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的循环
如果我要读懂一句话,那么我就先要了解这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但是每个字是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的,是需要放在语境中,才能知道具体的意思的。那么我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就需要先懂得某句话的意思。
那么如此往复,我到底是应该先弄懂字的意思呢,还是先弄懂这句话的意思呢?
时空上的差别
为什么同一句话我们人类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我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自己的认识。而对同一句话理解的不同,就算是时代相同,那么非洲一个原始部落的孩童和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的理解也当然会不同。
这种整体和个体的思辨,以及在时空因素下对同一元素的理解冲突,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就是因为这样的现实存在,我们才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不能够相互理解的。而原本想要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互联网演化到现在反而感觉更加的让人们之间无法互相沟通。这种无法沟通能够到达什么地步,你只要想象一个两千年以前的秦朝人,看见一个现代人拿着智能手机,一个人在角落对着这块片砖嗤嗤傻笑时,那个秦朝人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怎么即是全,而全又怎么即是一
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很难给一个八十好几的老人讲解明白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如何构成的。你也同样很难让沉迷于二次元动漫的妹子和整天喜欢研究中国古文物的研究生讨论膝枕是什么抑或者撵是什么东东。这种情况虽然在现代化专业分工出现之后就已经开始存在,但互联网的出现显然更加剧了这样的现实境遇。
就算是在读书这样一个选项上,热衷于网文流行小说的人和喜欢世界经典小说的人也是互相鄙视和隔绝的。人人都站立在自己价值的高峰,和有同样喜好的人在一起生活娱乐,在不断地接收着回音壁效应的强化之后,越来越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现在认为的那样。如此构成的生态图景,如果变成一副动态图像,而你又能够跳出来去看这副画的话,就会看到一小撮一小撮的人各自挤在自己喜欢的蜂房中怡然自得,和外界还能够存在的联系变成一根根丝线,接洽到每个人的肚脐之上,输送的却只剩下维持生命的给养。
如果把这一个个蜂房比作是描述人类这个物种是什么的那句话中的一个个字,你要了解人类的话,你会怎么去开始这项工作呢?如果你从一个个字开始,它们自身含义的丰富性已经相当复杂,乃至于你要想精确的定义它,也得借助于对整体的把控,对时间的回溯。而如果你从整体上看人类这句话,它也已然变成了一个什么都不像的东西,你想要懂得这人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又得借助于对每一个部分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精简的世界
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我们不仅了解了世界,了解了人类,还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制度,还创造出了另外一个比特的世界。但当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这种构建,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一种简陋的理解之上的。它不是从全部的视角来直接考虑这个世界的样貌,而是单单从某一个角度来理解它,发现它,归纳它,总结它。我们在之前就从没有想着要去真正的了解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而是想着通过一种抽象和简化来为我们本身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科学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希望从世界中抽象出完美的解释,从而为发明科学一词的人类服务。而以这种目的为行为导向的科学最后产生出来的对真实世界的一点认识其实只不过是意料之外的副产品罢了。
飞矢不动
芝诺的飞矢不动也是想要从运动的角度来讲述这样的一种状态,当飞行中的箭矢这个整体运动被切分成无数的部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箭在这一刻是不动的了。其实我们现在知道它只是对形态进行了划分,而没有考虑到能量和动量的存在。但是这样一种部分和整体的思考就表达了一种理解上的悖论。
得到什么
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似乎从来都是碎片组合式的,非完整的。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完整的理解这个世界,那么就代表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全部,而所有的不确定其实也都确定了。但现实是我们其实生活在不确定之中的。
而就算是我们完整的理解了这个世界,其实还有一个和这个世界一样负责的东西,我们可能还是无法理解,那就是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