极端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梦想,保持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我们对这颗跳动的心脏的责任,也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挑战。

彼时的我常常怀念以前单纯无目的的自己,无比希望自己能够早日结束这一阶段的状态。

虽然上述回忆压迫感有点重,但其实这个阶段也点缀了很多闪光的记忆。比如当我悄悄在教室后排哭哭的时候,KK看到了我并给我发消息询问发生了什么,鼓励我振作起来,教给我许多对抗抑郁情绪的方法;比如JL在我最难受的时候给我一个很长时间的拥抱,并告诉我把这一天当做纪念日去过;比如在YP的带领下与自游人(人大以户外活动为核心的社团)一起训练或游玩;每次通宵填完报名志愿后,都会与妙老师一起大吃一顿汇贤的饺子;每次很想躺平,或者落选失望时,闺蜜SY的陪伴总给我安慰+鸡血;JX师兄每次见面都给我打鸡血,告诉我前方的路有很多;开始负责GEA(远大前程协会)的活动让我慢慢重拾信心,里面的朋友总能焕发我对社交的热情;实习中遇到极好的领导CP师姐,以及极有趣的师弟XW,我逐渐感悟到不论是职业路径还是生活态度都存在很多种可能性。

第三阶段:旁观者

许是暗中有神明相助,一封复旦泛海的录取邮件结束了我的第二阶段,开启了想想都很奢侈的“躺平时期”——不再有课业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可以DIY自己每天的生活。2021年9月份开始,我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咨询领域的实习工作,而不是看起来“专业对口”“职业路径统一”的金融方向的实习;我与浩宇开始一起探索第一次恋爱的过程,享受与喜欢的人一起“浪费”时间的过程;在泛海PDC的指导与资源加持下,我逐渐摸清金融方向的职业领域,尝试找到我最喜欢的那条职业路径;一次与妈妈有关的突发情况,促使我将自己的日记电子化,定期更新日记公众号成为我精神空间的新支柱;我越发重视自己的百日计划,并且自发地刻意地增加在读书与健康方面的探索;我加强在两个职业发展社团(P&G Club;GEA)上的精力投入,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并积极地结识新朋友。与此同时,我开始了漫长的对于本科阶段的复盘,通过反思前辈与我辈,再观察师弟师妹们的所处的状态,我得出了一个有关大学生活的切身体会:

对一些人来说,大学是找到人生目标的地方;对于一些人来说,大学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对于一些人来说,大学只需尽情地感受与体验。更多的时候,我们身上都有三种人的影子。

由于各种资源禀赋、性格习惯的差异,不同同学度过大学的方式迥异。我认识自高三毕业起就确定考研目标或研读保研政策的同学,我知道在每个阶段都在重要的角逐领域中领先同龄人几条街的同学。我了解一边迷茫一边突破,一边听从一边判断,逐渐摸索出方向的同学。我也熟悉乐得体验,重视快乐,有酒当醉,不问前程的同学。

不过每个阶段的同学关心的议题似乎十分统一。给师弟师妹答疑解惑时,我发现大家的问题常有共性。大一的同学关心公共课(英语、数学、思政课)如何学好,关心学生组织与社团的活动,关心时间管理;大二的同学关注学术研究竞赛怎么选题和推进,关注商业竞赛怎么打,第一份实习怎么找;大三同学则关心实习与保研。而学分绩与爱情是贯穿所有阶段的话题。这些议题都可以归纳到保研政策或一份简历的条框中去,大家的努力都将浓缩在一两句话中以作为自己的高光时刻展示给招生老师或企业HR,更有甚者,尝试一些创新活动或坚持某项才艺也是为了让简历的最后一行——兴趣与爱好,能区别于旁人。

二、怎样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Part 1 勇敢地活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

综合第一部分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经历与观察,我将遗憾地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个结论听起来稍显悲观——或多或少,我们的大学被过成了另一套评价体系,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在这套体系中向上攀爬或挣扎。我们可能曾经不是这样,但后来也逐渐变成了这样。

我衷心地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我的观察是片面的,告诉我他/她的大学生活很少压力,无需过多考虑外部评价体系,他/她尽情地探索广阔的知识天地,或在任何他/她感兴趣的领域全心投入,他/她逐渐明理知事,逐渐明确人生目标,逐渐积累终生挚友,逐渐寻得爱情真谛。我将由衷地为你们点赞,由衷地佩服你们找到了并且勇敢地活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

是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勇敢地贯彻下去——这就是我对“怎样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的答案,也是我对“怎样过好自己的一生”的答案。

Part 2 过好大学的本质是过好一段时间

大学的本质是一段时间,一个人如何度过大学,就是如何度过一段时间。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时间段,求学阶段、工作阶段、退休阶段等等,大学无非是漫长人生众多时间段中的一个,因为它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衔接了求学与工作,所以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读大学,不是读一个具体的地点,不是读一个大学的标签,不是读一群教授、一套课程、一些书本,我们读(度过)的是我们自己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生命中将会迎来特定的人与事物,这段时间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则与评价体系。

我们在什么地方花心思花时间,就会把大学过成什么样子。有一些同龄人总会给我冲击同样是人大本科生,为何有的人已经能勇敢地去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为何我还总觉得自己只是个学生?为何有人愿意用整整4年的时间投入到社团建设中,默默付出且乐此不疲?为何有人能在同样年纪就已经具备完整的投资框架,并在股市真刀真枪地操练着?为何有人已经积累了如此庞大的阅读量,能写出研究生都难以写就的理论分析?为何有人已经成为优秀的UP主,靠着副业也能独立生活?答案是,我们在哪里花下时间,就会在哪里收获结果。

我们更愿意在哪里花下时间,也许取决于我们的价值体系。什么是价值体系?我认为是一个人所看重的事物或品格,是看重情谊还是利益/权利,看重结果还是过程,喜欢团结还是独立,喜欢精神享受还是物质享受,更在乎自己还是很有利他心,在乎名声还是毫不介意......我所列举的都有可能是极端的两头,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在中间地带而稍有偏移,这些种种“看重”、“在乎”与“喜欢”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一套价值体系。这一套价值体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如何将自己的时间分配在学业、恋爱、阅读、健身、兴趣、美妆、竞赛、考证、求职、娱乐(不算MECE的分类)等等方面。可能现实主义感更强烈的同学,早早地准备起考证和求职;理想主义更强烈的同学热衷躲在自己的兴趣世界里;相对顺从的同学早就接受了工作世界挤占自己睡眠与消遣的时间,坚持自我边界的同学绝不为“五斗米”加班......

Part 3 “现在”时间观

回顾我经历的三个阶段,我在“入局者”阶段怀念高中单纯的目标,简单的生活,真诚的友谊,又希望自己能成为更成熟、更理性、阅历更丰富、见闻更广博的人;我在“角逐者”阶段怀念“入局者”阶段单纯的学习目标,没有竞争压力、充满自由探索的氛围,丰富的社交机会,又无比期望自己赶紧结束角逐,赶快躺平;我在“旁观者”阶段时常回到“角逐者”阶段中反复品味自己的成长,怀念“角逐者”清晰且有度量尺度的进步过程,又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完成工作能力的积累、早日拿到就业机会云云。

我在一个阶段都会怀念过去,又憧憬未来;我一边焦虑,一边缅怀;我总是努力地希望回到前一个状态,又单纯地相信好日子总在后头......却唯独忘记感念、珍惜、拥抱美好的现在。不过我十分确定的是我并不想再回到前一个阶段,我的成长令我不愿退回原来蒙昧的状态。

我想,不论我们价值体系如何,不论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选择上做出怎样的决定,能让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开心,能让我们少一些焦虑与无奈的,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品质。认真地做好已经做好的决定,认真地贯彻已经下定的决心,认真感受当下的喜怒哀乐、无聊兴奋,珍惜当前陪在我们身边或者挂念着我们的人。

平凡的生活本不值得称颂,直到有一天它戛然而止;美好的日子可能不在后头,急于奔向未来可能会留憾于现在。我想借用上述鸡汤浓度极高的文字告诉读者——感恩现在能让人愉快。两年以来,发生了太多不可预知的改变,它们促使我想到很多极端的生命状态,我意识到在灾难、病害等问题面前,太阳能够照常升起,我们还能拥有今天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三、职业规划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做完了解,再下判断。

在我本科早期,我质疑过自己的专业,彼时的我不理解金融对于世界的价值——资本:《劳动经济学》称之为贪婪与剥削的东西;股市:常被视为“零和博弈的游戏”;炒作:只会加大贫富悬殊的“泡沫堆砌”与“击鼓传花”的障眼法。这一切信息让我困惑,我为何要学习有害的知识?JY学长、HJC老师回应我“还没有学到专业课,怎么就先下这样的判断呢?”,这些提醒让我暂且放下对专业的“有色眼镜”,直到遇到绝好的老师们,包括ZJ教授等等,直到读到极好的书本,比如《价值起源》等等,我才理解意识到金融的价值。它是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通过资金的配置给予市场以效率。而之所以这个市场频现乱象,正是因为它的建设并不完全,从业人员还未达到足够专业,这也正是我要继续学习它、建设它、改变它的原因。

如有纠结,就去试错。

我的职业规划意识觉醒尚迟,在大三保研季到来之前,我的职业规划仍是朦胧一片。我一直是乖乖学生类型,在大学里最享受的记忆也多是一堂精彩的课程,一次激烈又有建设性的学术辩论,我的家庭里也有许多亲人是老师,我很认同教育从业者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我一度以为自己非常适合走学术科研的路线;如果此路不通,我也将去业界做知识服务者,将思考与学习作为自己的职业。

直到保研季,经历了独立完成学术论文的过程,以及与真正想做学术的舍友WJ宝贝与谈话,我意识到自己的求知欲仅仅局限于“是什么,怎么用”的层面,而至于追究其背后的“为什么”,我并不具有踏上这条漫长艰辛之路的勇气、毅力与智慧。我意识到,学界与业界是联动的一体,深度思考与学习不仅仅是做学术才需要的能力。从业能够让我更直接地参与实践,得到更快速的能力迭代,比如,我关心农民工生存的现状,但苦恼于即便我理解“多维贫困理论”,也无法改变农民工课余的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所以最后,我决定去从业,去实践。

先掌握大地图,再找自己要走的路。

金融商科行业具体的岗位选择,起先我是在peer pressure压迫之下做实习,而后来随着自己的时间越发自由,职业规划意识越发强烈,在通过实习亲身感受之外,我开始尝试借助学校提供的资源(比如人大财金职发的职业规划咨询、复旦泛海PDC的职业分享讲座等),通过与前辈与同学交流、通过查询间接资料等等方式了解全面的金融岗位图景(下图示意金融商科行业的职业概览,在此给大家分享源文件的百度网盘链接,提取码:ar62)。

图名:金融商业职业概览;图源:我在社团做分享讲座资料

珍惜时间,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

企图通过“短平快”的一段段实习去解锁全部的职业岗位是“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的表现,时间的性价比极低,对个人的职业成长也无益。其实我们可以提前把想要了解的职业信息做一些归类整理,无非是(1)工作相关: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知识、技能、经验、性格)、工作强度;(2)岗位相关:行业地位(处于整个大行业的哪一环节、甲乙方是谁)、晋升路径;(3)求职相关:招聘要求、招聘时间线、考核方式与内容;(4)入职相关:公司部门设置、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社交环境。并不需要马上找工作的同学,前期大多只是需要积累工作相关、岗位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隐晦也并不要求精确,不必通过实习耗时耗力,而可以通过收集多方信息去相互印证,画出这个行业的轮廓,十分有兴趣的话再去深入了解。

图名:职业信息获取渠道的二维图;图源:财金职业发展咨询G老师分享

“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做,但也只用做个5年的,我们国家也只做五年规划呢,你还能看得更远?”

这是我问YJ学长“职业规划有没有必要从本科就开始做?”所得到的回答。CP师姐(也是一位投资人)说“真羡慕你们,我们那时候哪懂职业规划的概念,大学都在玩泥巴呢,都是靠自己一头闷地试出来的。”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作为00后,职业规划意识启蒙教育启动的受益者,能认识到“漫长的职业生涯需要一份认真的规划”这件事情就已经很可贵了,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职业丰富到我们还能主动选择它的年代已经很值得庆幸了。

而职业规划是不是需要越早确定越好呢? 我想并不一定。一个多月前有位学姐分享说:“在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最热门就是去咨询公司;本科快毕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想去做投行;读研究生的时候,大家都挤着去PE、VC;现在毕业了,最火行业变成了公募基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十分常见的,一条路走到黑也不一定能走得通。随着我们不断推进工作,不断遇到新的变化,我们也会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是我们需要在关键时间点(求职季)、关键行动(比如决定是否转行、跳槽)之前想清楚自己的大方向,不要等到抉择的时候到了,再恍惚地去分辨哪条是自己的路。

你的人生目标,也就是你的使命,是“你深度的喜悦和世界迫切的需求相互满足的交点”

——美国作家 Frederick Buechner

自今年寒假以来,我将自己职业领域的关注点从一级市场调转到二级市场,并在二级行研上投入心力去实习。走二级研究的路,是我深思熟虑,全面对比后的决定。

做研究是我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我喜欢思考和理解,尤其是看到或者自己推导得出根本性的看法时,成就感尤甚。我尤其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那种把自己的成果说与人听,并且听者也能从我这里获得启发,并给予我良好的反馈的感觉,就是我“深度的喜悦”。我擅长与文字打交道,喜欢与人沟通交流。而且,二级市场的噪音不少,本质性的研究稀缺。

四、如何开启和经营好一段大学的恋爱

01 开启

在收到研究生项目录取通知的那天,我收到了浩宇的表白,我反问他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我喜欢狗狗,你喜欢猫猫,以后两个宠物打架怎么办?”。当晚回到宿舍,十分中二地给他发了一条信息:“第一次当女朋友,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哦”。就这样,我开启了大学的恋爱。

中学阶段的恋爱常常是被妖魔化的,大一时我还觉得谈恋爱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恋爱意识的彻底觉醒可能归功于胡邓老师和周围亲密无间的情侣们。印象尤其深刻的一堂情感心理学课上,胡邓老师让课堂上的男生与女生分别列举“择偶标准”,同学们纷纷列举,情商、颜值、人品云云,转而让邀请的一位中年女性嘉宾谈谈她帮忙撮合新人之时,双方的“择偶标准”如何,女士伸着手指头一一数到“工作怎么样、有无XX户口、家庭背景、过往婚史”等等。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大学的恋爱”和“适婚年龄段的恋爱”不一样。

开启一段恋爱最难的部分是找到那位Mr. Right。尽管某个时期的我充满着对爱情憧憬,但我并不想草率地开始一段恋爱,在我的想法里,要么深谈,要么不谈,我需要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去了解与被了解,因此对于朦胧情愫的推进显得相对克制。已经身处恋爱之中的女孩子们,有的是与往日同窗再续前缘,有的对象的则是大学里的新朋友。但是随着生活的推进,我逐渐意识到曾经的同学天各一方之后,在岔路口的不同方向越走越远,开始了全然不同的生活,旧日的情愫只能永远地停留在记忆之中。思绪回到那段青涩又懵懂的记忆之中,我还是会感受到心动,但站在此时此刻,我清楚地知道已经回不去了,就走到这里好了。而在人海茫茫的大学里,在似远似近、陌生又熟悉的新朋友里,谁将会与我心心相惜呢?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千与千寻》

比起“他是那么的不同”带来的吸引,相似的人其实更能与我共情。

我并不介意谈及自己“暗恋失败”的经历,在和浩宇还是朋友的时候我也分享过。众所周知,暗恋是一件十分需要内心戏的活动。在品味对方对自己的感觉,以及对方为何吸引自己中,我归纳出一个道理——我喜欢的是我没有的东西,让我放不下的是因为“得不到”而产生的“残缺感”。我逐渐意识到,不论是读书思考,还是自信驳辩,又或是诗与远方,那种我欠缺的能力、不具备的特质让我产生真心的“欣赏与向往”(当然,人品是极好的,而且真诚善良,这些都是爱慕的基础)。而因为感情得不到回应,才让人更难以释怀。当我觉察到这些的时候,执念已然消失了大半,而我更加敬畏爱情——在同一时空下,喜欢的人同样也喜欢你,真是这世上的奇迹。

(友情提醒:前方有“狗粮”洒落,读者可以视情况撤退  > <)

浩宇和我相识于2021年5月在圆明园举办的一场颁奖典礼,再次有交集2个月后在盲盒驴友旅行团中一起去往古北水镇远足。出乎我的意料,旅行团四人十分合得来,日后我们也会聚会与聊天。相处的过程之中,我发现浩宇和我有出乎意料的相似之处,我们都喜欢看电视剧,我们都想打卡地铁4号线的各个站点,甚至我们的高中竟然都冠以同一个名字(不同的尾缀)。

浩宇并不善言辞,作不出让人脸红的情诗,但会和云南山区的小笔友通信,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写满三四页纸,他说“打电话就没有写信的感觉了”。我知道了,他也是一个敬畏文字的人。

浩宇对自己情绪的表达相当克制,在他表白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意识到他对我的感情,到后来细数才发现,他竟然陪我做了那么多的事。我知道了,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默默地陪我做,为我做很多的事,而这背后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和辛苦,他从不会主动告与我知。

最令我动容的,是一场夜晚的通话中,我问:“如果,你以后的妻子因为种种原因想要与你分离,你会如何将这件事情告知你的孩子呢?”。他沉默良久,告诉我:“想了想,我实在想不到如何与我的小孩说,我要怎么告诉他/她,‘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这件事情?想想就令人难过。”——“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再次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鼻头仍然会酸,眼眶依旧会湿润。当时的我是那样地感动,我万万没想到自己内心长久的缺憾竟然被浩宇用这一句话给圆满。“我要是早一点听到这句话,或者早一点意识到它,该有多好”。我知道了,美满的家庭在他心里同样有着很高的位置。

02 经营

浩宇打破了我对爱情的三重刻板印象。

第一重被打破的刻板印象是“越爱答不理,越让人想要靠近”。一部电视剧里A教B女生如何追C男生时这样说到:“你越是对他爱他不理,他就越想要靠近你”。B问:“那我该如何做?”。A道:“记住8个字,独自美丽、适时出击”。一写出来就觉得好幼稚好机车哦,但从前我也以为感情就是这样一场你追我逃的游戏。但是自从和浩宇在一起,我就发现我从来不会想起还有这样一则道理。我们之间几乎没有刻意制造的爱答不理,所有的沟通都是及时的,所有的回应都不做博弈。在感情里,我不是一个“矜持”的女孩,没有把他的表白晾一个晚上以显示我的“不好追性”,对于他提出的见面等请求,只要有空我都会答应。我们想念时就和对方说想念,我们快乐时就和对方说快乐,我们有误会就和对方说委屈。

第二重被打破的刻板印象是“得到了就不会再珍惜”。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前辈教诲,我一直以为“感情的经营就是打太极——练习保持自己的平衡,同时让对方失去平衡”。不要太依赖,因为对方对腻,不要太坦白,因为对方会失去新鲜感......可是浩宇不相信。就像对待物品一样,即便是买下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也像对待别人的东西一样,好生保管和爱惜。在与我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从不厌烦,从不敷衍,似乎每一次见到我,他都会像小孩子一样开心。穿着重复穿过好多回的衣服出现在他面前,他还是会像第一次见到一样称赞。他总是会想象我们在一起慢慢变老的场景。他会告诉我,“我喜欢的不是你身上的某个点,而是你这个人,所以不管是什么样子,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喜欢你,因为我爱的是全部的你”。在他的爱情字典里,似乎从来不曾有厌倦这个词,爱你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恨不得,把今后所有的生命都填满你。

图片:浩宇畅想过的老年生活;图源:我的日记

第三重被打破的刻板印象是“男生需要经历过一些恋情,才会懂得怎么照顾女孩”(请求别男拳我,可能把性别反过来,命题也能成立吧)。浩宇和我都是第一次谈恋爱,但他时常能把我照顾得像他的女儿一样。他非常尊重我,从日常的想法到人生的规划;他从来不会对我评头品足,不会说我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他非常爱护我,发自内心、身体力行地爱护,比如出门玩见到我的第一件事是摸摸我然后把我的包提过去,哪怕他自己的背包就已经很重了,哪怕我请求自己拎包,他也不会让我提,比如我们在一起以后他从来没有让我过去清华找他过,我们的约会永远以他在人大东门口的等候开始,以他目送我回人大结束;他会主动提出帮我解决我棘手的事情,GEA社团的事情、实习加班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不遗余力;他的关心都是十分细节的,比如我一人做长途火车回家,他会查好列车时间表,定时问候我的情况,提醒我还有几站就要下车,我一个人走夜路,他就会打来视频电话,看着我走到学校才肯放心。我并不知道这个男孩是怎么学会这么多温暖的细节,我只是知道从每一个细节里,我都能感受到他对我浓浓的喜欢。我想,当一个人真的很喜欢很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他/她的关心和照顾都会自发形成,都会“无师自通”吧。

“我是谁?”

每段有意义的爱情,都是一个人以生命帮助另一个人回答这终极的问题。

——《有一种旋律叫梁祝》

好的感情是一种滋养。

原来让时间慢下来,生活会变得那么美好。我从前是一个对时间挺“精于计算”的人,脚步快到不舍得花时间留意路程上的风景。然而和浩宇在一起的时间里,我们乐于在共同的爱好上“浪费时间”,去远足就是一步一步地走,拼积木就是一块一块地拼,看电影就一部一部地接着看。为了吃饭我们愿意坐很多站地铁打卡一个餐厅;为了撸猫,我们愿意寻很多条胡同去找到猫咖。所有我曾经想做而未做的事,他都愿意一件一件陪我做。和他在一起时,我只想做“在一起”这一件事情。在这慢下来的生活里,我发现了好多生活的乐趣,我第一次知道卖小金鱼、老大爷们下象棋的琉璃厂胡同是那么的可爱;我第一次看到香山满山的红叶,“红”得那么有层次感;我第一次发现夏日陶然亭公园的精致动人一点儿不输南方园林。在慢下来的时间里,我感受风如何吹过,感受阳光的热,感受踩雪的声音,感受雨点的力量,感受生活如此可爱。

图名:我和浩宇走过的北京;图源:Google Earth,浩宇标记
图名:我和浩宇走过的中国;图源:Google Earth,浩宇标记

我愿意说,他愿意听。浩宇是一位耐心的倾听者,我总是爱提问,他总是会回应。他有着很强的理解力,能快速理解规则、感受别人的情绪。无论是知识上的困惑,还是情绪上的困扰,他都能教我怎么理性,都能与我共情。这种情绪上的支持总给我极大的安全感。

感情的本质是陪伴。浩宇五一假期回家了一次,因为情况紧急所以他去乘坐了飞机。突然的分别让我超乎意料地难过,在他飞机起飞的中午我惴惴不安、情绪郁结。我很担心他的安全,我也一时间很难接受没有他在的北京。午睡时,我们在一起的画面不知为何一一浮现,放了整整两个小时的电影,我睁眼时,两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陪伴。两个人的磨合了解,两个人的朝夕相处,两个人的共同经历,最终都会成为一团软绵绵的回忆,让人放不下,让人舍不得,陪伴,让两个陌生的人成为彼此的家人。我想,不仅仅是爱情,亲情、友情都是如此,缺失了陪伴,即便是血亲也很难亲近;因为有陪伴,朋友们也是我们的Family。

付出比获得更让人充实,爱人比被爱更让人快乐。浩宇“农历、公历两个生日我都想过”的一句玩笑让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应该送什么礼物,应该给他什么体验。我提前很久开始一件一件地囤礼物,我联系很多渠道去买环球影城的门票。我很少这样去做一件“十分努力只为讨你开心”的事情,尽管准备需要花费时间和心思,我也做了两周的兼职去攒门票钱。但是当我缴好最后一笔款,约好入园时间,当我把大大的礼盒带到他面前,当我牵着他的手进入环球度假区,他给我大大的笑容,当他告诉“我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我觉得“哇,做这一切真的很值”。我是独生子女,我的家人十分很疼爱我。当我无条件地获得家人给我的爱时,我的情绪是感激、感恩、我好幸福;当我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另一个人,希望他开心和快乐时,我感受到的是充实、成就感、快乐、我们好幸福。能去好好地爱一个人,真的是一种幸运又值得的事情。

期待爱的回报,不是爱的要求,而是一种虚荣。

——《少年维特之烦恼》/《兰心大剧院》

结语

我知道我的正文内容中并不一定有每一个小标题问题的直接答案,但是所有的想法我都用了自己的经历在说明、在佐证,真心希望能够为朋友们提供一点启发。

借用浩宇的话,我们深深地被世界爱着,无以为报,唯有感激。

有时常回忆起我还不算长的人生,就已经有很多好心人来到过我的生命了。谢谢你们,除了图片致谢中提及的,我还想感谢对我有着启蒙之恩的各位老师:

大学阶段:张杰老师、黄继承老师、孙咏梅老师、陈伟泽老师、李凤云老师、林展老师、李琼老师、王勇老师、朱子辉老师、王来金老师、Diane Lynn、John、J Merladet、Joe、Scott Holiday,还有杨峻学长等等;

中学阶段:熊老师、彭老师、陈老师、刘老师、曹老师、李老师、涂老师、王老师、邵老师、高老师、侯校长;万老师、刘老师、龚老师、朱老师、覃老师等等。

感谢实习中帮助过我的领导与同事们:BW的陈师姐、马总、小姚;DVC的L妍姐姐、东言师兄、杨老师、有趣的灵魂云曦和潞潞;得到App的全体同事们。

感谢陪伴、支持、鼓励我的好朋友(不确定他/她们是否“惧镜头”,所以还是用简写或昵称):SY鱼鱼、妙老师、亲爱滴舍友们(J琳、W佳、J萍、J妮、L珊)、K珂、K恺、Y薇、X 茹、韵X、云S、J阳、S之、Y可、T齐、Q俊、H泽等同学们;P&G Club同学们、前辈们;J兴师兄、GEA的伙计们及可爱的师弟师妹们等等。

感谢浩宇,我可爱的男朋友(比心):D(我有写得很棒棒对不对?)

最后,我最近也常常回想起过往一些自己的错误。在我还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朋友、一个晚辈、一个喜欢的人、一个被喜欢的人、一个陌生人的时候,那些令你们伤心过的,失望过的,不解过的,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原谅,谢谢你们让我成长!

图名:致谢部分节选;图源:我的毕业论文

最后的最后,欢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 ^

大三 《绵羊的自觉》

大二 《长大以后》

大一 《一寸欢喜》 

——以上是我往期总结的链接地址



Q&A(后续也会不定期更新)

由于前文为了不过度占用篇幅,或是自己考虑不周,未提及一些重要的话题。此后,我将陆续以Q&A的形式在文尾分享自己的看法,或是“拾人牙慧”的所得,也欢迎有困惑或者想找树洞的朋友通过这个网址匿名和我分享,我如果有时间就会回应你。

Q1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Q2 大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Q3 有什么为人处事的原则想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519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4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544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42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46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27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3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6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2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6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9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9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1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1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8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71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