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祭月节、拜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月娘节、月亮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不仅在中国广泛流行,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源自古代的月亮崇拜,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今天所熟知的丰富多样的庆祝形式。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传说非常多,其中个人比较相信的是古代人们对于天象崇拜与秋夕祭月。
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对天象很崇拜,尤其是对月亮更为崇拜。
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有祭月的习俗,认为月亮代表着光明和生育,也象征着团圆与幸福,因此有祭祀月亮的传统。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朝时期已有在秋季祭月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中秋节。
到魏晋时,就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这种祭月仪式就是中秋节赏月、拜月习俗的源头。
中秋节的历史发展: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农耕社会对月亮的崇拜。
普及于汉代,这时民间已有中秋夜祈求丰收和月神的习俗。
定型于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时中秋赏月、玩月逐渐盛行,成为一种时尚的娱乐活动。唐玄宗在八月十五夜赏月时,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从而正式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风行于宋朝以后,这时中秋节逐渐与家人团聚的概念相结合,形成了“中秋团圆”的观念。中秋节的习俗自宋朝后逐渐流传开来,有很多赏月的经典诗词,最为著名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激起无数读者的共鸣与想象。
到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1月1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的社会地位。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团圆与和谐: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花好月圆,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心情如何,都会尽力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著名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了游子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从天上月圆联系到人间团圆,是中国人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也是中华儿女重视家庭、注重血脉传承等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到今天,即使各个民族有各自的庆祝方式,但是家庭团圆、亲友团聚依然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感恩与祈福:
我国人民在远古时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的活动。在古代老百姓看来,月亮是神灵,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人们可以根据月缺月圆来计农时,没有月亮就不可能有丰收。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既感谢神灵的保佑和恩赐,给大家带来了丰收,也祈祷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