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
1
一天早上,桐妈问桐(5岁2个月)早饭吃粥+鸡蛋可不可以,桐同意了。
吃早饭时,桐吃了一点,停下来,桐妈叫她吃,她不动也不说话。
桐喊我过去,我让她等一会。这时,桐妈走过去,语气严厉地说:吃,你自己吃。桐哇地一声就哭了,说时迟那时快,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桐妈拉起大哭的桐,生气地走进房间并关上门。说了几句,并取消了当天回老家的行程。
我去安慰桐,静静陪着她,等她情绪恢复。她不高兴,似乎不欢迎我,但事实上,我坐在她后面,注意到她时不时转过头看有没有人在关注她。
桐妈在外面对桐爸说,把粥倒了,不要让她太放肆,以为想吃就吃想不吃就不吃,这时我注意到桐又悄悄哭了起来并抹起了眼泪。
2
和桐聊天,有两个内容让我内心颤抖:
我:今天我们就在汕头玩,你想去哪里姑姑带你去,明天我们再回澄海(老家),好吗?
桐哇地一声大哭,边哭边说:那后天你不在怎么办?(她知道我后天要回深圳)。说出这话之后,哭得更厉害。
聊了很多,桐还是想回澄海。
我:你还是想回澄海是不是,那我去跟妈妈沟通一下,如果妈妈同意,我就带你回去,好吗?
桐:好
我:你跟我一起去找妈妈沟通,好吗?
桐:我不敢。又哭了起来。
我:为什么不敢呢?
桐哭得更大声:她会骂我。
我心里咯噔了几下。
我毫不怀疑桐和桐妈之间相互的爱,事实上,桐妈也付出很大的心血把桐教育得很好。
但我也知道,此时此刻,桐说出这些话时,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关于这件事,我想了很多,希望我的所思所想,能带给你们一些启发。
情绪和认知的视角
何为情绪?
情绪的本质,是需求。《非暴力沟通》认为,每一种坏情绪背后都有一种需求未被满足。
桐妈的需求是什么?她认为做早餐时已经征求过桐的意见,但是桐不好好吃,说了也不听。这是不尊重人和放肆的表现。她的需求是希望桐有话就说,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桐的需求是什么?我想起了前一天桐妈外出时答应回来给她买面包,没买成,答应晚上再带她去买,也没去成。一个爱吃面包的孩子,早餐吃面包大概是她心心念念的事。表面上,她虽然答应了喝粥,但那并不是内心真正想要的,又不敢表达。她的需求是吃她喜欢的早餐。
因为各自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于是出现了小孩委屈大人发火这种冲突。
ABC认知模型
如何避免?
我的想法是从ABC认知模型入手。这个模型是说,一个事件(A)并不会直接导致某种结果/情绪(C),关键在于当事人怎么解读这件事(B)。
孩子不好好吃早饭,且看起来闷闷不乐,这是事件A,妈妈发火并取消了原定行程,这是结果和情绪C,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那就是妈妈对这件事的解读B,妈妈认为:我已经征求过你的意见了,你为什么还不吃,还生气,这种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行为很不好。
换种解读方式试试:咦,她不吃早餐,是不是因为不好吃?是不是因为她有想吃的东西却不敢说?是不是因为她不饿?如果这样解读,你还会朝孩子发火吗?
感受到区别了吗?
但是,想要做到理性解读一个事件,并不容易,人的情绪一旦上来,拉都拉不住。所以有两点很重要:1、平时要刻意练习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一件事;2、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情绪上头的时候,可以先离开现场平复一下。
脑发育的视角
总听到大人这样对孩子说:
弟弟还小,你是姐姐,已经长大了,要让着他,不要跟他抢玩具。
我跟你说过,要什么就直接说,你怎么不说?
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怎么还做不到?
......
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就乐了。
我们跟一个孩子沟通时,心理常常设定了一个大前提:她已经这么“大”了,应该懂事了,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了。
而事实上,且不论孩子的思维与成人是否一致,我们都应该知道,她是个大脑前额叶还远远未发育完成的个体,意味着她尚未发展出很好地管理和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而言之,并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她做不到,尽管她看起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答应你说“好”。
我更想说的一点是:撇开科学的证据,先反观下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成人,我们每次就都能说到做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知道”就能“做到”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呢?
有效教育的视角
气质类型
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可以后天培养,气质却是天生的。
气质类型包括一个人的敏感度,节律性,乐观&悲观,反应强度等,从新生儿身上就能观察到这些差异。
一个风风火火的父母,很难接受孩子的慢节奏;一个大大咧咧的父母,无法理解一个极其敏感的孩子那细腻的心思。矛盾由此产生,因此,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对沟通大有裨益。
在我的认知中,桐是一个非常敏感又偏内敛的孩子,很多时候,她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她的想法,比如想吃零食,她会说:我有点饿了;想提要求,会磨磨蹭蹭一直喊“爸爸”但就是半天不说出来。(当然,除了气质,也不排除她曾经提过要求但是被拒绝导致她不敢再提,毕竟她真的很敏感,很会看人脸色。)
从气质角度来看,当桐妈问她喝粥+鸡蛋行不行的时候,她不是同意了,而是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说不要。如果换成开放性的问题,问她想吃什么,结果一定会不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吼不叫》的作者认为,要解决吼叫的问题,先要了解气质类型这件事。带上气质类型的眼镜看待孩子,就不会轻易给孩子贴上“难带”“调皮”“不听话”这些标签,要知道,所有你不能理解的事物,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和你不同,或者超出了你的认知,而已。
不吼不叫
在解决问题时,吼叫大概是最没用的方式。
曾有人问过一个孩子,对于爸爸发火说教是什么感受?孩子说:当爸爸发火朝我大喊大叫的时候,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现在知道了吧,你发火时,孩子已经被你的气势镇住了,他担心的是你会不会打他,会不会惩罚他,根本听不进去你的话,哪怕是一句。
想想那副画面,你情绪激昂口吐莲花般地轰炸孩子,还认为自己讲得很有道理,而你对面的孩子脑海中一片空白,呆呆看着你,或者一直哭一直哭。实在滑稽,又让人心疼。
逻辑后果和自然后果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逻辑后果和自然后果。
逻辑后果就是起因和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后果就是因果关系。惩罚孩子当然可以,但要用自然后果。
桐不吃早饭,没关系,可以跟她说,如果不吃,那就饿肚子,不能吃零食,只能等到午饭的时候再吃,让她自己决定吃还是不吃(当然,全家人要统一战线)。不吃就饿肚子,这是因果关系,属于自然后果,可以适当使用。
桐不吃早饭,发火并取消了回老家的行程,这是逻辑后果,也叫消极后果。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吃早饭会导致不能回老家这个结果。说白了,这有点不讲理的意味,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会学会用这种方式与他人相处。
共情式倾听
一时控制不住发了火,也没关系,人无完人,但要学会道歉和共情式倾听。
平静下来后和孩子沟通,不要说“你不喜欢吃为什么不说”类似的话,要试着去理解她的感受,问她是不是感觉很委屈很难过很害怕,听听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对她表示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理解不等于接受,理解只是认可了对方的感受,不代表接受对方的行为,因此,我虽然能理解你,但我担心你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我希望你不喜欢吃的时候要说出来,我就可以给你做其他好吃的早餐。
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跟孩子讲一堆道理。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沟通,多少带点指责的意味,效果微乎其微。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用指责的方式跟你讲道理,完全不理会你的感受,你会听他的吗?反正我不会。
亲其师,信其道
有些父母认为,让孩子怕自己,很有面子,说明自己有威严,能震慑住孩子。
真的,大错特错。
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提到,领导力的本质是尊敬和信任,用“怕”驱动员工的时代已过去,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尊敬和信任你,才能让员工心甘情愿跟着你打拼。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孩子一旦怕你,她便会关闭自己的心,不敢跟你表达真实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屈服或者顺从你,实际上怒气全部积压在内心,等她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就是爆发之时。
当桐说出“我不敢”的时候,我心理咯噔一下,她很爱妈妈,但内心深处终究是有点怕妈妈的。
家人总觉得我太纵容桐,说我在家时,桐就比较“放肆”。我的想法却是:桐可能平时有些天性被压抑了,而我能包容她,愿意耐心地跟她交流,满足她那些并不超越底线的要求,她在我面前就能随性,自在。原则问题上,我也对她有要求,但她大部分时候都愿意听我的话。
“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孩子发自内心愿意亲近你时,她才敢在你面前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才会真的愿意听你的话。
而一个孩子如果不喜欢你不亲近你,她可能就表现得很叛逆。叛逆是什么?叛逆就是知道对也不去做,只为了跟你对抗。
想说的话
作为不完美的成人,我们不必过分地内疚自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改变之旅。
我爱上儿童教育和相关心理学的原因,源自一些科学育儿书籍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时至今日,看到身边的很多人对待孩子的方式,觉得不对时,很想去阻止,解救那些小小的人儿,但很多时候都退缩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没有那么高的专业水准去说服和影响他人。但这反而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专业的决心。
路漫漫,求索无止境。
但愿更多的父母“知道”也“做到”,相信孩子,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心灵和本性,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我一直坚信,人格培养好了,成功只是附属品,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