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从珠三角回家乡——一个四线城市。断断续续地通过切身体会及观察,直观的感觉就是,小城市的特点就是“小”。不要小看这种“小”,里面却蕴藏了太多的忧伤。有人说,深圳这种城市每年毁灭一千万个年轻的理想。而恰恰相反的是,我在的这种四线小城市,根本就很难容得下若干青年的理想。
小城市之“小”并不限于区域面积,或立体空间。在最近几年流行“逃离北上广”,于是很多类似我这种青年就真的回来建设家乡了。而小城市实际上并不能提供太多的机会、太大的舞台,留给有大大梦想的热血青年。同时,这种小城市也也不会留太多时间给你,让你从一个二打六晋身为男主角。因为小城市的时间、空间的逼仄,导致这两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潮流——重返北上广。这并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当你发现平时跟你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些人们又离开了,剩下的那些人整天陪你吃喝玩乐,你从前那个大大的理想只得被岁月压缩到无影无踪。
本来小城市里就没有太多青年才俊,这下又走了几个,剩下的就更少了。一年多,我一直想组织个读书会,都难以成型,一来志同道合者少,二来热衷于商业社会探索的本不多,不像在大学时期,在宿舍公告栏上贴张公告就 “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谈谈理想都如此困难,更何况谈情说爱呢。这么小个城市,它并不善于恋爱。恋爱是文火慢烹的精致劳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恋爱更甚。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的四线小城市,并没有太多适合精神爱恋的土壤。城市设施注定了这种地方有爱情故事但没情节,社会氛围导致了这种地方爱情故事都是短篇而不是中长篇。因为它没力气、没资源、没耐心去支撑地起,更重要的是,或许你找不到另一个跟你对戏的主角。
很多时候,大学毕业回来找到好工作的青年多多少少有点优越意识。你看得上的女主角并不一定看得上你,即使人家看上你了她家人未必看上你。这点在女青年身上尤为突出。她们的家庭或亲人总是忙着灌输一种观念:婚姻即交换——只有条件配得上的人才有资格和你组成家庭。于是,于是越是家境好、学历高、长得俊、工作好的,就越“值钱”。当然,钱不会起到媒介作用,但这在小城市里则有点像物物等价交换。记得当年一起毕业回来的几个女同学,工作单位不错。我在跟朋友开玩笑说大学时追她们的人比较少,所以这种女生比较耐得住寂寞。朋友马上讪笑之,现在情况不同了,回到A城,这种条件的女孩,追逐她们的至少有一个排。情况貌似确实如此。认识一女生长得普通,但高学历、工作好,前阵子跟她聊天还调侃她早点结束空窗期。谁知她倒笑言自己太花心,这段时间男友换了好几个了,并建议我快点找个女友结束长达一年的单身生活。这让我很惊讶,于是得出个结论:人是会变的。
我总在思考为什么很多回来的好青年变成小市民了。很哲学的答案是,城市太小了。小城市之“小”不仅是没为理想主义者提供足够的舞台,更是由于观众数量小,观众的心也很小。最能影响我们在小城市生活轨迹的,首先就是亲朋戚友。他们自己白天工作晚上百无聊赖,甚至他们已赋闲,整天就开始盯着你看。有一天,理论上是无限接近今天的一天,你突然发现,你身边的长辈不再像从前关心你的学习成绩般关心你的工作进展,而是所有目光、所有言论都聚焦在你的感情生活上。从潮州回来,不停有女性朋友问我,家里有没逼你相亲。我倒是挺吃惊的,好歹也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了,还要去相亲,并且是逼的?今年年初,倒还真发生了类似这种事。当时三姑六婆来我家跟我妈聊天,聊着聊着见我津津有味地看着卡通片,就开始“围攻”我了——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找对象、找什么对象、怎么找对象三方面。最后搞得我都郁闷了,很认真地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别看我快奔三了,但我的心理年龄还是十几岁,你们要介绍也得给我介绍个十六七岁的高中生。结果搞得她们大眼瞪小眼,我妈还很认真地问我你说真的啊?
其实我口味也没那么独特。恋爱、婚姻这玩意还是看缘分的。就连哥们每次跃跃欲试给我介绍他们单位的姑娘,我都还是拒绝了,理由只有一个:感情这东西,我还是听天由命吧。我更渴望的是人们关注我的成长,关注我感兴趣的工作领域,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地帮我铺好我的前程之路。但小城市里的小市民做不到,他们认为生活比工作、事业更重要。所以,为什么有一篇文章说一线城市生存靠智商,四线城市生存靠情商。生活要活下去,当然地靠情商,而在大部分小市民眼里工作、事业比如生活中要,所以在四线城市里智商就不如情商重要了。这是一种缺少奋斗精神的小市民意识。
好多时候我又在反思,这究竟是不是只有A城这个城市才如此?一朋友跟我说,A城这地方背山面海、地理结构比较封闭,导致A城人目光只限于A城,安于现状。大概如此罢了。小城市承载不了,太大胆的心。
夜深了,外面居然有鸡啼。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写道,凌晨四点钟,看见海棠花未眠。境界之高,所写意境自然超然。而我这个小市民,只能在凌晨三点半,听见半夜鸡啼,写着自己对这个小城市的牢骚。
可是,明天睡醒来,我还不是照样生活。写完这篇文章,穿好衣服,到家附近的摊档吃夜宵。此刻,那里正热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