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三个方面来解释如何抗压力。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碎片化知识,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压力。
总是学不够,总是什么都想学。
人云亦云,大家叫好的东西,你都想吃进肚子。
压力有时候,来自于家人的不理解与漠视。
比如:你是第三性别,也就是我们说的同性恋。
最近台湾出台了一项政策:同性恋者可合法结婚。
亚洲第一个出台这项政策的地区。估计,很多人会移民台湾。不得不说,台湾在思想上远远碾压大陆。
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都有同性恋人群,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同性恋者,包括同性恋本人在内。这是因为同性恋在我们社会中会遇到比常人不利的成长环境。
而我们国家大多数同性恋者,都在处于什么境地呢?一句顺口溜形容:
打聋子骂哑巴扒绝户敲诈同性恋。--摘自王晓波选集
他们遇到伤害后,很少有人同情,故而处于软弱无力的境地。
有的同性恋处于完全出柜,有的则是把自己隐藏的很深。
说两个例子。上海的冯允力(化名)现在把自己当做同志运动中的一员,是缘于多年积攒的愤怒: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他曾被当众扒裤子、推进女厕所、文具被随便抢走踩在地上、书包全被丢掉。后来他还会被人围殴,骂成“死娘娘腔”。高中的时候,同学用社交软件发现了他的身份,就告诉了全班。此后,他走在路上会有人朝他扔粉笔,考试时被泼水,还有同学堵在教室门口骂他“死基佬”。“每天一进到教室,都不知道他们今天又用了什么花招。”冯允力回忆。
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是,完全隐藏自己的身份。这些人可能来自“管理特别严格”的集体,未来,他们还要参加国考成为公务员,正式走入编制里去工作,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更不用说暴露自己性少数的身份了。然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同妻,同妻的遭遇其实也很惨。
一个人的成长大体受到三种力量左右:他父母的意愿,他的际遇,他本人的意愿。
而一个人成为同性恋不是因为他父母的意愿,也不是他的决定,而是一种际遇。同性恋不是道德或者思想问题。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同性恋的关注是和艾滋病紧密结合的。
同性恋的圈子过于复杂,有的人经常换伴侣,导致艾滋病的流行。
对于同性恋者,他们应该采取一种正面的态度,既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社会负责。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伴侣,而不是瞎搞。
在中国,同性恋者很难。
一个是面子上觉得很丢人,很少有家长告诉别人我的孩子是同性恋,99%都做不到,包括我也是;一个是有悖于传统文化,一直都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对家长来说,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彻底破灭了,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还有一个问题是养老,到老了孤孤单单的怎么办,尤其是两个男人,这就是爸爸妈妈所担心的问题。
虽然社会上看起来基腐文化盛行,但其实都比较虚假。当我们到了中年,真正要去面临比如成家、父母的压力、工作、养老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承担很现实的东西,就会跟社会直面冲击了。
中国人,从来都容不下出格。这个格子跟牢一样。
所有网站都在说女孩子要怎么样,男孩子要怎么样,你要怎么样才是个男人,女人一辈子要用三双红皮鞋。
如果你三十岁没有定职,如果你二十大几没有成家,如果你是同性恋,如果你不想结婚,如果你婚后不想要孩子,如果你所爱的人家里赤贫条件不好爸爸妈妈说不定还坐过牢……所有人都会议论你,对,也许不是嘲笑只是亲戚所谓的“关怀”。
你不能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一定要“关心”你到把你“扶上正途”。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议论,藏着最可怕最恶毒的力量。
个人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只有当你符合社会规范的时候才合理。大家都喜欢异性,你就不能喜欢同性,否则就要议论。
我厌弃很多社会公理。
我厌弃很多女人应该怎么样,男人应该怎么样的公理。
一个人,重要的不是性别,而是TA到底为社会做了什么,影响了什么,留下了什么,TA对自己的事业负责了吗?认真了吗?TA有没有好好地去对待亲人爱人?TA的品性和教养怎么样?
我们这个社会,喜欢把榴莲都削成西瓜。
西瓜很好,可以一大群挤在一起方便运输,然后一起滚动,很快。
神爱世人,世人却不爱彼此。这个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
愿你我可以保持自己的棱角,即使头破血流,也可以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