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天生孤独,喜欢读书。
在邻居眼中,爱读书=有出息
小时候,夏天放暑假去姥姥家玩,那时姥姥还住在平房,周围邻居每天进进出出的,好生热闹。我不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读书。什么唐诗宋词、童话故事、未解之谜啊……都是那时爱看的儿童读物。邻居来来往往的看到了总会说几句,“刘大大的外孙女爱看书,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是啊,小小年纪就乖乖坐着看书,肯定能进一中。”,“看看人家孩子,也不乱跑就知道坐着看书。”……开始的我还有点沾沾自喜,成了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后来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我也懒得听,回房间了。
在爸妈眼中,交朋友看言情=不正常
初中时候,班上流行看偶像剧,不管男生女生一窝蜂的都追着看,《绿光森林》、《微笑百事达》、《转角遇到爱》……我也是其中一个。开始爸妈没有说什么,还偶尔一起跟着看几眼,结果没多久,他们就坐不住了,在一旁窃窃私语,“你有没有觉得她最近有点不正常,每天知道看找对象的。”不仅如此,就连周末出去和同学玩都要审半天,“去哪啊?和谁啊?几个人?男的女的?几点回来?”。后来我嫌审的烦,索性周末不出去了,自己在房间看书。就是如此也没打消爸妈的疑虑,时不时喊一句:“出来喝点水,吃个水果吧,别总窝在房间里。”,“别净看闲书,多看看考试的书,想想怎么把分数提上去。”
在同学眼中,看书写文=文青
上大学时间多,终于可以摆脱爸妈的管教看些“闲书”了。对追剧、综艺没什么热情的我喜欢空闲的时候看看书,做点摘抄笔记偶尔写写文章。结果仍旧被冠以“文青”的称号。随之而来的是用文青的标准来要求我。要穿棉麻长裙、留长发、穿平底小白鞋……这才是我应有的打扮。一日心情不好抱怨了几句,换来的竟是,“天呐,这还是我认识的人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偶尔看看韩剧,“你怎么也看韩剧了?不符合你的性格啊。”一脸的惊讶。我一直很敬佩陈道明先生,觉得他对工作的态度,个人的修养都不愧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一日聊到偶像,大家说着心中的偶像,一同学突然来了句“你这人太肤浅,喜欢些小鲜肉,看看人家,喜欢有内~涵~的……”莫名三条黑线。
其实我并非什么“文青”,只是闲暇的时候喜欢读书而已,和其他兴趣爱好一样,并没有多么了不起。每个人娱乐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欢打球、有人喜欢玩游戏、有人喜欢旅行、看综艺、摄影。而我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读书。在书中找到共鸣、感受获取新知识的快乐、与另一个世界对话。读书本来就是一个人的兴趣。
所以,别再叫我“文青”了。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习惯用标签来分类和认识这这个世界。成绩好就代表有好未来、北方人就身材魁梧、女生就应该温柔善良、独生子女就是娇生惯养、用左手的人聪敏、外表端庄的一定是绅士……这些标签化的分类方式固然可以更加简单迅速的认识世界,但不考虑个体差异和个体变化一味地将其归类到已有的认知框架中,往往会严重阻碍对一个人的全面判断。
多点真诚,少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