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您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提到您有位女朋友,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难过。请问您是出家人吗?
首先,重要的是要理解,持守戒律并不是修持佛法的唯一方法。在很多传统的社会里,人们相信,要做个好的佛教徒,你就必须出家。所以很多人似乎受到影响而这样认为。然而这不是真的。持守出家戒只是佛陀许许多多教法中的一个—— 事实上,只是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 并且有很多其他有效的路径我们可以遵循。
即使在有着严格持戒教法的声闻乘[插图]里,在家众也从未被排除在外。佛陀传授了在家众通往证悟的完整道路,而了解这一点绝对是重要的,否则佛陀的教法会变得非常片面而局限,变得只对某种类型的人有效。那就有了大问题,佛法就变得像是种姓制度一样,把某些类别的人完全排除在外。
另一个极端是,有的人相信密续意味着没有出家戒律。这些人似乎认为:“哦,如果你是一个金刚乘或者密续的修行者,你不必持守出家戒—— 你可以喝酒,可以有女朋友,等等。”这也不是真的。有非常多的密续修行者也是持守出家戒的。
所有情况下,当佛陀的教法慢慢渗进人们意识的自相续,就会和人们的习性、传统、禁忌、心理障碍、假设和原则相遇。所以,这些也影响了佛陀不同教法的外在形式。
譬如说,在西藏的有些寺院,如果传承持有上师突然有了女朋友或结了婚,人们都会感到震惊。即便在回顾往事时,有人会浪漫地辩解,说这位传承持有者是位大成就者等等,那在当时也不会公开地被社会主流接受。
其实,你是否要做出家人,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佛陀的教法从来都不是由阶级、信条、婚姻状况或者工作职位所决定的。这是一条非常个人的道路。虽然每个人修行的路径不应该被传统或文化所左右,但它的确受到人类自身局限的影响。我不是说这样好或不好,但人的心识就是这样作用与呈现的。
我所属于的传承对于我应该出家还是做个瑜珈士并没有特定的期待,完全没有。例如蒋扬钦哲旺波[插图],对外从来没有佛母[插图],但是蒋扬钦哲确吉洛珠[插图]有一个。“佛母”,顺便说一下,是密乘的语言。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很多不同的原因,希望我成为具足戒比丘,特别是我更年轻一点儿的时候。甚至现在也还有人这样期望,即使人数比以前少了。个人而言,我从来没有出家的强烈愿望,这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我所知道的自己的个性。而且,现代社会中,以我目前的处境,身边一直有人围绕,给两个选择方向都带来很多情绪。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比丘。
如果你只是个隐居山林的简单的出家人,那做比丘是可以的。你谁也不是,没有人会来见你,那么成为一个好比丘的机会就大得多。但是当你有某个传承的头衔,加上所有那些炒作,你就处于一种被社会设计来吸引很多人的境遇中。吸引力有很多种,不一定只是对虔诚心的吸引力。当我越来越了解那些和我自己的个性,我感到虚伪不太好,特别是,因为我认为现在出家戒在每个佛教传统中都已不清净,所以我从来没有特别想成为一名比丘,虽然我必须说,我考虑过很多次。
同样地,也有另一群人,可能比之前那群人数还多,他们因为我是敦珠法王的长子的长子,很希望我可以结婚,生下传承的继承人。现在,在我被扭曲的意识中,做出家人还是做父亲,对我个人和我的性格而言,带来的问题是类似的。我会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吗?从我的个性来判断,我必须说,我不这么认为。
你看,不管谁做我的妻子,她都会吃很多苦。我告诉所有的女孩子,不要认为喇嘛和仁波切很有吸引力,不要掉到那个陷阱里,因为那是一种痛苦的生活。