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是自顶向下,而产品分析是自底向上。
拿到一个产品,先看到的是它的交互界面,然后是模块,之后是每个模块的功能,再之后是每个功能的流程。
找到流程,对比不同竞品的流程,再结合产品的商业化模式,就可以推理出产品的用户定位。(其中,“流程”在不同功能里体现可能不同,如视频分发产品体现在分发机制上,搜索引擎体现在搜索结果匹配机制上,不只是指业务流程。)
有了用户定位,就再进一步推理产品的核心用户、次级用户、边缘用户分别有什么特征,归纳为自然属性特征与行为倾向特征。
由于产品迭代优化有三个主要的方向:
最紧要的是改重要的bug,然后是优化核心用户体验、外层用户向内层用户的转化并行。
于是就可以基于这些目标,为产品提出优化建议,这些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更深层次的分析主体。
要分析主体,就要掌握分析的方法。
bug通过走查,用户体验与转化可以借助用户体验地图来分析:
首先梳理用户要完成这个行为,现有的方式是什么,用户与产品的接触点是什么,是没有接触点(拉新)、是跳转页(渠道广告投放量向产品访问量转化)、首页(留存)、详情页(留存促活分享等)、会员详情及付款页(付费转化)······
在每一个用户与产品的接触点,都设置至少一个亮点,思考现有产品是否已有亮点,若没有是否可以补充这样的亮点,补充后会带来多大的价值,会造成产品团队自身、目标用户群及其他用户群什么成本。
这样一步步,就可以用整体指导细节执行,为产品提供优化建议。
但想要完成上面的过程,还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
1. 用户分群与用户需求特点:产品的交互、功能模块、流程是相对可见的,但用户定位是相对不可见的,如何对这类产品进行用户分群,用户可以有什么特征,不同特征的用户在同一场景下需求有什么区别?基于功能与用户价值匹配的原则,才能去反推用户定位。
(因此有分析价值的产品,是相对已是爆款的、目前成功的产品,未经市场验证的超新产品是不太值得分析的,因为可能产品团队也并没能将功能与用户价值匹配,这样推理出来的结论就是错误的。)
2. 每一个运营阶段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法:借助传统的AARRR运营模型,即拉新、促活、留存、转化、获客,每一步的源头、发生问题的节点、可以使用的优化方法,甚至是如何打组合拳,都要掌握,腹中有笔墨,才能想出产品的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