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心和赚钱欲是两码事
上进拼搏是一个宽泛的词,其中事业心和赚钱完全是两码事,万不可混为一谈,否则会给自己造成困扰。追求事业是在追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权力、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更光鲜亮丽的社会地位、更多的成就、更多的价值输出。追求钱就相对单纯一些,只要能赚钱,其他都属于权重更低一个级别的事情。
事业心的核心是把事做好,赚钱欲的核心是把钱赚到,两者不同但也有交集。
大部分人年轻人都有事业心,但不代表有强烈的赚钱欲望。正如打工的事业心和创业的事业心,还是不同的。比如你从事了一份“相对清贫”的职业,国营企业、事业单位、老师等等,你可能通过拼搏当上了国企高管,但并不代表你能够赚得了多少钱。别拿回扣和权钱交易说事,这里只谈一个行业一个职业的台面上的正常收入。
2. 免费的可能代价更加巨大
现在免费的东西很多,比如公司或团队之间的免费资源置换,又或者网上免费下载的各种东西,又或者各种免费的讲座。首先,大多数免费的资源其价值都不大,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对方首先一定会用来变现为金钱。其次,对免费资源的搜集消化和运作,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自己的时间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学会付费,是认识时间的宝贵的第一步。
3. 无效社交
关于无效社交,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但依然很重要,所以不得不提,但也就不展开了。人与人的社交,本质上是互相“利用”,首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这也是一种“道德”和素养。
4. 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两件事:思考和时间
大部分的商业决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思考力。深入思考一些,如何做方案?如何报价?这个单子值不值得接?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可能的状况?客户公司内涉及此事的不同的人对此事会有各自怎样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最终让客户满意甚至超出预期?如何做才能让这个客户成为长期客户?这些可能比你在客户面前夸夸其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单子抢下来更加重要。不仅仅是商业决策,人生的很多事情同样如此。多思考一些,总归是好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时间,人生就是赛跑,时间是最公平的跑到,每个人实质都在通过出卖时间获取成功或收益或金钱。别人花1个月读了10本书,你花了3个月一边读书、一边吃喝玩乐才读完10本书;别人1年买2套房,你5年买2套房(假设两人财力相当);别人用闲暇时间选基金,你在闲暇时间刷美剧。别人看到的是时间的不断流逝和消失,你看到的是时间不断涌来和产生。
5. 兴趣(欲望)不是越多越好
这里我把欲望归入到兴趣里,兴趣太多真的不好,我就深受其害。兴趣过于广泛,意味着无法专注,经常会被分心。你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喜欢,这样最容易产生事事都想做,事事做不精,也会缺乏持久的专注和投入,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大多数成功人士,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多,却往往在自己仅有的乏善可陈的兴趣中获得了成功。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写作和看书都不是兴趣,而是习惯或者说特长。你说是做自媒体的、你是写手,但如果你的兴趣过于广泛,今天想写美食分享,明天又想写商业案例,后天又想写男女情感,始终无法聚焦在一个细分领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
6. 孤独是一件好事,要学会享受其中
孤独是一件好事,孤独是你投入、专注、思考和创造力爆发的最佳场景。学会享受孤独是上天赠予的厚礼,更是成熟的标志。没有一项成功是仅仅靠着周围朋友们的鼓励和交往支撑下来的,实际上都是靠自己一个人死磕出来的。靠私教不可能打造八块腹肌,靠的是你跟自己的死磕;靠师傅不可能成为领域专家,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实践;靠大佬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大佬,靠的是自己对大佬资源的合理使用。
即便不考虑成功、赚钱这类显学目标。认识并学会享受孤独,也会让你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深沉,让你更加细腻地感知生活、感知情绪、感知人生,进而创造生活、创造人生。
7. 成功有套路,看得懂不代表能做到
大道理谁都懂,成功的套路也并不难,但是否能落实于行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正是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认知和实践,同样重要,甚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到处听大佬讲座,不如自己认真实践一次,哪怕失败也是经验教训的积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能能出真知,别人的经验只是“伪真知”。
为什么“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只是听,没有认真实践,别人家的大道理,仅仅是纸面上的大道理,没有太大意义。
8. 明白的越多,越不敢说话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夸夸其谈的永远是一知半解的人,对一门知识或者一个领域,明白的越多,就越不敢乱说。为什么?因为意识到了,自己永远不可能真正掌握事情的全部真相,说出来的,总是不全面的。看看别人说的,怎么说都觉得不对,自己说的,也怎么说都觉得不对,所以索性不说了。
此外,即便你认识到了对方说的远远不够全面,但对方有对方的局限,比如对方还年轻还仍在学习、对方是基于自己的身份职业和背景作出的不够全面的认知、对方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出发点,等等不一而足,当你真正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可能就会有一种类似上帝视角,你更加不敢或者懒于去批判去反对,你会怕挫伤到对方的积极性(对方明明正在成长)、你怕自己也会产生局限性(意识到自己也永远不可能达到100%通透的境界)、你会觉得单点的纠正和全局的掌控相比完全没有意义(你考虑的不是当前争辩的东西)。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着眼点不一样,当你着眼于大目标,自然不会对小目标斤斤计较。
所谓清流误国,书生意气,就是这个道理。
9. 思考很重要,不思考无收获
关于思考,前面已经提到了,不过还是值得单独成篇。
如果你经常看小说(小说中的很多细节大部分源自生活,只是进行了虚构的组合),或者以一个长远的时间视角来观察人和事,你会发现,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往往不是能力最强、不是男神、不是最能说会道、不是经常在表彰大会上领奖的那个人。而是敏于思考、讷于言行、喜怒未必形于色却抓住了每次机遇的“普通人”。成功来自于每一件事情的思考和选择的不断迭加,不要苛求每次都都出最佳选择(占尽风头),你只要保证每次的选择都能不掉队,最终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炒股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同样,从“知”到“行”,也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博览群书,但却怠于思考,始终无法转换。我们工作上讲究转化,学习看书同样讲究转化。你看了书,书里讲了很多大道理,你要把他们应用到生活中的人和事上去思考、检验,这样才能把大道理转化成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你听了大咖的观点和分享,同样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大道理,古人老早就说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坚持读书无用论,坚持经验比知识更重要?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学只是阅读,却没有思考。
10. 善意的去理解世界,这很重要
我是一个相对唯心的人,我相信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出发点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一方面是客观的,另方面也是主观的。世界在每个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每个人心中的不同世界共同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用善意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就会让自己处于善的包围之中,产生正向循环。境随心转,其实很多成功学和鸡汤也都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善意可以化解很多冲突和矛盾,敌意只会加剧矛盾。人是敏感的雷达,当你透出善意,对方都是能够感受到的,没有人是傻瓜,只是选择说与不说。
当然善意为本,不代表不敢和丑恶势力宣战,也不代表防人之心就没有了。以善为本,是要更加认识到善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更深地意识到恶的不好。
11. 自私是一件好事,人人需要自私
自私其实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首先把自己的利益维护了,首先把自己是搞好,才能慢慢去搞好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一塌糊涂,却醉心于帮助别人,这是本末倒置,也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请注意,这里的“自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所见的自私不是一个概念,真正的自私是利己利人,狭义的自私才是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
关于对于自私的理解,美国当代思想家、作家安·兰德早已阐述的非常透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她写的《自私的德性》,我随便摘抄几句:
“道德的目的是阐述适合于人类的价值和利益;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
“放弃为自己的利益和生活承担责任,也就是放弃了必须考虑其他人利益和生活的责任——不管怎样,个人欲望的满足要通过他人才能实现。”
“真正的利己就是真正关心什么符合自己的私利,承担获得私利所应担的责任,拒绝按照盲目的奇想、情绪、刺激或一时的感觉而行动,从而背叛自己的私利,毫不妥协地忠实于自己的判断、信念和价值观,这代表了意义深远的道德成就。”
试想一下,
你喜欢怎样的同事?是坚持捍卫正确方法、明确责权利和价值观的同事,还是和稀泥、分不清职责、四处乱寻求帮助也乱帮助别人的同事?
你喜欢怎样的客户?是该给你的给你,不该给你的不给你,严格执行合同,非常专业地与你合作的客户,还是价值观紊乱、看似为了你好给你大单却又索要回扣和拖欠付款的客户?
你喜欢怎样的亲戚?自己家的事情条条有理、生活的有滋有味的亲戚,还是自己家里不打扫不干活,却喜欢到别人家里瞎帮忙乱操心的亲戚?
12. 自己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缺点,认识到才能克服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逐步加以克服和改进。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人是完人。缺点有两种,一种来源于年轻、经验和知识储备不够,产生很多认知偏差和不好的习惯,这是随着后天的成长而慢慢认识并改善的。
还有一种来自于地域、成长环境、性格、家族基因等等,这类缺点大部分人往往意识不到,也无从改变。但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随便逐渐老去,会惊讶的发现,以前深恶痛绝的老爸老妈的很多缺点慢慢在自己身上也开始慢慢出现了。所以时刻保持自省的警惕心,非常重要。这点不展开,大家自己感受就行了,否则很容易陷入无意义的争辩。
13. 抽象的好处远大于具象
这条其实也是在谈思考,要认识到,抽象思考的力量非常强大,抽象有助于抓住事情的本质,也有助于加强思维的训练,更加有助于理解和感受很多细微之美。逻辑、哲学、艺术的学习和感悟,都是在增加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美食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究竟在哪里?是单纯的味蕾感受,还是其中蕴含的匠心、回忆或者不同的风土人情,又或者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认定和感知?
如何在音乐或歌曲中得到内心的慰藉和放松?
如何理解一个概念本身和概念所代表的东西之间的区别?(白马非马)
你爱一个人,究竟爱她哪一点?为什么是她的容貌而不是另一个人的容貌,会对你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抽象会让你更加逼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让你更加自信和游刃有余的面对各类状况和冲突,让你更深理解到生命的本质和美,进而更加快乐和淡定。
我认为每个人都该学习一点哲学,尤其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当然,抽象的加强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专业技能的加持。你要硬着头皮一点点嚼大部头才能真正学习进去,要会做饭才能更好的理解美食,要懂一些乐理知识和理论才能更好的从音乐与艺术中有所收获,需要学会下围棋才能获得博弈的快感。这些具象手段是用来帮助更好的抽象,两者并不矛盾。
14. 多看书的好处远大于你的想象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大道理说太多,大家反而会视而不见。
看书的好处之一在于,你能够沉下心来提高专注力,看书是在寻求价值,而不是寻求刺激,而刷自媒体刷朋友圈的浅度阅读本质是在寻求刺激。所以不要动不动就骂自媒体骂今日头条,人家本来就是奔着给你刺激而来的,况且这一切也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怪别人呢?
看书的另一个好处在于,短时间提高自己的认知和阅历。在我看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分为两类,小说和非小说。小说来源于生活,都是别人的一生和社会百态,很多事一个人不可能都去经历一遍,但通过看小说,可以身临其境地经历一遍。对于其他书,我都归于非小说,是别人思想、观点的总结,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我说得小说指的是历史小说、严肃文学等,我从没看过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甚至也不喜欢看武打小说和科幻小说,对后者不太好评价。我更喜欢看描写人间百态的反应生活现实的小说。举个反面例子,我在上大学时看了高阳的胡雪岩全传,看完之后立马觉得自己一下长大了好几岁,了解了很多官商勾结、如何拉拢关系的实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