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四五岁起就开始接触诗词了,最早的是孟浩然的《春晓》和骆宾王的《咏鹅》,意思不懂只觉得好玩,我这人素来不喜欢热闹,几乎是没有玩伴的独立童年,索性就把背诗当作了自己的乐趣。
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没有放下自己吟哦的习惯,到了大学更是每日不绝。读诗词,背诗词,还要研究诗词。细细算来从李杜这样的大佬到只留下一二名句的无名氏,也看过了近二百位诗人的作品,加起来不下五六千首诗。
学界的巨人们向来不主张排名,唐宋争奇斗艳的作品也从来没有甘居人下的货色。但不管是滕王阁上一班人马暗暗较真的故事,还是刘希夷因诗送命的传闻,足可见坊间还是一贯把文人也江湖气了。
我不想去在格律上斤斤计较,也不愿用主题去套路诗人,只想用一个平凡人的视角去看看唐代那些字里行间的情怀,哪怕沧海遗珠,鲛人垂泪。权且按自己的理解做个排名,一抒块垒,或与学界认识有不同之处,敬请见谅。
我们读诗,品词,就是在于发掘诗歌中最基础的的审美,和植根于文化背景下引人共鸣的激动。我们流连在诗歌中,总是有一种不能自拔的感觉,我不想堆那些时间轴,更不想写成游戏笔墨的同人文,因为那些不是一个专业古典文学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我们要寻找诗词里最原始的冲动,那种酒入豪肠,那种流水孤城,那种峥嵘万象,那种纵马驰骋,千年来涌动的精神和渴望。
作品及诗人背景等偶有个别疏漏之处请读者指正。两岸诗词研究尚且有大相径庭之处,多一家言,料也无妨。
诗词是文学荷尔蒙整齐划一的爆发,在千年开出了最美的花朵,它的香气直留到现在。
因为感动,所以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