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5 22:55:45
一、关于知乎这种形态的思考。
1、为什么出现?
一个严肃认真讨论问题的平台,平常突然有一些想在一帮认真的人中讨论问题的需求时,没有客观条件(找不到合适的人或没有合适的场合)这时,知乎就是一个很好的构建在网络的平台。
知乎讨论问题的方式跟我们本科在党支部生活中讨论问题的方式和思维很类似。
灵感来源:今日在公交车上,再次看DW同学的文章“灵光乍现的时刻”,联想到近几日工作状态中,碎片化的节奏让自己灵感匮乏,比较于校园生活时,相对悠闲的状态下自己更多的思考和灵感。希望能够有一群固定的朋友可以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苦于目前没有这样固定的一拨人,于是联想到知乎这种模式。
而解决这种碎片化节奏(外在和心理上both碎片化)的方法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2个,一个是尽快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工作牵着走,一个是要一直思考,走的时候,坐车的时候,都可以思考。
2、知乎可以怎样改进?
到底是怎样的因素吸引那么多活跃的答题人?怎样才能保持他们继续活跃?
也许除了答题人个人的性格因素(他就是一个喜欢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看法的人),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将他们黏附得更好:
将每位用户(尤其是答题用户)的个人页面的用户体验做的更好,他在时间长河里答的各种类别的题,他的回答,他偏好性的选择作答,都是他生命的一种记录方式。
我一直推崇通过长文字有思考有生命力的文字来记录生命,所以保持写博客的习惯。希望这种方式能够推广到更多人当中,而不希望人们在当下的快餐式文化中逐渐丧失思考能力和对生活、生命的灵感。如果将知乎的个人页面做的更具展现答题人生命的“记录”方式,也许能够增加黏着性。
二、对于上述思考的思考
刚才我跟某同学说了1中大概的困惑,然后表达希望能够有一个圈子可以严肃的讨论问题。突然觉得这不是一直以来自己在各个状态时都想要的吗?比如曾经希望建立一个书友交流群,一起谈书;又比如希望建立一个个人公众号,除了通过文字的形式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还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和好朋友互动的平台。
在不同时点、不同场合、不同状态下,我的内心都强烈的指向了同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场合,平台,严肃的交流,思维的碰撞......
以后是不是该做点这方面的事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