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三联周刊做了一战专题,推荐一些有关一战的书。我选读其中两本:一本是美国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的《八月炮火》,这本书被威廉·夏伊勒誉为“我们时代最好的书之一”,也经常被肯尼迪总统赠与来访的外宾;另一本是与克劳塞维茨齐名的军事思想家李德·哈德所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八月炮火》主要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势及一战开始后一个月内的战况到马恩河战役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重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方的战略,各战役中各方的战术、技术、主要人物的思维、性格如何影响战局。两本书的撰写都大量依据一手史料:一战后收缴的德军参谋部日志等相关文件、英法军队文件、各战役调查记录、当事人回忆录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学家的著作。他们的文笔非常精彩,幽默,收放自如,情感表达也极有节制。诚为了解一战的佳作。这两本书的内容,与常读战争书籍不同,少有歌颂伟人功业与战线,有事实,有分析,更有反省。作者花费大量笔墨书写也最令我关注的是普通士兵在前线的悲惨经历与将官们的愚蠢无情。比如霞飞,以前的阅读物中他所给予我的印象是一战功臣、大智若愚的英雄。这两本书不约而同,根据大量战后’进行的调查及第一手资料,还原其决策过程及在战争中的表现,一个“慢半拍”、无视敌人战略战术、自我极强、盲目乐观、推卸责任、轻掷士兵人命去打无效益仗的霞飞出现了,打破了以往的英雄神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霞飞完全就按照于此相反的思维进行决策,他一门心思想着进攻德国,无视德军的战略安排,无视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的情报、无视德军现实进军路线,沉浸在自我想象中的胜利美梦中,拒绝随形势改变,终于让德军轻松进入法国,直驱巴黎,开动一台又一台绞肉机。不只是霞飞一人被扯下英明睿智的面罩,他的好战友、同样轻视士兵武器技术发展并主张意志强过物质的福熙、英国远征军前任司令弗伦奇,德军统帅毛奇及一战英雄鲁登道夫、兴登堡,在史料的帮助下,无一不被卸去妆容,露出平凡之貌。这些领袖连同大部分中下级军官一样——智力平庸,追求荣誉的与仕途发展,无视配备、地形、敌我力量对比,唯功绩是求,发动对己方无益的战役,士兵成千上万地死去,却被忽略。倘若事功不济,那么责任一定是前线士兵的。当霞飞的十七号计划惨败后,他发给法国总统的电报写着“由于前线部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进攻素质····”。这些平凡的领袖,他们偶尔地成功,多是因为对手犯下更愚蠢的错误。作者因此调侃最配合德军进攻的乃是英法军队统帅部。高层领袖如此,中下级军官也在表现平庸愚蠢方面一致地不认输,面对德军炮击,英军指挥官对新兵们的指示是要姿态挺直并整齐地往敌军阵地进攻。经常在明知高层指挥官指令不可执行时,为仕途发展而不表达自己的看法,惟命是从。鲜有爱惜士兵者。凡此种种,怎能不流干士兵的血?有位中尉信中写道”由于指挥官们的无能,我的好友全部牺牲了”,这是他的最后一封信。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多半在领导层不得志或被排挤或为名位而改弦易辙,尤其是在智慧的见解被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时,证明平庸之徒错在何处时,有远见者被更迅速地被发配到其他不重要的部门,以免彰显平庸群体。智慧战胜平庸与愚蠢,需要几十上百万人的血做基石。这两本书通过对决策细节的描写,也体现了人类的局限。不只是视野局限,也是思维局限,因循守旧。缺少奇袭战术,拒绝新武器与新战术。按照既定习惯作战而被敌人分析出规律是英法军队进攻总是缺少成效的原因之一。有次英军进攻德军,前线指挥官想奇袭,要求炮兵炮击德军战地两天后出动步兵,而更高一级的指挥官一定要按以前的习惯先炮击两周,对面的德军也猜英军将炮击两周,于是从容不迫进行准备,英军这场进攻因而失败,徒增伤亡。讽刺的是,在另一场战役中,因为缺少炮兵,不得不尽快出动坦克与步兵,反而成功,因为德军以为在英国进攻前总有两周的炮击时间,他们可以有充足时间调动物资与军队到前线。更荒谬的是指挥官们对旧战术的偏爱,且不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证明骑兵之无效,而英法军仍然重视骑兵。在一战开始之际,骑兵不但没起作用,并且阻碍步兵行军、破环交通路线与通讯、增加给养压力,这种种弊端,全部被统帅们无视了四年。如果说chaos是战争的本质体现之一,这两本书选取的资料呈现出了这份本质。多数指挥官们对于战况摸不着头脑,因何而战、因何失败、因何胜利,甚至到底这场战役是胜是败,前线指挥官与统帅部经常搞不清。主观、缺少远见、因循守旧、追名逐利、轻视人命,造成大批士兵死亡。这两位作者笔底下时时流露出对普通士兵处境的关注与同情。李德哈特在“后记”中直言“领袖也是凡人”,而哪些做为普通士兵的凡人,就这样被同样是凡人但身居高位的昏庸之徒牺牲掉。他们可以往何处去?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在这个智力平庸者占据多数的世界,选贤任能并非避免悲剧之途。让战争不再发生?野心家、疯狂的名利之徒,每天都在证明这希望是神话。有位一战士兵祈求"写本有关士兵的书吧,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悲剧了”。这样的书,已经出版,而悲剧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