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中,分数作为衡量个人学习效果的手段,具有量化的意义。但是,将个人分数和其他学习者进行比较,不是分数的错误,而是将这种手段用错了地方。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出现下面的结果:
1.害怕量化,恐惧分数。涉及到考试、打分的项目会下意识地感到恐惧。2.醉心排名,疯狂地想比别人做得更好。即使自己已经很好了,但只要看到、听到有人做得更好,就会羡慕、嫉妒和恐惧。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棘手的问题,遇到难过的坎儿。但,这些都很正常,生活从来不是扶摇直上,总得有上坡下坎,也没有哪位先生、女士一路顺风顺水,成为winner。总会有那么点事儿,磕磕绊绊。
积极乐观者与消极悲观者真正的分水岭在于遇到错误、挫折时的态度。以前读到过一句话,让我想明白了其中的本质。
这世界哪儿有什么错误,有的只是成功或者进步。(注:极端的例子除外)
就拿学习英语这件事情来说吧,每当我遇到那些口语比外国人还好的家伙时,内心就会产生超强的嫉妒心,觉得十多年的英语真的白学了。但是,这样的心态并没有卵用,更要命的是,它会进一步打击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直到后来,在某次英语课程中,听到一位发音极好的讲师说起他练习音标的故事,我才醒悟。当时,他为了发好某一个音,连续用了三天时间,只练那个音。这样的刻意练习,让他发出的音特别饱满圆润,同时也让听众自叹差之太远。可是,这件小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不再让我产生幻觉的道理,那就是:
错误的比较会让我们产生幻觉,进而焦虑、嫉妒、失望,最后放弃。
错误的比较就是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比如,我把自己和别人的口语进行比较,遇到比自己口语好的人就会怀疑人生,误以为自己练了那么久,一点进步也没有。我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差别上,而忽略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变化有多大。
为什么不能盲目地和别人比较呢?
我们并不了解别人,也不清楚背后的故事,所以,这样的比较缺乏对等条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知道那些曾经令人羡慕的他人也有过许多心酸苦痛,也是克服许多困难之后才取得如今的成就时,我们的羡慕心理或许会减弱许多。
所以,再也没有必要因为看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好,就产生放弃的想法。真正的比较对象是自己,也只有自己才真正清楚自身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