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年轻人是如何改变命运的?

全文共4107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篇第一段话广为流传: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

狄更斯的这段话不仅适用于19世纪的欧洲,也同样适用于20世纪的中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宋运辉从一个农村偏僻落后的小村子走出来,凭借一己之力,乘着时代的风帆,经过数年奋斗,做到中国顶级化工厂的厂长的位置。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是什么概念呢?类似于,提到互联网行业,第一梯队是BAT,宋运辉所在的东海厂是自主研发型工厂,东海相当于百度,而宋运辉就是这个大厂的CEO,相当于李彦宏的角色。

宋运辉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在那个荒蛮的年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改写了个人和家族的命运。

在他闪闪发光的人生经历中,也经历过数次的灰暗时期,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二。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背景

1978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每户村民都有外出讨饭的经历。

这一年,全国有4000万户农民的粮食只能吃半年,还有几百万户农家,地净场光就是断粮之时,从冬到春全靠政府救济,靠借粮或外出讨饭度日。同是这一年,约有2亿人每天挣的现金不超过2角,有2.716亿人每天挣1.64角,有1.9亿人每天挣约0.14角,有1.2亿人每人每天挣0.11角,山西省平鲁县每人每天大约挣6分钱。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民普遍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经济发展更无从谈起。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1978年12月,邓小平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宋运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启了艰难的奋斗历程。

孤独的少年

宋父年轻时稍通医理,在解放战争后期被国民党捉去救治伤员2个月,等国民党溃败后才偷逃回家,从此以后宋家被划分为黑五类。

宋运辉从小变被称作狗崽子,刚入小学,小朋友们为表明立场,都在他身边重重地吐一口“呸”。

哪个小朋友与他稍微亲密,便会被家长告诫。

宋运辉天生聪慧,成绩优秀,他为自己骄傲。

比宋运辉大两岁的姐姐宋运萍经常叮嘱弟弟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夹起尾巴做人。

年少的宋运辉收起了自己的骄傲,选择沉默忍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他把时间都放在读书上了,勤奋好学的他,从书中寻找慰藉,读书是快乐的源泉。

宋运辉初中毕业后,拿着年年第一的成绩单和高中报名表去街道敲章,却被街道革委会主任将单子扔了回来。

主任皱着眉头说“你们家这种成分,给一个读高中的名额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高中不是给你们这种人家办的。 ”

后来还是初中老师帮他想办法找到一条政策,说插队支农让贫下中农劳动教育一年,回来便可报名读高中。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一年,宋运辉15岁,为了读书,正长身体的宋运辉义无反顾地挑起行李去了更偏的山村,除生活用品,只带了姐姐的高中课本。

到了插队的山村,队长安排这个嘴毛都没长齐的少年和别人一起喂猪。

宋运辉每天把猪圈的活儿安排妥当后,就把剩下的闲暇时间全部用在自学上。

经过一年的苦读,1978年高考,姐弟两人都过了录取线。

但是成分像刻在这对姐弟身上的烙印,姐弟两人的政审迟迟未通过,委员会中有人暗中阻挠。

宋运萍痛哭一天,说是她占了弟弟读高中的名额,选择自愿放弃读大学,为弟弟争取到了一个上大学的名额。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新的世界

宋运辉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四口喜极而泣。

全家人把平时一分一角节省下的钱全部拿出来,为宋运辉置办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双新的解放鞋,买了一张半价火车票。

宋家因此也宣告倾家荡产,连从县城到火车站的汽车票都买不起了。

送大学生上学的日子到了,一家人夜里1点从家里出发,走过叶露凝深的土路,路过庄稼地,头顶星月,疾步前行。艳阳高照时,一家人终于赶到了火车站,准时把宋运辉送上火车,姐姐叮嘱弟弟“在外面少说话,要夹起尾巴做人。”

一家人告别后,宋运辉擦了擦眼睛跳上火车。车厢里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宋运辉从未听过的方言。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兴奋激动。

这一刻,他就像是跳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的视野变得开阔,整个人变得更加完整。

到了学校后,宋运辉才发现,他是班里、系里年龄最小的人,大家都叫他小神童,小弟弟。

宋运辉如饥似渴地在大学里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向那些大哥大姐们请教社会大学的知识。

宋运辉一如既往地把读书当作生活,分秒必争,吃饭、打水时都夹着书本。

流水线工人

毕业后,他被国内国内顶尖的大企业金州化工厂录用。

美好生活就这样到来了?并没有。

纵使他是天之骄子,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是这届大学生里成绩最好的,他还是被安排去了一线车间。

宋运辉很失望,但是他没有退路。一家人对他的期盼,他自己的骄傲,都不允许他退缩。

既然没有回头路,他只能脚踏实地立足现在。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他相信自己或许可以很快调离一线,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稀缺生物,把大学生放在三班倒的车间,还太过奢侈。

金州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园、小学、公园、电影院、图书馆,一应俱全,比小城镇还热闹。

工人们下班后生活丰富,去看电影、喝酒、交际,唯有宋运辉,一下班就往图书馆跑。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车间机器运行的原理全部搞懂,一个人可以解决普通的设备故障问题。

就在他安心在基层工作的时候,金州长上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争权斗争。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宋运辉待在基层,这种风雨与他无关,他只要做好他的工作就好。

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除了睡觉,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有大学带来的教材,工厂图书馆的书籍,工厂设备的图纸,在大学时协助导师翻译的国际论文手稿,还有朋友从美国给他邮寄的最新的技术书籍。

宋运辉不知道机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到来,但是他时刻在准备着,从未停止过脚步。

在基层工作一年多后,他凭借优秀的技术,对工厂设备的了解,赢得车间工人们的信服。

大厂CEO

1983年,金州化工厂实施技术改革,从宋运辉所在的第一车间开始推行。

整个第一车间,从对设备的熟悉、对新技术的了解、在基层工人中的声誉,没有比宋运辉更适合的人选了,他理所当然地成了第一车间技术改革实际项目负责人。

技术改革期间宋运辉几乎全年无休,遇到重要的项目节点,直接吃睡在总控室,历经一年多的技术改革,第一车间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成功运行。

宋运辉主导大大小小的技术改革和新设备运行,他从三班倒的工人,一路做到金州厂的副厂长。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时上层的争权斗争也愈演愈烈,宋运辉不愿卷入,选择去了新设立的东海厂。

那时,东海厂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对宋运辉而言,这是一个新世界,拥有无数可能存在的机会,也存在巨大挑战。

这是一个沿海设立的工厂,相比在内陆的金州厂,东海更具备国际化的条件,同时得到地方和国家的支持,东海厂占了整座半岛,有自己的港口,具备经济战略优势。

宋运辉刚到东海时,这个占地几百亩的工厂刚开始建设,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从0到1的创业。

宋运辉主导分期建设工厂、采购国外大型设备,把控整体进度。

东海厂的产品全靠自主研发,产品按照高精尖的标准,东海厂很快成为国内一流的化工大厂。

东海厂的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有一半订单来自国外。

宋运辉作为东海厂初期的主导人,技术和行政管理一手抓,工厂落地后,他成为了宋厂长。

成为厂长后,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出国也是为了考察或者学习。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有一次去现场查看,他爬上钢架,不慎坠落,地上的杂物中,有一截钢筋,钢筋直接插进了他的胸膛,所幸命大,没有伤及重要器官。

对宋运辉而言,勤奋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无论是那个插队的他,还是作为一方诸侯的他。

特质

宋运辉身上有哪些特质值得我们借鉴呢?

1)从学习中寻找乐趣。

即使是插队去山村,宋运辉也在自学,他从学习中寻找乐趣,掌握了知识,他就成了知识的主人。

宋运辉的高中知识全靠自学,那些公式、习题早已了然于胸,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也远远超过比他大几岁的高中生,姐姐的高中同学经常会找宋运辉对答案。

大学期间,他没有娱乐,没有社交,闲暇时间全部用来读书、读报,跟着老师翻译国外论文。

进入一流大厂后,他没有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安于现状,还是在不停地自学。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2)持续勤奋,善于变通。

工作期间,宋运辉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

他的敬业、勤奋、严谨、精湛的技术,为他在工厂的立足起到确定性的作用。

当他熟悉工厂设备后,拿着教材和工厂的情况对比,发现教材上的内容无法实操,就去工厂图书馆借书和图纸,又从国外论文中寻找最前沿的技术信息,最终这些信息帮助他找到技术改革的方案,他成为了的技术改革项目中不可替代的实际负责人。

这个项目直接把他送到高层的视野,为他日后的晋升积攒了筹码。

3)熟悉国家政策。

除了读书,宋运辉还喜欢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国家刊物。

这是在他插队时养成的习惯,当年《人民日报》的一段话让姐弟俩看到读大学的希望:

「凡是...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报考......自愿报名,统一考试......不唯成分......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在电视剧中有一个片段,是宋运辉在街委会门口背诵这段话,为他争取到读大学的机会。

读大学时,每周会有集体读报的习惯,年龄最小的宋运辉承担了读报的这份差事,每次读完,学生们会在一起讨论这些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工作后,宋运辉更是把读报刊变成一种习惯,这为他日后制定工厂的发展策略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他通过多年研习国家政策,多次提前做出预案,帮助东海厂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是60后的故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如此相似,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也是如此的相似,孜孜不倦、勤奋执着、从未停止。

既然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无法改变996的命运,既然我们都如此渴望成功,不妨多积攒一些能够改变命运的能力。

素材来源:

1. 狄更斯《双城记》

2. 阿耐《大江东去》

3. 电视剧《大江大河》

4. 天涯社区 牛联社73《1978年的农村有多穷:2亿人每天挣不超过2角(转载)》

5. 百度词条 安徽小岗村

预告:下一篇写《大江东去》里的杨巡,整个大江系列里,杨巡这个人物可能是最丰满的,他从走村卖馒头到身价亿万资产,在他的身上能找到每个艰难奋斗者的影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529评论 5 47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15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09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8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87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8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2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28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0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73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7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