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1)——唠叨的爱
其实对于外国名著,我还是有点排斥的,因为很多中国的经典名著我都还没有看过,尤其今年从【孙子兵法】开始看,看完了就想看【四书五经】,最近又迷上了诗词,文学的博大精深,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慢慢品味。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就很难执行下去,所以听从了计林的意见,从【傲慢与偏见】开始读。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的反应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即便我今天翻开这本书,依旧觉得,书中的人物故事离我并不遥远。这是一篇很生活的小说,里面讲述的日常,虽然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略有差异,却在人情和人性的表达上,体会出一样的味道。
第一篇从班纳太太的唠叨开始,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一个沉默寡言的父亲,五个性格迥异的女儿,面对即将搬来的黄金单身汉邻居,班纳太太希望先生能为女儿们的婚姻牵线搭桥。哪有父母不为儿女的婚姻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安定的生活。当时的遗产法对于班纳家庭相当不利,因为没有儿子班纳先生的遗产只能由侄子继承,他的女儿们只能各自分得很少的一点生活费用。为女儿们在父亲离世之前找到良好的归宿显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以班纳太太全身心投入到把女儿们嫁给好人家的伟大事业中,她视一切有钱人家子弟为自己的女婿。那急切的样子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很可笑,确是一个拳拳的慈母心。班纳先生虽然看起来沉稳淡定,相信一切自有安排,却也不是完全的不管不顾,而是默默的拜访了新邻居,为女儿们谋得一份先机。
班纳太太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我们的母亲,或许是隔壁的大婶,也可能是小区遛弯遇到的大妈。总之,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操着可笑的心,喋喋不休让我们反感,却依旧能从反感中,感受到她们是为了我们好。虽然无奈,这份好意,我们确是要心领的。
文字的魅力,在于用最简朴的语言,诉说平常的生活,而我们却可以从这些文字里,读懂生活的真谛。
傲慢与偏见(2)——初见言谈何必深,日久才能见人心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为人处世的风格,有人表现出谦谦君子般随和,有人表现出生人勿近的冷漠。相对于谦谦君子,我更喜欢生人勿近的距离感。我相信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也没人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故而一个人对于自己交往的人群,必然是要挑剔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更值得的人身上。我们的关系圈,应该有亲密圈,普通圈,社交圈之分,我们维护的重心,应该是亲密圈。交自己觉得值得交的朋友,而不是随便和谁都能成为朋友。
达西的出场就很与众不同,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傲慢,让很多人对他初印象很不好,但是我却很喜欢他的傲慢。作为一名有志青年,财富,名利,地位他都有,他洞悉世事,明察人性。他在第一次到好友家就能精准判断出舞会上的女孩子们和他的家世并不匹配,但他也因为伊丽莎白的坦率活泼而新生爱慕,尤其在伊丽莎白独自一个人前来探望生病的姐姐,或许那会,爱情的种子悄然萌芽。
可是呢,伊丽莎白却因为他的傲慢而心生偏见。我觉得,这是伊丽莎白的迷人之处。她有一颗赤子之心,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她没有堕落,而是骄傲的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她看穿了那些虚伪的客套,心中不屑;她也明白达西先生的傲慢,敬而远之;对于自己良善的姐姐,她又是全心全意的喜欢爱护着。她的聪颖不逊于达西先生,所以她不断吸引着达西的注意力。
然而因为伊丽莎白太过聪明,才会先入为主认定达西先生不会喜欢自己,以至于对他的一再示好感觉迟钝。这时候,军官韦翰出现了。他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赢得了大家的好感,当他和伊丽莎白交谈,发现她不喜欢达西先生的时候,便说了一些达西先生的坏话,把他的坏归结于他的傲慢。伊丽莎白很容易就认同了,以至于对达西的偏见更深了,也听不进其他人的劝解。
当达西第一次告白失败,写信给伊丽莎白揭穿韦翰伪君子的面目。伊丽莎白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韦翰带着她最小的妹妹私奔了!这事如晴天霹雳,给版纳家庭带来严重的冲击。所幸在达西的暗中帮助下,圆满解决了。等到聪明的伊丽莎白明白真相,才明白过去对于达西的误会有多深。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像达西和韦翰这样的人。虽然第一印象很重要,然而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看清每一个人的真面目。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随随便便交付真心的行为不可取,只有长时间观察了解,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傲慢与偏见(3)——婚姻当中的门当户对
可能很多人都是把【傲慢与偏见】当成爱情故事来看的吧,之前看到计林说,作者首先主要写的是婚姻问题,不是作为爱情结果的婚姻,而是作为经济需要的婚姻。我看到的是作者简奥斯汀一生未婚,未婚的女子能够写出如此充满生活真实感的婚姻故事,让我觉得很有故事的,当然,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
我觉得【傲慢与偏见】里的婚姻观,和现在社会的婚姻观其实是一样的。门当户对,是很多家长对待子女婚姻中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身份地位的匹配,亲戚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我爸爸在知道我有男朋友后,就要我先了解,对方的家庭怎么样,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多少兄弟姐妹,长辈们是否还健在如何安置的,和亲眷邻居间的关系如何?正如故事中,达西先生第一次对伊丽莎白告白,提到她的亲眷“你母亲娘家亲族虽然叫人不太满意,可是比起你们自己家里人那种完全没有体统的情形来,便简直显得无足轻重。”
人,是社会性的,和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在婚姻的问题上,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亲戚关系都是重要的参考关系。我们总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而事实上,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情。门当户对可以实现强强联合。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倘若不是两个人彼此的能力相当,志趣相投,最终难免会出问题。
伊丽莎白和达西,在门第上伊丽莎白略逊于达西,但是在个人魅力上,两个人是旗鼓相当的,这是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的原因。伊丽莎白善良豁达,知书达理,她不会因为达西的告白就觉得受宠若惊,她有她的骄傲,她明白达西虽然表达出倾慕她的意思内心却是看不起她的那些亲戚们,他的求爱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带着施舍的味道,所以她严厉的拒绝了。幸而他们两都是能屈能伸的人,达西先生求爱失败之后,能够耐心写信解释;而伊丽莎白也不会因为他言语的真实而对他产生偏见,而是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摆正自己的心态。两个人都在包容对方的不足,为自己的傲慢无礼感到懊恼,却又没有刻意去解释,他们是如此的相似。
“友情的深浅不在于你对对方的优点知道多少,而在于你对对方的缺点包容多少。”婚姻亦如是。
傲慢与偏见(4)——真实的小人物
此前一口气把【傲慢与偏见】看完,有很多的想法堆积,却又觉得无从说起。后来计林提议大家轮流朗读录音,我排到了第十五章,十六章。朗读又是另外一种体验,比看书需要更多的耐心,尤其我从来不曾练习过语音,磕磕巴巴的读完,好不好也就这么上传了。
逐字逐句的朗读,不自觉间会对文字的阅读更加仔细。于是,开场的柯林斯先生,就这样进入我的视线。柯林斯先生是一个小人物,他骄傲自大,偏又表现出一幅谦卑顺从的模样,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作,而他的做作,注定不讨人喜欢。不过,柯林斯先生自我感觉良好,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周围人对他的不喜。
他从小在守财奴的文盲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成长,虽然进过大学,不过是照着惯例住了几个学期,并没有结交一个有用的朋友。然而他运气不错,小小年纪发了横财,又得到贵夫人的提携成为了牧师,衣食无忧,于是难免自以为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柯林斯先生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因为他的经历太简单了,所以,他完全不懂人情世故,这就造成了他无法正确感知周围人对他真实的态度。在他心里,只要有人肯听他说话,夸他两句,就是极好的人了。
财富和身份,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因为有可能是运气好。柯林斯先生虽然运气好,却无法成为绅士,因为他没有绅士的出身和气度。也因此,伊丽莎白看不上他,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但是,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不是他脸皮厚,而是在他的认知世界里,自己是最好的。
经典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真实,真实到我们能从身边找到相似的人,感受到相同的情感。
傲慢与偏见(5):我们为什么总是理解不了妈妈的好?
我相信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对班纳特太太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她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整个家庭操碎了心,可是却得不到丈夫和儿女的认可。晓玲形容说“大家都在嫌弃她,但是谁都离不开她,都需要她照顾。”
当时看到这个评论心里一惊,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我妈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整天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一边唠叨着干家务活很累,没有人给她搭把手,一边又把要帮忙做家务的我们赶到房间休息。她宁可自己累一点,把更多的休息留给我们,又希望我们对她多一些体谅。我们兄妹对妈妈都不够亲近,反而更亲近爸爸一些,明明妈妈付出的比爸爸更多,为什么我们不领情呢?
当我想到这点的时候,忍不住就为妈妈感到悲哀,换做是我,全心全意的付出却得不到一丝理解,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凉。可是妈妈却收起了自己所有的伤心,一如既往的付出着,这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很多人说“我不愿意做这样的母亲”,连我自己也曾想过,未来有一天,我若成了母亲,也要做一个开明的母亲,不让孩子感到厌烦。真的可以做到吗?我问自己,却不敢肯定。没有当过母亲的人,又怎么能够理解母亲的心情呢?她的付出,她的无私,她喋喋不休,忙忙碌碌,只是希望我们能过的更好,也希望我们能够理解她,给她一个回应,哪怕只是一句口头的安慰也好。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她收到的回复大多是不耐烦的。再没有哪个人可以像母亲一样,在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付出,日复一日。
在看文之初,我也觉得班纳特太太是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觉得。她喋喋不休的唠叨,和邻居攀比,想要比邻居太太先一步得到即将到来的黄金单身汉的信息,丈夫不搭理她的时候,连女儿咳嗽都要被她呵斥。等到丈夫回应了,她立马就高兴起来了,欢天喜地的准备起来。吉英去尼日斐花园做客的时候,她故意不让女儿乘马车,让她淋雨生病,制造在尼日斐花园住下的机会。伊丽莎白去照顾姐姐,姐妹俩想要回来的时候,她又故意忽略女儿的要求,要她们继续住下去。她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给大女儿制造机会,可以和彬格莱先生相处。她很爱女儿,想要给女儿最好的,哪怕她的行为看起来很可笑,如果她有条件,她当然愿意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方式,但是她很清楚自己家的情况,所以她只能用这些“拙劣”的伎俩。
丽迪雅和韦翰私奔,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后来这件事圆满解决了。家里所有人都对丽迪雅抱有恶意,也只有班纳特太太,立马就放下了成见,真心的为女儿感到高兴,乐滋滋的想要给女儿准备礼物,想让她出嫁的更风光一些。这是一个母亲的包容,不管子女在外面犯了多大的错,给家庭带来多大的伤害,依旧全心全意的爱着她,想要给她更好的。年少的我们免不了犯错,倘若连骨肉至亲都不能谅解,其他人又会怎么看待我们呢?班纳特太太的伟大在此显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没有母亲,丽迪雅连家都回不了。此前我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也觉得班纳特太太是非不分,太过纵容小女儿了。可是反过来,从一个不懂事的女儿角度思考,她只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她想要追逐自己喜欢的爱情,她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幸福,深深的伤害到了她最亲近的家人们,她被大家厌弃。可是因为有一个爱她的妈妈,她依旧毫无知觉的活在自己的幸福里,她很不幸,她又是幸运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母亲,我们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母亲,可是我们可以理解她,像她爱我们一样去爱她。再没有人比妈妈更爱我们了。
【总结篇】我在傲慢与偏见中读到了什么
1. 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现在社会,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大多靠利益相交。总觉得彼此不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就没办法交往成为朋友一般。然而我还是喜欢,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结交一些无用的朋友,摄影,正是这件无用的事,让我跳出了自己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和许多我本来不该认识的人,成为了朋友。读文学,也是一件无用的事,许多的事,只有坚持做过,才会明白到底有什么好处。
2. 共读有什么好处:前两天我在写读书笔记,先生躺床上,顺手就拿起那本【傲慢与偏见】看起来,我写完回头,看到他靠在床头捧着书,竟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他问我,这么一本书怎么要读那么久。我回,如果是我一个人读书,只需要一天就够了,大家共读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我也就能根据其他人的感悟,去复读,重新理解。共读的好处在于,可以看到自己原本没看到的细节,领悟到自己没领悟到的道理。
3. 对傲慢与偏见的解读 奥斯丁的小说,写的是“乡间村庄里三四户人家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三四户人家的家长里短里,英国社会的阶层状况和经济关系尽在其中。她写的婚姻大多是不涉及情感,而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和生存问题。她用普通人的故事,赤裸裸的揭露社会现实。虽然写作的背景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依旧可以再文字中,看到现代社会的缩影。故事中的许多人物,就好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可以把故事中的人物,代入身边的朋友中。文学的魅力在于,我们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