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寻找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副院长、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首届新教育年度人物张硕果
昨天来到临河,看到蓬勃生长的孩子们和洋溢幸福微笑的老师。我想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真教育?什么是新教育?昨天看到的就是这一切!有时我们会因为一次相遇、一首歌、一句话而改变。今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也是因为我生命当中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
十一年前。贵州支教行动招募老师,我和朱雪晴老师作为志愿者来到贵州遵义凤岗,一个多月支教时间彻底影响和改变我教育生命的轨迹。我写了一段话:一粒种子埋在泥土里,要经过磨砺才能开会一朵花来。大山里的孩子因为绘本和一本书眼眸发亮。
九年之前。许下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粒新教育的种子。走进一所所学校开始宣传和传播。
为亲子共度的农民家长颁发书香家庭奖牌。一位老人70岁,当为一个70岁的农民和他的孙子共读、共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六年之前。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寻找中国最会读书的孩子,邀请他们参加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暑期活动。这里有省会城市,和新教育试验区。30个孩子当中,有17个孩子来自新教育试验区。5位是我所在的焦作学校。如果没有新教育实验,如果没有数年如一日的儿童课程的滋养,这些孩子能够走进央视,和钱文忠老师对话吗?
2012年焦作五个少年走入央视《读书》栏目。因为阅读,太多的孩子发生改变。
两年前。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老师,发来这样的视频。焦作市马村区待王学校葵花班二年级成长纪念册。把她班上的孩子入学成长的点滴制作成电子纪念册。这是乡村儿童,他们因为一场遇见,孩子们的生命因此变得美丽。
四季流转,孩子们的生命因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被永久保存下来。
新教育带给我持续的幸福和温暖。
我努力去信任自己国家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给你一个欢欣、诚实、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张晓风
我们有没有勇气像看云老师说的那样: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享受正常的、优质的教育。当我的孩子上学后,集体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此不同,我努力做一个好妈妈,但我依然不能改变学校教育的冷漠和机械。我看到新教育的美好事物后,我就走进儿子所在的班级去影响他们的老师和校长,影响当地一所又一所学校和更大范围的教育同仁。
希望孩子们和这些美好的教育相遇。在石家庄新教育年会的现场,我站在校园里和新教育研究院的卢志文院长聊天,他说尽管如此,现在在中国依然有很多孩子错过新教育实验。
我们每天清晨都会和这些年轻的面孔相遇,这些孩子因为走进我的教室,她的教室,经历不同的生命成长的体验,作为我们教师,一个站在讲台上的人,不要忘记,整个世界的弊端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是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链条。
今天分享以下几个话题:
新教育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新教育?
新教育能带来哪些该改变?
新教育和我有什么关系?
如何践行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是什么?
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是由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先生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实验,它以教师的专业 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一个人的教育梦想
一群人的教育行动
中国基础教育的一股改革潮流
缘起:1999年,一个人,一本书,一个念想。
朱永新老师没有想到过流芳百世,但是如果能够改变中国教育,他的书和教育理念就有了意义。从这时起,朱永新就从一个教育理论研究者变成一个践行者。
1999年,朱永新老师在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讲学,这是“新教育”的酝酿期。
标志:2000年11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正式出版,并成了新教育实验诞生的标志。新教育走进更多一线教师的视野
2002年7月,《朱永新成果保险公司开张启示》;2002年9月,昆山玉峰学校成为新教育的第一所实验学校。
资料:(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全国首家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坐落于“百里平畴,一峰独秀”的玉峰山下,占地面积60313㎡,建筑面积31267㎡,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创建于2001年,并于当年秋季正式招生。)
寻找学校的过程中,老师好、成绩好,不如找一些特别薄弱的学校,但是特别薄弱的学校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后来找到了中流的学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老师、校长和孩子依然渴望改变。这是第一所实验学校。
这所学校有很多故事,吴樱花老师班上的调皮孩子即将面临开除,吴樱花老师影响和改变了这个孩子。吴樱花给这个孩子写成长日记,孩子知道这件事是半年之后,当这个孩子再一次因为调皮捣蛋后,吴老师拿出来记录了半年的成长日记,孩子说:“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我。”三年过后,奇迹来临,这个孩子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高中,吴老师把三年当中为孩子写下的故事,《孩子,我看着你长大。》
昆山、运城、石家庄、苏州、金堂、南京......从2002年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新教育从无到有,新教育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0个县级实验区,有3000所学校、300多万师生在践行着新教育的理念。教育在线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网站。成为无数教师的精神家园。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大的教育培训学校、新教育不仅仅成为一个教育现象,也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新闻现象。
新课程改革(行政)(课程)——以课程为切入点,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课程来影响教育的发展。
新基础教育(专家)(课堂)——切入点是课堂,希望通过课堂的改变来影响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教育实验(草根与行政)(教师)——切入点是在座的每一位,是教师。如果一间教师如果没有以专业方式站立的教师,孩子不会有生命丰盈的体验。一间教师局长和校长说了是不算的,这间教室是站在讲台上的人说了算。新教育认为,只有把站在讲台上的人彻底打通后,所有的理想才会成为现实。成就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只有每一位老师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幸福的,我们的孩子们才有可能幸福。
民间性、自下而上性,越来越多有情怀的局长认可。形成了草根和行政的互相促进。
为什么会有新教育?
中国当代教育是有病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中国经济神话般地快速增长时,中国的教育没有同步发展。恰恰相反,经济的高速发展还给中国教育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徐峰
我们不可能等到所有的改革都到位后,才来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教育生活。在改革尚未称之前,谁来为孩子负责,我们要为每个孩子的每一天负责。
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我做了20年的精神科医生,我刚做精神科医生时,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12年的时间增加了120倍。
事实上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我买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我在精神病院里面工作,精神病院才是这个样子;我的博士论文在监狱里做的,监狱才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居然有本事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院,只要看住这些孩子,让他们考上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徐凯文
今天教育的悲哀:
把不一样的孩子培养成一样的人单向度的人
一个人是英雄,其他都是失败者
不是在成就人,而是在淘汰人
案例:牛蛙之殇(一位教授发表的文章,讲述了上海小学入学的竞争)
《牛蛙之殇》原文转发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8366017522388953&wfr=spider&for=pc
“再见了大上海,你给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给我一个能慢点长大的小孩。”——《牛蛙之殇》
在考场上,考试的孩子挤眉弄眼开始抽动,得了一种怪病。医生的结论是压力太大,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案例:2017年11月12日湖南益阳沅江三中弑师案
12日下午4时,沅江三中放假,班主任鲍某要留高三二班在教室写励志视频观后感,罗某杰不想写,就去办公室找鲍某说他不写,鲍某称不写就要他转班,罗就拿他随身携带的匕首捅向鲍某的脖子,鲍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官方知情人士透露,罗某系高三学生,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平日班主任鲍某视罗某为己出,对其尤为重视。至于为何罗某伤害鲍某致死,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惨绝人寰的场景,真的惊到了善良的人!
理性和感性的声音此起彼伏,犹如带血的呼喊,试图警醒依然沉睡的人们。
谁正在制造内心无爱,有恨,无安全感,易于冲动的孩子,谁正在培养魔鬼?在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案例:2017年3月2日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杀害室友
案例:2017年12月27日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其为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
如果给新教育的社会功能做一个定位,我认为,新教育是在给一个定位,我认为,新教育是在给一个病人——中国教育,做一次准确的基因修复。新教育从事的,是一项注定要走进历史的伟大的关于中国教育的基因修复工程。——徐峰
影响:
新教育实验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之后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
这是新教育实验的使命——培养孩子的精神。
相比较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应试教育,它更多的关注对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借助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来丰富孩子的心灵,引领其精神的成长,这也是新教育的重要特征。
塞甫丁:“我要用阅读改变我的家庭,我的家族的命运。”
从“鲶鱼效应”到“摇篮效应”
2011年9月,在内蒙鄂尔多斯新教育第十一届年会上,我们再次见到了陶西平先生。面对新教育十年的风雨兼程,陶西平先生感慨万千,他说:“十年前,我曾把新教育比作鲶鱼效应,说它会在中国教育的这缸水掀起波澜。现在看,这不仅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新教育已经不再是鲶鱼效应,它已经发挥成一种‘摇篮效应’,在它的不断摇动下,成长起一种的新的理念,成长起一个实践体系,成长起一支教改队伍,成长起一批优秀学生,也成长起一批草根专家。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被提起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时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朱永新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新教育的新,并非对以前教育的否认,也并非是从无到有,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新教育之所以新,就是它是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的矫正和疗治,一种批判和建设,用原中阿应教科所所长朱小曼对话来说,新教育是行走的教育,更是行动的教育。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新教育的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实验宗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于幸福的四种假设:
今天幸福,明天幸福
今天不幸福,明天幸福
今天幸福,明天不幸福
今天不幸福,明天不幸福
对于孩子来说,人生是围绕童年一点一滴展开的。在未来的生命中,不断的复制。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自省模式,活着是痛苦的。我们希望给孩子幸福的童年体验。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一个孩子被剥夺童年的游戏和快乐,到成年之后,剩下的就是对生活的失望和绝望。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尽管考到名校依然不快乐,他们一直在追寻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我为什么而活着?”
新教育的观点:一定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这和追求学业成就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
成长比分数重要
幸福比成功重要
如果我们的孩子活到80岁,我们希望那时的孩子是健康的,有了这样的期盼,我们要把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给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处在60岁的阶段时,60岁不再是社会人,而是自然人,这时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我们的孩子在40岁时,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希望他们在那时是个有责任、能担当的人。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往前推,高考时,要有个不太差的成绩,这时我们才把考试在整个人生当中找到最正确的定位。
希望每个孩子健康、有好的心态、能够有责任、有担当、有个不错的学业。这样看来,其实教育不应该太着急、太焦虑。
案例:特殊教育学校的故事。抢拍下一张照片,这样孩子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但是他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笑容发自内心,让人感动。每个孩子都应该让我全力以赴的对待他们。
案例:山东济南的门口,父亲怎样也把孩子送不进校门,暴打孩子,孩子怯生生的走进校园,这是心理学当中的“未完成事件”。而在我们的实验学校,开学前一定要给孩子做铺垫。开学第一天,就给孩子送礼物,讲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给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活埋下伏笔,寻找生命成长的镜像,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老师会带你们穿越一本本书、一首首诗歌,一个个电影。
在一个毛虫的身体里藏着一只美丽的蝴蝶,在一粒种子的身体里面藏着一朵美丽的花,在每个孩子的身体里藏着一个更好的自己。(毛毛班入班仪式:开学第一天贴照片、老师拥抱孩子、父母和孩子一起上学)六年每年拍一张全家福,有心的老师才可以坚持下来,六年中父母能够看到每个孩子的变化。
案例:团结街小学开学仪式。校舍简陋,没有像样的礼堂。开学第一天,把老师邀请上台,庄严承诺,让每个走进我的班级的孩子,因为和我的遇见而幸福、而快乐。让高年级的学生送给学弟和学妹送花。
这就是新教育,它让冰冷生硬的教育变得柔软,变得温润,变得更易于让孩子接受。
它让孩子的生命穿行在美好的事物之中,从而唤醒孩子的生命,点燃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是教师的天命,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县、所有的教室都变成‘小蚂蚁’、‘小溪流’教室,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回答了,新教育也就不再是草根运动,她会变成政府行为和国家意志。到那时,新教育也就要改变了,改名为‘中国教育’”。
新教育能带来哪些该改变?
昨天,我们走过临河七所实验学校,看到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状态,对于我们来说,新教育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新教育改变着教师的行走方式。
案例:郭明晓老师,大西洋的飓风。她在退休之后以超凡的毅力和对新教育的执着,创造者教育生命新的高峰,一方面带领着她所在的学校和周边学生近百名年轻教师推动新教育,一方面又担任新父母研究所首席培训师,全面跟踪、培育全国各地600余位种子教师,被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誉为教育界的“中国飓风”。
职业认同——做一个有方向感的老师
我们要把自己交付给学校和教室,如果没有职业认同,教师的职业幸福也无从谈起。
教师的成长两方面,一个是职业认同,一个是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解决的是教师生命成长的方向的问题,做一个有方向感的老师。
“于是,我从井底跳出来,看到的是更广阔的海洋,我成了一尾小鱼,任我如何畅游,也触及不到海的彼岸。我知道,从此以后,书将伴随我终身!”
“读书是一种出走与飞翔的姿态”
走进书里,我忘乎生活中的烦忧;走出书外,我发现自己离梦更近了!
2004—2012年,11年,读陶继新老师的文章,写下的学习笔记达13万字!
案例:有灵魂的教室——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来到这间教室学习的学弟学妹们:
这间教室的前身是1012班,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两年。虽然它有些简陋,但人和教室的感情可以超越外在的简陋,珍惜它吧,它会成为你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们毕业了,再次回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看到你们在堆积如山的书桌前埋头苦读,看到你们在绿荫场上矫健的身姿,看到你们也即将像我们一样下课冲进饭堂,总觉得,希望还在,青春还在,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全新的。百高校园是最纯洁,最美好的地方!
教师的成长要脱离体制,如果还停留在对体制的抱怨中,永远不可能成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体制。
有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你真不容易”!
新教育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教室,师生生命共同生长的场域
案例:大杨树下幸福的孩子们。常老师为每个孩子过生日。给一个孩子改写金波的诗歌。《会思考的石头》送给刘景愚,孩子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就在这天,班里的女生写下这样的话:等我过生日的时候,老师送我一根枯树枝,我也会珍藏一辈子。
10岁左右的孩子是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认知自我的,当老师把鼓励和肯定给予孩子时,孩子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不是孩子不聪明,他们就是通过成人眼角的余光来感受世界的人情冷暖。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初中二年级一味赞扬孩子,这一套就不灵了。14岁左右的孩子到了新阶段,“初二现象”,通过同伴关系来认知自我。当孩子处在初中阶段,回到家中关上门不理父母时,应该知道孩子正在正常。
一个老师具备高度专业性,处理孩子问题时才会高于父母的水平。如果和父母一样,凭什么信任你呢?《绿叶映着你的脸》送给金宏伟同学,常老师在孩子生日那天给他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为孩子种下一棵生日树。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新教育不仅影响和改变老师,也影响和改变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这些孩子被呵护、被关爱。就像给孩子过生日时吃的蛋糕总是书的形状一样,我们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
新教育改变着家校关系
我们校长和老师最怕家长上门闹矛盾,但是在新教育的影响下,家校关系非常和谐。
案例:沁阳市第四小学“毛毛虫去远足”一封信开启“周五模式”,用书信沟通。从18个孩子变成83个孩子,一学期转入15个孩子。虽然老师很辛苦,但是让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榜样教师,一个乡村教师用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校关系,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奇迹。
案例:满天星教室——张斗艳老师。“如果我不能做大事,就让我用一种伟大的方式做小事。”张老师过生日时收到学生和家长送的生日诗和卡片。
新教育改变着学校的发展范式
案例:焦作市修武第二实验中学——在这里,唯一不能拒绝的是成长(校长薛志芳)
2012年12月8日,河南校讯通全景式重磅推出我校教师阅读宣传专题:“走进书香学校系列”:修武第二实验中学——在这里,唯一不能拒绝的是成长!
薛志芳校长改变课时,上午自习吸收消化,下午自习每天一节阅读课,阅读课所有教职员工在学校操场上自由活动、锻炼身体。“相约第五节”和“四棵柳下花盛开”的故事。
2010年9月28日,《教育时报》以《用文化的力量浸润师生心灵》将该校作为“河南教育名片”予以隆重推出。
“除了上帝之外,人是至高无上的,人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人就是目的。”
人的回归是教育变革的核心。
新教育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谁?
我要去往哪里?
我将如何抵达?
教师成长的双翼:职业认同+专业发展
当我们自己都没有独立思想,对未来丧失希望的时候,我们又能对孩子传递怎样的信念呢?首先,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独立思想者。对新教育的接纳也是这样,新教育不是一种行政命令,新教育是我们寻找生命成长方向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去消化和体悟的方法和路径。
职业认同(方向)
专业成长(能力)
教室建设(实践)
以什么为职业,就要以什么为自己生命意义之所托,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攀升
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
专业交往: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行动:回到教室里来——“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新教育是一条路径,一个桥梁,一种生活方式,帮助我们抵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如何践行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
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
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
专业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教室打通,回到教室里来。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的基本架构——文化、课程、仪式与庆典、生命叙事、家校共同体
教室文化——和学校文化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也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
显性文化:班名、班徽、班歌、班旗、班级吉祥物等
隐性文化:愿景、规则、仪式、庆典等
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具体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
装饰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看见师生每一步的成长。
班级文化的最终形式不是悬挂在墙上的东西,班级文化最终是靠师生活出来的,即从这间教室走出的所具备的气质、修养、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因此班级文化需要得到全体是生的深度认同。
如何构建班级文化系统?
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中高年级)
课程——擦亮每一个日子
课程,是所有新教育梦想、理念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
小到一次治疗,一个事件,大到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我们的教育者带着明确目的,自觉地去设计和应对,它就能以课程称之。或者说,有愿景与计划,有行动与策略,有穿越的事实,有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这就能称之为一个课程。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课程?
“学习无处不在,在风中,在河流,在食物里,在传统仪式上,在家庭和朋友的爱之中。”——印第安箴言
生活即教育;世界即课程;体验即成长
一、对现行教材的有益补充
现行教材最大的缺憾就是过早的精确,以及与生活、生命的疏离,而儿童课程强调浪漫与综合阶段的兴发感动于生命在场,正好是对着这种偏差的有效纠正。
新教育儿童课程就是针对当前教育的缺失以及儿童生命的潜能,开发出一个更人文、更诗意、更整体性的综合课程。在实践中,两者相互渗透,又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前者侧重精确,即具体指示的分解与建构;后者更强调浪漫,强调整体认知,强调兴发感动,生命在场。
二、对儿童当下生活的救赎
三、让儿童的更多可能性得以实现
新生命教育(基础)——
公民课程(善)
艺术课程(美)
智识课程(真)
课程主干——
公民课程(德性)
艺术课程(灵性)
智识课程(知性)
以小学为例,新教育的基本课程节奏:
每日的晨诵
每周的读写绘(低段)或阅读课(中高段)
每月的整本书共读
每学期的生命叙事剧展演
每学年的结业典礼......
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种植课程科学、科学课程、四季课程、游学课程......还有那些仪式与庆典,如开学课程、生日课程、节日课程、毕业课程等等,孩子们的每一天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生命因为这样的一个个特别的日子而串在一起生命也因此一点点丰盈起来。
“儿童是生活在感性的世界中的”
看——听——捏——折——画——说
活动——游戏
课程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狄金森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读书这条路
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书籍啊,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低段——用图画书来吻醒
孩子是生活在故事之中的,成人是生活在故事之外的。我们期待孩子拥有普世价值无法通过训诫、说教传递给孩子,但却可以通过故事传递给他们。
发现: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汇聚:搭建成长的平台
点燃:以活动来促进
展示:树立标杆,言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